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防范经济三个问题:民间投资、房地产泡沫、金融风险

祝宝良2016-07-30 02:15

经济观察报 祝宝良/文  今年上半年,主要短期经济指标好于预期,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7%,预计二季度为6.7%左右,高于同期世界发达经济体以及主要新兴市场国家,国民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值得注意的是,结构性通缩的状况有所改善,1-5月CPI上涨2.1%,高于去年同期0.8个百分点。PPI降幅收窄,环比二十七个月以来出现三个月正增长。就业基本平稳,1-5月城镇新增就业577万人。

与此同时,在国家适度扩大总需求和市场机制作用的引导下,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取得一定成效。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继续提高,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投资高于平均水平,企业效益有所改善,1-4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6.5%。

宏观调控政策推动短期经济增长

2015年8月以来,产能过剩、房地产库存增加、金融风险上升、企业成本高企、世界经济放缓多重因素共同影响,股市震荡、人民币贬值预期增强,社会各界对今年年初的经济形势较为悲观,担心出现经济增速大幅度回落的局面,而实际运行却呈现了稳中有进的态势。

(一)财政货币政策的累积效应显现

2015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的财政与货币政策力度加大。财政政策方面,在2015年下半年加大了财政支出力度的基础上,今年进一步释放积极信号,提高财政赤字率,加大政府债务置换规模,增加政府专项债券发行规模,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加快财政预算资金拨付进度,稳定政府投资资金来源。

1-5月在财政收入增长8.3%的情况下,财政支出增长13.6%。在货币政策方面,2015年下半年以来3次调低存贷款利率、准备金率,向社会释放流动性,狭义货币自2015年8月份开始加快增长,2016年5月末达到23.7%。广义货币增速受基数影响略有下降。1-5月社会融资总量达到8.13万亿元,同比多增近0.25万亿元。过去的经验表明,狭义货币连续快速增长6个月、财政连续扩张3个月,经济会企稳,物价会回升。

(二)专项建设基金效果明显

2015年国家投放四批8030亿元专项建设基金,共支持了1.2万个项目,2016年1-5月再度投放约6000多亿专项建设基金,支持重大交通、水利等基建项目。专项建设基金可以作为建设项目资本金使用,一般项目的资本金率为20%,因此专项建设基金可撬动约5倍的投资。国家专项建设基金开始投放始于去年8月,受制于审批流程时滞、项目开工进展等原因,基金项目投资的实物工作量于今年一季度逐步形成,有力拉动了基建投资增长。

(三)社会预期改善

2015年底美联储加息后,全球资本市场动荡,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暴跌,世界经济放缓加剧,中国热钱流出规模较大,人民币贬值预期、资本流出与国内股市波动形成恶性循环势头。

2016年3月后,美联储暂停加息进程,国际资本市场企稳,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中国汇率形成机制得到国际社会的理解和认可,人民币汇率趋于稳定。企业信心改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回升,非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继续扩张。

经济运行稳中有难

尽管中国宏观经济领域呈现出积极变化,但是运行的基础仍不稳固,“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压力仍然较大,体制改革进展缓慢,僵尸企业退出艰难,经济总体杠杆率仍在上升,同时又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

一是民间投资意愿下降,影响经济增长后劲。1-5月,民间投资增长3.9%,低于固定资产投资5.7个百分点。民间企业对制造业、交通、公共设施投资分别增长3.9%、2.5%和9.4%,同比回落7.4、22.4、15.2个百分点。其中5月份,民间制造业投资仅增长0.6%。民营企业经营成本居高不下,投资效益低,4、5月份营业税分别增长76%,营改增没有降低企业税收负担。专项建设基金挤出了民间投资,现有PPP等投融资模式未能有效撬动民间投资增长。

二是房地产泡沫进一步加大。在房地产总体过剩的背景下,首付贷、众筹等加杠杆购房手段不断积累金融风险和房地产泡沫,房地产价格大幅度上升,地王频现,1-5月住宅价格上涨14.3%,城市住房持有结构进一步失衡,农民工自购房率仅为1.3%。通过供给侧改革如农民工市民化、土地制度、公积金制度、房地产税费制度改革推动房地产去库存几乎没有什么进展。

三是金融风险进入易发多发期。商业银行的实际不良贷款量和贷款率不断提高,处置难度很大。企业债风险上升,违约事件增多。

从目前经济运行态势看,中国基建投资将持续发力,房地产投资向好势头有望延续,工业企业短期库存回补动力增强,三季度经济将继续保持企稳态势,初步预计三季度GDP增长6.6%左右,四季度在6.5%左右,全年为6.6%。

今年以来国家信息中心构建的宏观经济景气指数回升。由汽车产量、粗钢产量、产成品库存(逆转)、金融机构各项贷款期末余额、本年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额合成的先行指标,自2015年6月触底后已经连续回升11个月,5月份回升势头减弱。由工业增加值、发电量、财政收入、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出口总额合成的一致指标自2015年11月触底后已经连续回升6个月。先行指标一般领先一致指标5个月,先行指标连续回升11个月,预示今年二、三季度宏观经济如工业生产、投资等持续企稳向好。

物价水平温和上涨,不会出现滞胀局面。当前,产能过剩问题突出,民间投资动力不足,居民收入增速回落,社会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状况没有改变。但狭义货币M1增速加快,狭义货币主要用于商品和服务的交易,这为商品价格上涨提供了流动性基础;企业短期回补库存,物价存在上升动能;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企稳,输入型通胀压力抬头,通货膨胀水平将有所提升。价格存在温和上涨空间,但不会大涨。预计2016年CPI涨幅为2.1%左右,PPI负增长2.5%左右,降幅收窄。

政策建议

当前,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巩固来之不易的经济发展局面。同时,要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促进新旧发展动能的转化,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一)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与稳健的货币政策方向,一是加大财政支出力度。加快预算支出进度,提早下达中央投资预算,做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与置换工作,发挥财政性投资资金作用,推动重大项目尽早落地、支持企业创新发展。二是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各种政策工具,保持社会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金融信贷与社会融资规模平稳增长。

(二)着力化解过剩产能

坚持市场倒逼、企业主体、地方组织、中央支持,运用经济、法律、技术、环保、质量、安全等手段,严格控制新增产能,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有序退出过剩产能。一是确定去产能目标和僵尸企业标准,研究人员安置、企业资产核销、资产处置等指导意见和具体措施。出台财政金融支持措施,解决人员安置和资产处置的资金,严禁地方政府对僵尸企业进行财政补贴和各种形式的保护。落实好已经出台的钢铁、煤炭两个行业去产能政策。二是完善环保、能耗、技术等标准,推进企业淘汰落后产能。三是支持企业走出去拓展国际市场,扩大境外项目合作,带动发电、轨道交通、钢铁、化工、有色等装备和产品出口。四是推动国企改革见实效。产能过剩与国企密切相关,要按照《关于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见》的要求,在电力、电信、民航、军工、石化等领域推出一批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试点示范,选择几家央企,在母公司或者上市的二级公司进行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同时,选择一些大企业的子公司,推出力度比较大的、以管理层和员工持股为主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可以明确公开地给出股票价格上的优惠。很多国家在管理层或者员工购买本企业的股份的时候,都有一定的优惠,只要公开透明,定价合理就可以。

(三)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

因城施策推动房地产去库存。一是培育新市民住房需求。落实农民工落户、居住证管理等户籍政策,保留落户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调动农民进城落户的积极性,培育潜在购房需求。二是加快住房保障方式转变,推进保障性住房货币化,运用发放租赁补贴方式解决住房保障问题。三是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支持房地产开发企业将其持有的房源向社会出租,引导房地产企业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开发产品结构,发展旅游、养老、文化地产。四是成立国家住房保障银行,可考虑把大量沉淀的住房公积金作为资本金注入,并通过发行金融债、财政贴息等手段融资,主要为“夹心层”和农民工购房提供长期、低成本融资,弥补商业性住房金融缺位。五是从供求两端采取措施,稳定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住房价格。增加有效供应,加强土地供应调节,增加中心城区中小户型商品住房供应;严格执行差别化住房信贷、税收政策,住房限购城市继续严格执行限购措施,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需求。

(四)降低企业杠杆率

改善债务结构,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一是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扩大股权融资比重,直接降低企业负债率。要进一步放宽企业上市的限制,平稳推进注册制改革,完善注册制配套改革。二是加大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置力度。适当放宽银行呆坏账核销比例,允许企业破产以清算银行债务。对部分有竞争力但短期出现困难的企业实施债券转化为股权的操作,开展不良资产证券化。三是适度增加政府债务,必要时可发行特别国债,对商业银行和部分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进行注资。

(五)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

支持民营企业利用专项建设基金,地方政府对符合专项建设基金要求、产业发展方向、具有承担基础的民营企业项目进行担保与回购。地方政府可根据自身财力状况成立政策性基金,鼓励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各类企业同等条件使用,切实推进PPP模式落地生效。确定企业的主体地位,取消、下放投资审批权限,完善在线审批监管,为民营投资营造公平、便捷、高效的投资环境。

(作者系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首席经济师)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首席经济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