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化机制发力 政府引导基金井喷

胡中彬2016-06-29 10:15

经济观察报 记者 胡中彬 忽如一夜春风来,引导基金突然遍地开花。“最近半年以来,我感觉最深的一个变化就是在创新创业的引导下,政府资金大批地涌进LP市场里。”深圳创新投资集团(下称“深创投”)投资总监曹旭光称。

深创投是国内最早深耕国内政府引导性创投基金的机构之一,多年来,它与全国数十个地方引导基金都有密切的合作,它的感触无疑是市场最新趋势的一个缩影。

在地方经济转型、财政资金使用方式转变等大背景下,各地引导基金开始纷纷涌现,数量急剧攀升。

而与引导基金往往几亿元便规模不小不同的是,眼下,政府设立引导基金的规模亦节节攀升,十亿元级别上的比比皆是,动辄数十亿、上百亿元规模者也数量不乏,政府引导基金的开始成为私募行业一个越来越重要的LP角色。

引导基金之春

“我们在今年3月份跟佛山市政府签下了20亿元的母基金,政府全额出资,未来希望能达到100亿元;另外,4月份深圳市也给了我们一个深圳市政府引导基金,未来三年总的规模是1000亿元。今年320亿已经到位了。”曹旭光称。

而在政府引导基金管理者眼里,这样的变化亦十分明显。

作为政府引导基金的实际操盘者,浙江金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浙江金控)总经理助理范慧川也同样有这样的感受。“我们从事这一块业务比较早,前面几年应该说是规模也比较小,关注度也没有这么大,从去年开始,浙江省200亿相当于直接‘砸’过来了,规模扩张实在太快了。”

浙江金控是浙江省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下属政府基金的投资管理运作平台。去年5月8日,浙江省政府正式审议通过了《关于创新财政支持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设立政府产业基金的意见》,而据此意见,浙江省政府当年设立了200亿元的产业基金。正是有这一个庞大的产业基金落地,浙江金控运作的引导基金规模实现了迅速的增长。

不仅仅是浙江,全国多个地方都开始出现这类“巨无霸”的引导基金。去年年底,湖北省发起设立湖北省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该基金由湖北省财政出资400亿元发起设立引导基金。吉林省在去年也专门设立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初定规模为100亿元。

不过,在中央层面来看,亦是对引导基金的模式青睐有加。国家在去年新设立了两支引导基金,一是总规模为400亿的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引导社会各方面资金参与超过1800亿;二是总规模600亿的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撬动社会资金千亿以上。

引导基金作为一种由政府出资设立、旨在引导民间资金设立各类商业性创业投资子基金的政策性基金,有利于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放大作用,引导产业发展,而这也正是政府设立引导基金的初衷。

以湖北省长江经济产业基金为例,引导基金将通过继续吸引社会资金的方式,发起多只母基金,其总规模为2000亿元左右。母基金再通过发起子基金或直接投资的方式实现对外投资,力争放大到4000亿元,最终带动约1万亿元的社会投资投向实体经济。

而据吉林引导基金方面透露,目前吉林引导基金已经投资了25只基金,总的规模约为300亿元,而其中引导基金的出资额度约为45亿元,杠杆效应亦十分明显。

事实上,清科集团研究中心发布的报告也注意到,各地方政府纷纷积极主导设立政府引导基金,形式上变得更加多样化,设立主体也由省级单位逐渐延伸至市级及区级单位。

市场化转变

原本并不活跃的政府引导基金,突然成为了私募募资市场的主角,政府引导基金的规模在短时间之内出现了井喷式的增长。

根据清科集团旗下私募通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2月底,国内共成立780支政府引导基金,基金规模达2.2 万亿元。2015年新设立的政府引导基金为297支,基金规模1.5万亿元,分别是2013年引导基金数量和基金规模的2.83倍和5.24倍。这一数字说明,接近7成的引导基金都是在去年所设立的。

在曹旭光看来,政府资金可能会成为私募股权市场中一个越来越重要的出资人。而对于政府突然集体青睐引导基金模式的原因,曹旭光认为一是国家近两年一直在推进创新创业,创新创业现在非常热;另一个原因是,政府在转变资金使用方式。“原来政府的钱是通过科技系统、发改委系统、经信委等系统直接支持企业,或者是政府通过设立国有投资公司自己来做投资,这些年下来感觉效果不是太好。现在政府改变了使用方式,通过设立引导基金的方式,将资金的覆盖面放大了。”

事实上,这一转变的信号是从两年前开始的。

2014年年中,国务院正式决定大幅增加国家创投引导资金促进新兴产业发展,要求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都应着力按照“市场化运作,政府引导”的原则,转变既有财政政策支持产业发展的模式,大力发展引导基金。而去年年底,财政部也正式出台了《政府投资基金暂行管理办法》,要求各地财政部门应建立全面的绩效考核制度,让引导基金发展进入到新的轨道上。

在一位业内人士眼里,和以往不同的是,当前地方政府纷纷加码引导基金,并非是由于政策强行推动,而更多的是地方政府自身的需求所导致的,在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压力显然增加了不少。

值得一提的是,在引导基金的实践中,无论是中央还是到地方,市场化运作的机制并不完善,各个地区的地方引导基金也受到了主管部门管理运作水平和专业能力方面的制约,效果参差不齐,如在引导基金的遴选标准、投资策略限制、基金存续期限、退出方式等方面尚有提升和完善之处。而在多年探索之后,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亦意识到,市场化的运作模式对引导基金的实际效果影响至关重要。“国内政府引导基金的一个通病是,人才引进受机制上的限制,很难引进。我也老是开玩笑用情怀去加强团队的凝聚力和专业性。”范慧川也坦言。

而在业内人士看来,近期成立的一些政府引导基金的市场化程度正在逐步提升,诸如一些引导基金从最初的立项到最终的设立也开始通过和外部第三方专业顾问合作的方式进行,而基金设立后的运作中,也开始从市场上寻找专业人才进行管理,如上述吉林引导基金设立后一直在市场上为其核心职位寻找专业人士的加入。

中金公司董事总经理陈十游日前也透露,中央设立的新兴产业的创投引导基金亦是通过外部专业机构委托管理的方式进行运营,目前中金公司已经通过招标遴选,成为了该引导基金的管理机构之一。

而随着政府引导基金纷纷涌入私募市场,资本的急剧增加亦开始让这些引导基金之间有了竞争的意味,尤其是对于优秀基金管理人的争夺也频频出现,这也倒逼了引导基金市场化运作的力度。“我们之前和一个地方政府引导基金洽谈合作,他们负责人就一再强调其出资的能力、决策的效率、投后管理的能力等方面的优势。”北京一家创投机构合伙人称。

 

财富与资产管理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