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沦为“养懒人”谁该反思?

张天潘2016-11-15 13:10

经济观察报 张天潘/文 湖北巴东县委书记陈行甲近日撰文谈到很多扶贫干部“早就想讲却不敢讲”的问题:有少数贫困户带着“我是穷人我怕谁”“我是小老百姓我怕谁”“我掐着你玩”的心态,被国家的好政策养得“浑身不舒服”,不如意就去找政府“碰瓷”;有少数贫困户对来家里帮扶的干部很麻木,认为干部比自己更得急,因为自己不脱贫干部交不了账。并称,“归根结底就是我们对群众的教育的缺失。下一步,我们是不是要响亮的提出来,也要教育民众,引导民众,要自强、要感恩、要知好歹。”

应该说,这些现象确实普遍存在,基层干部在工作中有这样的反思是可喜的。但上述看法或许浅尝辄止,还可进一步发掘问题的根源和本质。

首先,为什么一些农民被好政策养得“浑身不舒服”?或者说为什么政策要去养人?养人的政策还是好政策吗?这些人难道不是长期农村政策之下培育出来的吗?这些必须要深刻思考。其次,为什么需要“感恩”,官员有资格“教育民众”吗?没有一个现代政府敢于要求民众感恩政府服务,正常的社会里,官员都是民众雇员而已,动辄“教育民众”,是高高在上的“父母官”旧思维。

扶贫变成了养懒人的政策,被国家的好政策养得“浑身不舒服”,除了极个别人蛮不讲理好吃懒做外,应该反思扶贫政策上的根本逻辑。长期以来,扶贫往往都是停留于“授人以鱼”的做法,尤其是各级领导喜欢逢年过节给贫困户送钱送物,都在助长天上掉馅饼的心理,甚至都会让同村的非贫困户羡慕不已。

虽然后来这些做法有改善,比如大力推进产业扶贫,号召农民种这种那,但最后民众发现,并没有带来太多实际好处,有的反而因为市场原因亏损了。目前流行的低息贴息扶贫贷款,看上去很美好,但实施过程中这些钱大多到不了贫困户手中。加之很多民众认为政府的钱不要白不要,拿了不还,政府也不会拿他怎么样,贷款坏账率较高。

笔者这一两年深入农村与村民交流后发现,农民对于上面的扶贫,往往觉得与己无关,有好处的时候才会热心。很多时候,基层干部工作做不到位,导致民众对政策不够了解。有的地方乱象频出,“低保”被严重异化。新华社报道过,一些村民低保申请三年无果,“带了一些礼物送给村干部,今年才第一次领到低保金”;村里“真正的穷人”拿不到低保,村干部自己倒是吃上了低保。据海南省民政厅调查,临高县和舍镇11个村委会75名干部中,村干部本人或者近亲属享受低保的就有42户,其中不符合保障条件违规纳保的达17户。

这些问题综合叠加,终于导致了陈行甲书记所说的那些现象。要解决这些问题,唯有从扶贫制度上进行反思,设计更好的方式方法,才能破解养懒人现象。

制度反思如何入手呢?我们来看一些案例。目前一些公益性的机构在农村开展的小额信贷,借助市场的逻辑,很容易就把民众调动起来了。以公益性小额信贷代表性机构中和农信作为案例,它采用了五户联保(由五户农民自愿组成联保小组)的方式,先解决了贫困农户的个人信誉问题,五户联保这个的做法,不仅使小额信贷的风险能够降到最低限度,这种相互关联的模式,也加强了他们的社会关系,共同对抗风险。然后发放的贷款均为几千、一两万,最高不超过五万,利息也比银行高较多。对于了解农村的来说,低息免息这类比银行贷款还优惠的扶贫贷款,往往最后都被当地有关系的人拿走了,或者地方政府垒大户,将这些资金予以扶持当地的企业发展等,真正需要的人却很难拿到,因此高于银行的利息,就很精准地过滤掉了这些有关系的人。另外,也缘于较高的利息,对于民众来说,有了较高的压力,而且他们知道,这些不是政府的那些钱,是必须要还的,否则会连累到其他联保的亲朋好友,反而会促使他们更加努力地发展生产,早日还清贷款。农户使用了这些钱,都十分珍惜,寻找各种办法进行生产、创业等,很快地改善了生活,走出了贫困。

在服务理念上也采取了完全不同于政府与传统金融机构的做法,第一,推崇“行商”而非“坐商”的理念,在行走流动中办公,小额信贷的信贷员,都深入到田间、农户家里进行放贷收贷,而不是像传统金融机构在乡镇、城市里的柜台坐等着。第二,贷款效率高,从申请到放款,一般一星期内就可以实现,效率远远高于一般的银行机构,方便以及适应了农业耕作的节奏,而且可以免去很多诸如找关系求人担保、贷款周期长延误时机等隐性的成本。第三,将信贷与支农等结合,提供很多有利于农民发展的农业知识的培训,请农业专家给农户授课等。第四,对于农户来说,在与信贷员打交道时,可以有尊严地沟通,他们与信贷员或者机构之间都是平等的,不用求人放款,也不会把这些钱当作政府的救济和福利。最重要的是,这些扶贫款经过这样的使用,不仅没有消耗掉,反而不断增长扩大规模,可以服务更多的贫困户。经过20年的发展,目前中和农信已经成为了200家分支机构,服务农户对象超过30多万户,超过300万贫困人口从中受益,累计放款近累计放款近130亿元,产生了巨大的扶贫效应。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奥多·舒尔茨说得好,农民并不愚昧,他们精明能干,锱铢必较,时刻盘算着怎样才能少投入,多产出,生产要素在他们手里,被配置得恰到好处,达到了最佳状态,即便是学识渊博的专家,也不可能再作哪怕是一小点改进。全世界的农民在处理成本、报酬和风险时都是超级经济人,“一旦有了投资机会和有效的鼓励,农民将把黄沙变成黄金。”

可见,通过良好的制度设计,可以激活和调动扶贫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比抱怨“贫困户不懂感恩”更有建设性。这个理念,就和现在公益界得倡导的,不要施舍,不要让受助者习惯了不劳而获,否则永远只能依靠着外界的帮扶。公益真正需要帮助的是依靠自身根本无法摆脱困境的这一部分人,除此之外,都应该利用各种有效机制发动起来,调动积极性和主动性。

因此,除了少数的确实需要低保兜底济困否则难以为继的群体,其他绝大部分贫困人群,都应该适合开发式、造血式的扶贫,协助他们用自己的努力,发挥自主性走出贫困。政府在很多事情上,应该抛弃包办一切的心态,因为政府越是做得多,民众越容易养成坐等靠要的习性。政府应该懂得后退一步,善于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在扶贫资金等使用上,展开以购买服务的模式,利用社会组织的力量,更高效地利用这些扶贫资源,以开发式的辅助,替代简单的撒网式扶贫,诸如以公益性的小额信贷等模式开展,让资金可以不断地循环并增长起来。同时还可以在政府的监管之外,依托社会公益进行第三方的评估与监督,以保证政策的落实与扶贫款的有效使用。

(作者系资深公益人)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