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塞夫的悲剧

刘淄川2016-09-19 16:02

2010年10月31日,迪尔马·罗塞夫成为巴西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统。她给巴西人许诺了一个光明的未来——她表示,要坚持前总统卢拉的治国方针和发展战略,推动巴西实现现代化,成为全球性大国。她还要降低巴西对发达国家市场的依赖,消除国内贫困,加强教育、卫生、治安工作,同时打击腐败,打造透明政治。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当时的巴西都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明星。国际学者和媒体也觉得,他们这一次没有看走眼,巴西将是“未来之国”,他们为此不吝溢美之词。巴西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国际大宗商品市场正处在繁荣周期,巴西的原材料出口有了滚滚收入。而且巴西没有对外经济依赖症,有巨大的国内需求市场,也是拉美传统的工业国,国际竞争力颇为不俗。在这样的基础上,罗塞夫有十足的机会,成为一个像他的前任卢拉那样的优秀的领导人。

然而,短短六年之后,罗塞夫变成了巴西有史以来支持率最低的领导人。在执政多年之后,巴西现在的人均GDP和罗塞夫上台的时候一样,没有丝毫上升。巴西的政治与经济危机相互作用,共同发酵。罗塞夫的政治敌人利用了她的内外交困与虚弱。最终,在8月31日,巴西参议院以61票赞成、20票反对的结果最终表决通过总统弹劾案,罗塞夫总统被罢免职务。同日,巴西代总统特梅尔正式就任总统。

弹劾案谜团

罗塞夫弹劾案很像是一场巴西的“纸牌屋”,充满了各种政治操作。最终被弹劾的原因是什么?是罗塞夫破坏了巴西的财政政策,还是没有遏制猖獗的腐败?最终财政政策问题成为她被弹劾的首要理由,但罗塞夫是否违反了关于财政责任的法律,这个问题构成了一个法律上的谜团,人们可以见仁见智。无论如何,对于一位总统来说,这算不上太大的错误,她也没有因此而遭到追究。

由于弹劾案本身并不是铁证凿凿,罗塞夫也没有一下子被打成罪人,所以她依然有很多同情者。罗塞夫的支持者们仍然没有放弃,依然不屈不挠地在巴西各地展开抗议活动,谴责罢免罗塞夫是一场政变。她的支持者组成的活动团体,已经向参议院请愿,要求罢黜主审罗塞夫案的联邦最高法院院长里卡多·莱万多夫斯基。巴西的这场政治危机并未因罗塞夫的下台而落幕,还会持续下去。

但是经济形势不等人,罗塞夫任内发生的这场巴西近几十年最严重的经济衰退,现在可能还没有见底。2014年巴西经济增长率只有0.1%,2015年则是负增长3.8%。现在的失业率则达到了12%,公共债务占GDP的比例将在未来七年里翻一倍,达到130%,这样的债务压力是不可持续的。低增长、高失业率、通货膨胀高涨,不同性质的问题同时出现,相互交织,构成了严峻的挑战。

特梅尔正在努力将巴西展现为一个稳定的民主法治国家,以重新吸引国际投资者,提振国家经济,但他的努力很可能受挫。罗塞夫罢免案所带有的某种政治报复色彩,以及其所激起的街头抗议,可能损害这位新总统的合法性。同时,特梅尔完全取代罗塞夫,还存在着一些宪政方面的问题,这场政治与法律的争夺战还没有结束。人们原本可以预期罗塞夫的罢免可以让巴西政局走上正轨,让巴西政府重新集中全力来应对不断恶化的经济形势,但这可能是一种过于乐观的估计。

罗塞夫政策的对与错

罗塞夫出身于一个相对富裕的巴西中产家庭,她的父亲是保加利亚移民。她从小接受欧洲式教育,但在年轻时“背叛了自己的阶层”,成为一名极左翼分子,投身反抗巴西军事独裁政府的活动,并以此而被捕入狱。在狱中,她遭到酷刑的折磨,备受摧残。这段经历也为她提供了道德上的感召力,帮助她在后来的民主选举中积聚了人气。巴西民主化后,她从政成绩显著,得到卢拉的大力赏识和提拔。

作为一个曾经的激进左派分子,以及后来的左翼“劳工党”领导人,罗塞夫的确采取了一些扩大社会开支和增进底层福利的举措。她实行住房改善计划,通过信贷、税收、用地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房地产开发商多为中低收入群体建房。2011年6月,罗塞夫宣布实行一项“巴西无贫困”的新计划,集中力量让生活在底层的赤贫人口脱贫。扶贫措施既包括收入再分配,也包括增强贫困地区的公共服务设施,对农民实行资金与技术方面的帮扶政策,提供基本生产技能的培训。

但尽管如此,罗塞夫的经济政策还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鼓励开展国际贸易,并引进外资。她还致力于减轻赋税,降低企业负担。总体来看,罗塞夫并没有倒向国家统制性的经济形态,而是符合后“冷战”时期的主流经济思维。而且,她的经济措施不是完全没有成效,比如在2011年,巴西经济增长率达到2.7%,创下2007年以来的最好成绩。她还主张大力修建基础设施,这是阻碍巴西经济增长的主要瓶颈,也是正确的方向。不过在这方面罗塞夫政府的成效很有限。在2014年世界杯前夕的抗议活动中,公共交通等基础设施方面的不足,是主要的导火索之一。

面对巴西的腐败顽疾,罗塞夫也没有不闻不问。在她执政后短短10个月时间里,巴西有六位部长因为腐败问题而下台,反腐手段不可以说不雷厉风行。甚至备受尊重的巴西前总统、罗塞夫的政治导师卢拉,也没有因他的崇高地位而免于遭受反腐调查。罗塞夫并不只是搞运动式反腐,也在推动制度性反腐,如要求提高政府采购行为的透明性,并鼓励第三方机构的监督。

问题可能在于罗塞夫采取的一些具体的偏向保护主义的政策。罗塞夫政府实施了一些促进国内产业发展的措施,如鼓励政府在采购时优先考虑本国产品,通过加强对产品的质量认证和技术标准要求等方式,对国内市场进行一定的保护。尤其是在能源政策方面,她大力支持巴西国有石油企业,更强调政府控股,并要求大型国有企业巴西石油公司优先使用本国的钻井平台。

这些保护主义损害了巴西的国际竞争力。和很多发展中国家一样,在试图通过经济社会政策促进公正平等时,巴西也轻易地陷入扩大公共部门的怪圈,而这会导致更多的腐败,让改革的成果大打折扣。巴西长期的官僚主义与文牍作风的顽疾,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消除。

尽管在拉美各地,民众对外国资本控股的资源类企业有很多不满,然而这并不代表国有企业就更好,相反,国企可能同样腐败,而且可能更严重。2014年,巴西石油公司爆出高层洗钱、向执政党提供政治献金的丑闻,十多名罗塞夫领导的执政联盟成员也卷入其中。刺眼的腐败丑闻导致很多民众对罗塞夫的希望幻灭。

10190981_999975

2014年11月15日,巴西巴西利亚,一名示威者用红色围巾封住了自己的嘴巴,

将国旗的颜色画成眼泪参加示威,抗议罗塞夫政府腐败

回头来看,卢拉铸造的“巴西奇迹”,可能也主要应归功于中国需求等因素带来的国际市场繁荣。罗塞夫时代的经济下滑,主要是受西方金融危机带来的全球经济低迷影响,以及巴西没有及时进行结构性调整,遭遇了“资源诅咒”。和许多发展中国家一样,罗塞夫政府采取了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等经济刺激措施,而这导致政府债台高企,加上政府资金使用的低效和浪费,不仅激起了公众的怒火,而且给她的征地提供了推翻她的把柄。

另一根弄垮罗塞夫政府的稻草可能是巴西政府举办的大型国际赛事。虽说这些赛事不一定在经济上是坏事,可能给旅游业带来一些促进效果,但盛大的世界杯、奥运会与破败的国内基础设施形成了鲜明对比,导致了声势浩大的反政府游行,加速了罗塞夫的声誉破产和政治崩溃。讽刺的是,罗塞夫可能本来想以这些赛事的成功举办作为她的政绩。

巴西人的政治冷漠

尽管罗塞夫弹劾案是巴西21世纪以来最大的政治风暴,也吸引了全球关注,但巴西人似乎患上了“政治冷漠症”。7月巴西《圣保罗页报》进行的一次民意调查表明,三分之一的巴西人不知道这个国家的总统是谁。

其实,自“冷战”结束以来,意识形态的争论终结,“去政治化”的潮流席卷全球,各国左右两翼政党的施政纲领日益趋同,不再泾渭分明,能提出独树一帜的政策。在老百姓看来,哪个政党上台的区别都不大。这种选民的政治淡漠态度既在发达国家存在,也在发展中国家存在。这并不代表民众的无知或不负责任,而可能是一种理性的选择。毕竟,单个的投票者对选举结果的影响微乎其微。在无论哪派政治家上台也无法改变现状的情况下,这种淡漠症就更加强烈。与其参与一场你无法影响的政治进程,还不如只关心自己的生活来的划算。

同时,作为一个贫富差距巨大的拉美国家,巴西无处不在的腐败是社会的顽疾。如果任何政治家都治理不了腐败,人们就只会关心如何用腐败的方式购买通行证,而不再关心谁是国家的领导人,也不再关注社会的改善。拉美社会普遍贫富严重分化,不同阶层的人居住在不同的区域,彼此不分享同样的经验与情感,互相隔离。沿海发达地区与内陆发展差距巨大,而且在短期内无法得到弥补。生活在不同世界里的人们,当然也无法产生共同体的认同感。

现在要判定罗塞夫是巴西的历史罪人,还是有可宽恕之处,可能还为时过早,毕竟,巴西的经济困境不完全是她的错误所致,她也没有多大的道德上的罪错。如果新的领导人无法走出这个泥潭,这一点会变得更加明显。但是巴西以及整个拉美的阴郁景象并未改变:人们曾期待罗塞夫等新一代“新左翼”领导人领导国家走出了历史循环的怪圈,结果却陷入了失望和迷茫。罗塞夫的悲剧,也是“新左翼”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