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久见!阿里高层叫板川普:美国要与全球融为一体

西坡2016-11-21 11:35

经济观察报 西坡/文 当我看到中国公司阿里巴巴提醒美国“融入全球”的时候,想到一个网络流行词——活久见。活得久了什么都可能见到,出生于1980年代后期的我活得还真不算久,却见到了全球化历程的标志性一刻。

在“双11”前夜,阿里巴巴董事局执行副主席蔡崇信直言不讳地提醒即将上任的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当你坐到总统的位子上,你就有责任照看你的国家。对美国来说,最好的解决方案是与全球其他地区融为一体,因为我们是生活在全球化的市场中。”

一家中国公司对另一个国家的政治领袖发表措辞严厉的声明十分罕见,但并非不可理解。阿里巴巴是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虽然目前仍主要服务于中国市场,但全球化一直是其重点方向。“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这句著名的口号从提出那天便说出了马云的全球化视角。事实上,说阿里巴巴是中国公司都需要小心,它在美国上市,股东中外资占很大比例。

而特朗普一直表现出强烈的孤立主义倾向,其竞选过程中许多言论都是开全球化的倒车,比如在美墨边境建墙、呼吁苹果公司回归本土。特朗普曾多次强调中国抢走美国人的工作,有理由认为阿里巴巴将是特朗普执政之后“重点关注”的公司。

只有将历史镜头推远,我们才能充分意识到这件事的意义,比如后退两百年。

1793年,也就是乾隆五十八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来华。英国使团以补祝乾隆帝80大寿为名,希望与清政府谈判,扩大通商,建立经常的外交联系。

以今天的目光看,当时英国人的目的无外乎促使中国加入由地理大发现和工业革命开启的全球化进程。英国人说:“在地球上我们必须渴求的唯一东西是贸易自由。我们比地球上其他国家拥有更多的工业、更多的首创精神和更多的资本,除了开拓市场我们别无所求。”

马戛尔尼在启程之前说:“要使人类的知识更趋完善,不顾我们天性里的缺陷去建设一个幸福的社会,这就不光需要我们同中华帝国间建立起自由的、不受限制的关系。”可以说是满怀着普世理想来的。

结果众所周知,双方在要不要下跪磕头这件事上闹得很不愉快。通商之事更是完全谈崩了。清廷把英国的要求一律斥为“非分干求”。中国与欧洲和平交往的历史窗口,就这样失去了。中国的历史研究者无不对此深感痛惜,因为下一次英国人带来的不再是生日礼物,而是坚船利炮。

把全球化比作一列火车的话,1793年的英国是当时的火车头,它希望中国上车。中国瞧不上洋鬼子的奇技淫巧,守着自己的老牛车不撒手。后来老牛车离火车越来越远,还老被火车上的人欺负,伤痕累累、痛定思痛,真正打开国门拥抱世界。这就是上世纪70年代末邓小平主导的改革开放。

值得庆幸的是中国终于上车了。此时火车头已由英国换成了美国。中国三十多年来的进步,主要得力于拥抱全球化。倒不是说应该感谢谁的恩赐,而是说,全球化让中国人的智慧与勤奋有了用武之地。

两百年前,英国人马戛尔尼试图说服中国加入全球化进程;两百年后,中国公司阿里巴巴试图劝告美国“‘融入全球”。人们不难生出沧海桑田之感。把马戛尔尼与阿里巴巴简单类比是不恰当的。虽然特朗普很可能带领美国回归孤立主义,但当下的美国仍是世界的领头羊,无论经济活力还是创新能力都如此。但值得忧心的是,除了美国,似乎欧洲也正在对全球化投不信任票。两个最重要的火车头都失去动力,列车将何去何从?此时重温历史是有益的。

有一幅激动人心的图景是,中国将扛起全球化这面大旗。但幻想未来之前,先要顾好眼下。这波反全球化浪潮几乎是把中国当靶子。

(作者系资深媒体人)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