5月M2回落、信贷上涨:信号频繁,怎么判断宏观政策下一步?

李晓丹2016-06-08 15:39

经济观察网 记者 李晓丹 预期之中的宏观数据,仍在提醒着,经济转型之下的宏观政策空间,承受的考验在增加

CPI略有回落、PPI跌幅稍稍收窄,5月的这两项数据相较于上个月表现平稳。但值得关注的是,固定资产投资和M2的增速均出现1个百分点的回落,而5月信贷在上个月降温之后的再次回升表明——中国经济依然要在时间与空间两者间努力寻找平衡。

从6月9日开始,国家统计局将陆续公布5月宏观数据。本次共有16家机构参与月度宏观数据预测。

5月预测

CPI、PPI平稳  黑色系商品告别疯狂行情

CPI和PPI在5月表现平稳,多少机构认为CPI会较4月的2.3%略微回落至2.2%,PPI的跌幅收窄至-3.3%。

北京大学经济研究所常务副所长苏剑的预测是,5月CPI会回落至2%,这也是本期机构预测中的CPI最低值。“5月食品价格表现出两低一高的特点:蔬菜、水果价格受显著下滑;猪肉价格在5月继续上涨,但涨幅较之前有所收窄。”苏剑说。

瑞银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汪涛则认为5月CPI会小幅回升至2.4%,虽然蔬菜价格大幅回落,但环比仍在上涨的猪肉价格最终还是会拉动物价上涨。汪涛对PPI的预测是,由于国内原材料价格继续环比反弹,PPI同比跌幅可能会收窄至3.2%,需要注意的是原材料的上涨已经出现放缓趋势。

最近两个月,黑色金属类价格波动很大,4月环比涨幅超过20%,5月中上旬环比涨幅跌至-12.6%。以钢材价格为代表的黑色金属类的价格波动引发了市场的关注,而这背后更多的担忧是,价格波动是否意味着经济也会存在调整的风险,加之当前正是淘汰过剩产能的关键时点。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有三个因素会让PPI跌幅持续收窄:一是,去产能即将全面实施,积极稳妥化解钢铁煤炭行业过剩产能,今明两年压减10%左右现有产能,供给的减少将有助于影响市场预期,提振价格;二是,财政资金加快预算执行进度,稳增长项目的落实提升对工业产品的需求。三是,年内PPI翘尾因素逐月提升。

实际上,对PPI形成影响的几个因素中,除了周期性因素外,“三去一降”被看成是影响最为显著的短期因素。

中信建投宏观分析师胡艳妮表示,考虑到当前产能过剩中厂商的转移成本的能力较弱,以及预期大宗商品价格同比涨幅低于预期,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PPI的实际影响幅度只有2%,因此,黑色系商品已彻底告别疯狂行情。

“高炉释放产能,让6月钢材产量可能进一步增加,对压低黑色商品价格以及钢厂利润,钢材供给在三季度可能仍将维持高位;需求方面,今年余下时间钢铁需求可能会步入下行通道。” 胡艳妮说。

连平表示,未来PPI跌幅可能持续收缩,但同比跌幅收窄的进度将比今年初放缓,部分工业品价格还会出现阶段性的剧烈波动。

2014年,中国新增就业人口达到1322万人,为2000年以来最高 ;也正是这一年,GDP增速放缓至7.3%,为1990年以来的最低。这在中国经济调整周期从未出现过的数据,在汇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看来,这并不能简单地看作是中国经济逐步从制造业主导向服务业为主的典型表现。

屈宏斌指出,在就业不断向好的情况下,我们也应该认真思考另外一个问题:过早去工业化是十分危险的。这一方面造成巨大的效率损失,另一方面降低了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平均增速,可能是经济结构拉美化的信号。一旦成为趋势,会增加滑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

连平也表示,自2015年以来的增长下行态势有可能在2016年改变,出现L型运行模式的拐点,但经济增长动力出现根本性改善仍需一个较长过程,主要是新旧动能转换过程较为漫长、制造业去产能和去库存压力导致需求疲弱。

M2放缓  降息有分歧

无论是PPI跌幅收窄或者物价从今年年初的“1时代”回升至2%之上,宏观数据分析和讨论最终还是要回到两个问题:一是经济走势如何,二是宏观政策空间还有多少?

显然,中国经济仍在以时间换空间。

5月的宏观数据,很可能会出现这样一组数据:固定资产投资和M2的增速均出现1个百分点的回落,而信贷再次上升。

这样的数据更能真实地反应当前中国经济的运行情况:在经济转型这一长期目标所需要的改革之下,稳定短期内的经济增速需要宏观政策有效加码——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是要发力。

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认为,5月新增信贷7000亿,M2增速12.7%。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的预测是,信贷新增7500亿,M2增速12.4%,连平则认为5月信贷会快速升至9500亿,M2增速达到12.7%。

李慧勇认为,地方债置换挤占信贷的情况在5月仍然存在,信贷增加,预计5月新增社融9500亿元。Wind数据显示5月地方政府债券发行仅3688.88亿,相比上月的万亿规模已大幅下降。

连平认为,在投资增速企稳甚至有所抬头的环境下,信贷需求的增加应该会带来未来一段时间信贷投放增速不会出现较大幅度的回落。“当然,从货币当局短期内稳健和灵活适度的政策导向来看,信贷投放的增速也不太可能大幅抬升。”他说。

不过,货币政策已经告别大放大收,就政策空间来说降准、降息都是扩充流动性的可选工具,但分歧在于,下半年降准可以有,而且不止一次,但是是否降息看法并不一致。野村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赵扬认为,今年会有一次降息、三次降准,但渣打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丁爽表示,下半年可能每个季度都会降准一次,但不会降息。他判断的理由是,央行将会引导货币和信贷增长逐步减速至年度目标13%,避免企业部门杠杆水平增长过快。

宏观政策信号频繁

“虽然相较去年三季度后的稳增长政策,宽松势头已经见顶,但综合看最近强调稳增长和促改革的多种政策信号,实际上中国经济往往希望同时实现两大目标。”汪涛说。

5月23日,财政部发文要求尽快释放地方财政存量资金,要将趴在账上的财政存款转化为投资,让政预算能够切实落地。在这份文件下发的前三天,针对民间投资的明显下滑,5月20日国务院派出9个督查组,赴18省份督查。

数据显示,今年1-4月民间投资增幅只有5.2%。一年前民间投资增长还有12%,两年前是20%,2013年是24%。此外,1-4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5%,主要是国有企业的投资增幅达到23.7%, 但这是不可持续的。不仅是民间投资,5月的固定资产投资很可能也会较上个月下滑1个百分点。

投资下滑的同时,中国债务负担最重的企业也纷纷爆出违约,据统计,2016年前4个月债务违约达24起,超过2015年违约总数。

投资萎缩和债务违约同时出现,对于去产能、降杠杆的经济调整来说是个紧迫的大问题。

高善文坦言,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去产能可能加大违约和坏账暴露,叠加去杠杆政策,债券市场对流动性冲击担忧加剧。监管部门排查杠杆和坏账情况,也显示了对这一风险的重视。

接下来,在“稳健”的货币政策之外,财政政策怎么办?

丁爽认为,目前政府财政收支状况仍较为稳健,资产规模远超债务。“这为政府处置不良贷款和债务违约留下较多空间。”他说。

丁爽提出的办法是,要使债务走上可持续的道路,就应及时处置不良贷款并深度推进国企和金融体制改革,未来五年,银行贷款和发行债券仍是实体经济融资的主要途径。

赵扬表示,财政政策扩张,表现在执行力度上会继续加大,支出和赤字都会有显著上升。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税收研究中心副主任杨志勇则表示,中央督促地方财政库款管理,应该更多地放在让地方安全有效使用财政资金上,放在加快推进分级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进程上。分级财政改革的到位将形成规范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地方财政的自主权还会有更大的提升。“简答来说就是,要在机制上给地方更多的空间,这样才能真增加地方支出意愿。”他说。

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则通过对城投债发行的长期观察发现,在地方债务发现回落的同时,各类城投债发行量也出现回落。他认为这是需要重视的问题,基础设施相关行业依然是城投债主要投资行业,房地产占比维持较高水平,而城投债地方债发行节奏放缓,经济复苏进程可能受阻。

汪涛的判断是,经济增长环比势头在二季度最高、三季度持稳,并在四季度逐渐回落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宏观经济研究院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