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轰”中国,有多少能实现?——希拉里/特朗普的电视之战

张文扬2016-09-27 20:03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张文扬 如果说美国是一艘行驶中的大船,那么今日9点(美国东部时间26日21点),希拉里与特朗普90分钟的电视辩论之战,则是他们角逐星条旗船船长的首次正面交锋。

这场辩论被贴上了诸多标签。比如“6万亿美元的距离”,希拉里要加税1.5万亿、特朗普要减税5万亿美元的论调;而“史上最高龄较量”则来自特朗普和希拉里139岁的相加年龄——一个已满70周岁,另一个马上迎来69岁生日。

这同时也是一场律师与商人之间的对决。

在希拉里成为政客之前,她曾是一名颇有才华的律师。多年以后的今天,她所属于律师的一丝不苟、小心谨慎、沉稳镇定的素养依然存在。

特朗普则是一个老练的商人。对他来说,规则、传统和事实,也仅仅是为达成目标而服务的东西。其弱点在于,这个不擅长具体数据政策引用的商人,做得更多的只是隔空放话而缺乏实质性内容。

就此次电视辩论而言,绝大多数时间中,律师占了上风。

CNN/ORC的一项基于521位随机注册选民的民意测试表明,62%的投票者在看过电视辩论后认为希拉里占了上风,只有27%的人支持特朗普。其中,26%定义自己为共和党(特朗普所在党派),41%定义自己为民主党(希拉里所在党派)。这意味着民意测试中21%的中立派倒向了希拉里。

NBC转播员评论道,希拉里准备充分,开场白里包含了15项政策提议,“可以说是过度充分了”。同时他表示:“特朗普有一阵子表现得还不错,但有些地方我都无法理解他想说的意思,这暴露出他的准备不足。”

6小节的辩论中,政策、经济、安全是重头戏。而“中国”也屡屡被二位竞选者提及。

在增加就业问题上,特朗普首先开炮,提出减税、吸引公司、创造工作岗位等建议,并将矛头指向墨西哥和中国。他说:“美国工作岗位流失到墨西哥、中国等地方。我们必须制止我们的工作被偷走,制止公司离开美国。”在辩论的阐述里,希拉里则认为,富人应该起到更多作用。

在个人的税务问题上,被希拉里用其“零纳税”的纳税申报单所攻击的特朗普则对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大加嘲讽。即便如初,特朗普没有放松对中国税务方面的严苛要求。特朗普认为“我们的国家很缺钱”。他宣扬的基本论调为:中国是汇率操纵国,承诺若当选将对中国出口课以45%的重税。而回顾以往,希拉里是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主要缔造者,竞选过程中也曾喊出“积极发起贸易案,让中国承受后果”的硬话。

中债资信国家风险部分析师李昕认为,竞选语言虽然吸引眼球,但充其量只是争取选票的技巧,夸张成分居多,可信度低,“一旦特朗普或希拉里的身份从候选人转变为总统,则必须从更务实的角度考虑对华政策”。

由于美国宪政体系的三权分立、互相节制与两党制。美国总统受到立法端与司法端的双重节制,尤其当三权之间具有党派之争时。尽管总统的权力一定程度上也作用于立法端与司法端,但受到的掣肘更多。美国的宪政体系自始就极大程度上保证了其制度的刚性。任何对制度本身的修正都需要行政、立法与司法三权的合作,并不是任何一端独立可以完成的。而行政端,作为制度本身的执行者,更是在制度设计上就被极大程度地限制了其改变制度的可能性。

可以确定的是,不管是谁当选,他们的最终决策都会为美国这艘大船服务、也许还会为其背后的财团撑腰,然而对待中国乃至世界,他们最终也只是一个发言人,总统的每一个决策依然要为星条旗下的国会和联邦最高法院、各州政府、公民权利、宪法和法律服务。

李昕认为,作为全球第一大和第二大经济体,强化美中之间的投资和经贸领域的往来是美国下一届总统经济工作的重要环节,任何一位都无法承担疏远中国所可能带来的后果。

对于二位候选人对中国屡屡发表的强硬论调,李昕说:“新总统就职初期有可能故意制造麻烦以表明立场,但中美之间的投资和经贸合作在长期内继续深化的大趋势不会发生根本改变。”

大国资新闻部记者
关注各国驻华动态、进行国际经济报道;跟踪商务部各项政策及产业发展动态;关注重大事件、人物专访以及企业故事。涉及领域:进出口、国际贸易、一带一路、跨境电商、外资企业、智库等。邮箱:zhangwenyang@ee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