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区域新闻 > 焦点 >
东北咋振?激活民间投资是命门
2016-08-29 09:58 来源:经济观察报 作者:赵口袋 编辑:经济观察网
导语:振兴东北,激活民间投资是命门,国企围墙里的机器隆隆作响,未必是真振兴。

经济观察报 赵口袋/文 近日媒体报道,国家发改委印发《推进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三年滚动实施方案(2016-2018年)》,分年度明确了137项重点工作和127个重大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在1.6万亿左右。

一石激起千层浪。向东北展开大规模投资,虽在预料之中,但此等规模足令人惊讶。针对这一说法,国家发改委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司负责人回应说,三年滚动方案涉及项目并非全额由国家投资,更不是“输血式”的资金投入。相关负责人也解释说,此次振兴重在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激活民间投资活力,吸引和带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

其实,令人惊讶的并不是1.6万亿这个数字,而是投资方式,振兴东北的十多年间,在“怎么振?”的问题上,始终没有大的改观。当政府和国企牢牢仍把控社会资源,民间投资仍意兴阑珊的话,这1.6万亿真金白银即便倾囊撒下去又能如何?平添的只怕是地方政府和一众央企国企新一轮狂欢,将GDP数字振兴得好看一些而已。

我始终觉得,振兴东北,激活民间投资是命门,国企围墙里的机器隆隆作响,未必是真振兴。将流向关内的年轻人吸引回来,人们开餐馆跑出租也有钱赚,才是振兴的本真一面。这1.6万亿该怎么花?是要动一番脑筋的。

至上一轮东北振兴提出,“给钱”和“给政策”就成了振兴的标配,你会发现,当思维被禁锢,十年振兴并无大的起色,东北的产业结构和体制痼疾还摆在那里,不离不弃。以东北之大,给钱是永远没有够的,给政策也难以阳光普照。这种来自外部的输入性扶持,很难触动东北的固有体制机制和商业生态。

熙熙攘攘中,厦门市委书记王蒙徽调任沈阳市委书记的消息,倒颇值得玩味。

这是一次不寻常的调动。王蒙徽曾长期在广东任职,2011年来到福建,此后获任厦门市委书记,厦门是福建省内唯一的副省级城市,既是经济特区,又是福建自贸区的核心城市,虽然是平级调动,此次北上入辽,王蒙徽势必会被寄予期望,将来自特区的经验,植入到沈阳这个老工业基地中。

近日,我在和一名总部在沈阳的企业家访谈时,饶有兴趣地谈起了这个话题,这个企业家分析说,东北官员做事的习惯逻辑是,要看中央政策,有了政策再做,这和珠三角一带官员正相反,趁着国家政策没有出,我先做起来,倒逼国家政策的认可。

很显然,在此起彼伏的新经济浪潮下,等待政策就会落后,最多只能亦步亦趋。北京市的官员陈刚调任贵阳,将尚处在萌芽状态的大数据产业带到了贵阳,这几年,贵阳承办了以大数据、众筹为主题的一系列世界级和全国性展会,让西部省会贵阳,成了这些新经济的发展洼地,占尽了先机。

当大数据、共享经济等新经济在贵州、在南方落地时,东北始终还是沉寂一片,东北有资源有工业基础,但在政策到来前,这些都是包袱。一贯的以“服从大局”为本,往往束缚了东北官员的思维,坐等中央的部署安排,错失引入新经济的先机。

在区域经济版图中,地方政府是一个准市场主体,由于地区之间制度存在长期差异,地方政府通过制度创新,能够在一定时期内获得制度的垄断利益,因此,地方政府一般都具有强烈的开展制度创新的动力。

从全国来看,珠三角地区和东部地区的那些有远见、有魄力和具有超前思维的地方政府官员,既出于对提高辖区经济水平的责任,也出于对自身政绩的追求,会大胆突破体制束缚,形成了有别于其他地方的制度竞争优势。这种超前引领并非是指某个大项目,某笔扶持资金,而是敢于把代表未来经济走向的新技术、新模式引进来,破除旧体制的窠臼,给新生业态以优厚的发展环境。

以东北之大,触动旧体制非一日之功,官员的跨区域调动,或许能带给沉寂的东北一些亮色,新一轮振兴,不止是给钱和政策,更重要的是调动那些充满活力的官员,让他们在现有体制框架下有所突破,积极作为,改造既有的陈旧体系,引入具有活力的新经济。

(作者系城市观察者)

 

相关文章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