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3家企业入选创新层 新三板价值重塑开始

姜鑫2016-06-29 09:54

经济观察报记者 姜鑫 6月27日,新三板分层制度正式实施。经历了市场培育、非理性繁荣、流动性陷阱,分层之后的新三板或将进入价值重塑的新常态。

在逐利的资本面前,创新层企业无疑将站在风口,在迎来更多关注、青睐的同时,也将接受更严的监管、履行更多的义务。

上周五晚间,创新层企业名单正式出炉,953家“优等生”入选,而这些企业的经营、分布等基本情况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在分层方案最终落地到分层正式实施的一个月内,等待中的市场淡定地似乎有些悲观——截至6月23日,三板做市指数收于1152.73点,较公布方案的5月27日下跌了2.7%。

在分析人士看来,从近期市场表现来看,新三板已经降至冰点的风险偏好短期内仍难以改善,配套措施的出台才意味着制度分化的开始。

四成做市企业入选创新层

6月25日,股转系统进行了挂牌公司分层信息揭示的通关测试,也是分层信息揭示的最后一次测试。

在这之前的6月24日,953家创新层企业初选名单正式出炉。截至6月24日,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量增长至7700家,953家创新层企业占挂牌企业总数的12.37%。数据显示,953家创新层企业中,有600余家企业的转让方式为做市转让,占创新层企业总数超过65%,而截至目前,市场做市企业总数为1560家,这也意味着有四成的做市企业进入了创新层。而在6000余家协议转让的企业中,仅有5%的公司进入创新层。

长江证券分析师浦东君表示,从所处行业来看,创新层企业呈现双高特征,即创新层新兴产业公司占创新层数量比重和占所属行业挂牌企业数量比重均较高,数据显示,953家创新层企业中,信息技术、工业行业企业数量均在200家以上,而生活消费品类企业数量则超过了100家。此外,金融、公用事业和房地产行业企业数量最少。

广证恒生研究数据显示,创新层企业大部分出现在京津翼、长三角、广东三大经济圈。据统计,在创新层企业初步筛选名单(以下简称初选名单)中的920家企业中,北京市创新层企业最多,达到176家,占比为18.33%。此外,广东省、上海市以及江苏省的创新层企业超过80家,分别达到140、93与80家,占比分别为14.58%、9.69%及8.33%。此外,深圳市、广州市、杭州市、苏州市及武汉市等城市的创新层企业数量也均在20家以上。

成长性优于创业板

据Wind数据显示,2015年度,初选名单中的920家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合计达3290.23亿元,而同一时期,新三板挂牌企业营业总收入为12052.1亿元,创业板企业营业总和则近6000亿元,以此计算,创新层企业营收总和占新三板和创业板营收总和的比例分别为 27.30%以及58.88%。这些企业中,有20家企业2015年度实现营业收入超过了20亿元,排在首位的钢银电商营业收入更是高达211.97亿元。

净利润层面,2015年度创新层企业实现净利润合计376.95亿元,为新三板企业净利润总额的41.14%,为创业板企业净利润总额的61.42%。

虽然创新层企业在盈收规模上不占优势,但成长性却明显优于新三板市场整体以及创业板。广证恒生研究数据显示,2015年创新层企业营业收入总额较2014年增长36.21%,远远高于新三板与创业板的16.67%、28.88%增幅。净利润数字同样亮眼:创新层企业净利润总额较2014年增长52..16%,而同期,新三板企业与创业板企业利润总额增长率分别为40.84%及24.76%。

市场进入价值重塑阶段

自去年11月股转系统发布分层方案征求意见稿以来,市场已经在分层的预期中度过了7个月,这7个月中,经历过非理性繁荣的新三板频频陷入流动性漩涡,在这个过程中,投资者结构和市场偏好也逐渐固化。

也正因为此,在分层正式实施前的这一个月内,市场并没有表现出多大的热情,甚至略显疲软。6月24日,三板做市指数收于1151点,而就在一个月前,分层方案正式落地时,三板做市指数还在1182点,19个交易日内,近四成为创新层企业的做市转让股下跌了2.6%,期间仅有5天收阳。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一个月的等待内,不少企业萌生了逃离新三板的念头。经济观察报记者发现,自5月24日以来,已经有60余家企业发布了进入上市辅导期的提示性公告,其中不乏20余家符合标准的创新层企业。与此同时,新三板市场协议转做市的情况也逐渐增多,同时符合三条创新层标准的分豆教育就在近期发布公告称拟改回协议转让方式。

一位已经进入上市辅导期的挂牌企业董秘对经济观察报表示,公司选择IPO主要是考虑到流动性的问题,“市场交易持续不活跃,融资环境也愈发艰难,政策红利短期内无法凸显,企业价值难以得到充分体现,在股东的要求下,公司选择了IPO。”

在华泰证券分析师邬煜看来,市场对于分层落地的流动性改善预期并不强,新三板风险偏好已降至冰点并且短期内仍难以改善。在趋于稳定的市场环境下,价值重塑迎来了适合的时间窗口,而价值重塑的手段也是基于继续完善新三板市场的制度建设以期达到健全独立市场地位的目标。分层是价值重塑阶段的重要环节,它一方面加速了新三板中企业价值发现的功能,另一方面三大标准区别出来的创新层和基础层也将成为新三板制度性分化的起点。

在分层之后,制度分化、监管分化和交易分化必将成为新三板市场持续演变和推进的主要内容,但在很多挂牌企业的预期中,制度分化应该来得更快一些,“分层后的配套措施才是真正让企业解渴的甘泉,先让创新层企业股价得到提振,估值得以保障,示范效应下,市场才能更有效,挂牌企业面临的难题才得以解决。”一位进入新三板创新层的企业董秘表示。

金融机构新闻部记者
关注证券、新三板、保险行业与上市公司相关领域。擅长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