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再增四成 中国资本大门咋开?

欧阳晓红2016-07-26 09:49

经济观察网 记者 欧阳晓红 3.6!这是2015年底人民币国际使用程度的量化指标RII,同比增长42.9%,五年间增长逾十倍。如此国际化步伐也在叩问:最后一公里的中国资本大门怎么开?

“人民币有望在两年内超越日元和英镑,成为仅次于美元和欧元的全球第三大货币。” 7月24日,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向松祚在“2016国际货币论坛暨《人民币国际化报告》(简称“《报告》”)发布会上称。该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和交通银行合举办、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承办。

而一年前的表述如:2014年底日元国际化指数回落至3.82%。只要没有重大不利事件发生,人民币国际化程度也许在未来两年内就将赶超日元,从而跻身主要国际货币行列。

事实是,《报告》显示,2015年,美元国际化指数由上年54.17上升到54.97,美元国际货币地位再度回升;欧元国际化指数由上年24.69降低至23.71,欧元国际使用程度进一步下降。全球经济低迷、需求不足,致使日本经济略显疲软,但日元避险货币特征进一步强化,日元国际化指数总体稳定至4.29。英国经济表现好于预期,贸易与投资增长较快,但英镑国际化指数由年初4.79降至4.53。

3.6的RII(人民币国际化指数)背后是这样一组数据:中国对外贸易以人民币结算的比例接近30%,将全球贸易结算的人民币份额推高到3.38%。人民币对外直接投资达到7362亿元,较上一年增长了294.53%;同时,国际信贷、国际债券和票据交易中的人民币份额也快速增长,使得国际金融交易的人民币份额跃升至5.9%。中国人民银行签署的货币互换协议余额达3.31万亿元。

包括2015年11月3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宣布将人民币纳入SDR货币篮子,新货币篮子确定的人民币权重10.92%将于2016年10月1日正式生效。

这意味着人民币被官方认定为“可自由使用货币”,但《报告》称,“官方身份”未必自然产生国际货币的“市场地位”。“入篮”并不代表人民币国际化目标已经实现,其最终目标是要获得与中国经济和贸易地位相匹配的货币地位,注定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人民币能否成为主要国际货币之一,还是要取决于国际市场使用和持有人民币的实际情况。

而外部环境已然剧变的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的挑战之一,便是“人民币汇率逐渐浮动和‘最后一公里’资本帐户的开放”所带来的考验。

甚至在人民币国际化、汇率利率市场化、资本项目开放等金融改革的秩序上,有人建议,有别过去,目前国际环境下,不宜同步推进,需循序渐进,“安内才能攘外”;尤其资本项目开放问题上,应慎重推进。

“人民币国际化只有把国内的理顺了,自然而然就成为国际上越来越重要的货币。”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称。

李扬的逻辑是,现在全球都在低利率、负利率,唯独人民币利率很高,人们面对利率的时候不应该这么高,人家利率这么低,为什么中国的利率很高呢?全世界的低利率和负利率,现在有些学者说,负利率、低地率成为了新常态。在这种情况下怎么看中国?“我们的利率,从本质上没有逃脱全球低利率和负利率的这样一个趋势,只不过是我们有很多的管制,使得没有表现出来。”李扬说。他认为,中国应当有市场化的调控利率的手段。

诚如《报告》指出,主要国际货币的发行国应当满足这样几个条件:综合经济实力、贸易地位、币值稳定、资本自由流动以及宏观管理能力。

而在人民币汇率制度和汇率管理的问题上,《报告》认为,人民币汇率决定因素发生明显变化,长期汇率由基本面决定,短期汇率波动主要受跨境资本流动冲击和其他国家政策溢出效应的影响,但市场套利行为可以促使汇率回归长期均衡水平。随着汇率灵活性加大,汇率波动性对经济增长稳定性的影响程度显著提高。应当进一步推动汇率市场化改革,完善人民币汇率制度,从管理浮动逐渐过渡到自由浮动。

也因此,《报告》建议,资本账户开放要与汇率制度改革相互配合,坚持“渐进、可控、协调”的原则,适应中国经济金融发展和国际经济形势变化的需要。

经济观察报首席记者
长期关注宏观经济、金融货币市场、保险资管、财富管理等领域。十多年财经媒体从业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