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大幅波动这一年,外贸企业生存画像

郑一真2016-12-08 09:44

经济观察报 记者 郑一真 同样的一辆汽车,原材料成本并没有大波动,一年前后的出口收益却翻了一倍,这是王瑞(化名)所在公司正在经历的由汇率波动所带来的“利好”。

王瑞是一家上市车企的高管,公司的出口生意让他对这一年汇率市场的风云变幻有直观的感受。今年以来,受人民币贬值因素影响,公司仅向埃塞俄比亚出口直接收入增加700万元。

8·11汇改之后,市场已经历逾一年的汇率波动,从汇改之初的6.21到如今的6.88,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幅度约10%。不过,国际货币市场复杂多变,美元指数强势,站上100点,新兴市场货币出现贬值,这样的“利好”却并未带来王瑞公司整体净利润的抬升。

事实上,王瑞仅仅是外贸企业在汇率大幅波动中受影响的一个缩影。人民币贬值利好出口是不争的事实,可是作为影响外贸的一个因子,汇率变动的影响更应该放在全球视野上来考量。虽然人民币兑美元出现贬值,但是对包括俄罗斯、巴西、印度、埃及等诸多新兴国家的货币却是升值态势,汇率对贸易的影响更为错综复杂,而这将给外贸企业带来诸多的挑战。

“一辆车多了7000元利润”

“一辆出口到埃塞俄比亚的汽车,售价约1万美元,去年八月份换成人民币大概6.2万元,扣除原材料、制造费、人工费,净利7000元左右;8·11汇改之后到现在,原料价格基本持平,人民币汇率却跌了10%至6.9,同样一辆车,我没有做任何改进,却多出了7000元的利润”,上述上市车企高管王瑞如此直观地形容人民币贬值带来的利好。

该车企一年在埃塞的销量接近1000台,据此粗略测算,今年收入比去年多了700万元。除了埃塞,该车企在俄罗斯、巴西、乌拉圭等南美、中东、非洲100多个国家均有销量。根据其半年报数据,今年上半年的汇兑收益1.7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的800万大幅增长1.62亿元,上半年扣除汇兑损失之后的净收益也高达1亿元人民币。

按去年到现在的贬值幅度计算(10%,7毛),最直观的账面影响,就是出口收回的美元换回的人民币多了10%,同时应收账款进行美元结算比当时发货的时候也多了10%。可是,这些账面收入对企业的贡献,并没有带来公司净利润的提升,相比去年同期上半年公司利润减少了12%,今年三季度更是下滑30%至1.8亿。“汇率影响很难评判,人民币贬值对出口有影响,但是不一定出口之后就有很大的收益,还要看进口国货币的情况。”

该车企在埃塞负责组装、销售的子公司单辆汽车生产总成本在1.4万美元左右。近期埃塞货币的连续贬值已经给企业盈利带来压力。王瑞对经济观察报表示,按照这辆车在埃塞售价1.5万美元来算,去年八月份的售价是31.2万比尔,而到了今年11月份,如果还维持在这个价格的话,埃塞子公司结汇时只能兑换1.4万美元,基本不盈利。如果要维持相同的盈利,这辆车的售价就要变为33.3万元比尔。

贸易是个双向市场,对王瑞来说,最理想的情况是,人民币兑美元贬值,而出口国货币对美元升值;最差的情况则反之,人民币兑美元升值,而出口国货币兑美元贬值。“麻烦得很,我们的货币在升值,出口结汇就会减少,我就希望卖到1.6万美元,而比尔也贬值的话,对他们来说,同样的售价换成的美元就少了,入不敷出。”

最麻烦的情况出现在2012-2013年之间,当时正值人民币升值周期,对出口不利,也正是在那时候,这家车企成立了汇率工作小组,王瑞正是七名小组委员之一。该小组做了一些远期结汇的操作,锁定成本。除此之外,对于公司出口比较多的国家,如俄罗斯、巴西等,当地货币也面临一些贬值或升值的压力,工作小组也会就此研究对应方案。

王瑞感觉这两年外贸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今年上半年,其海外营业收入约17亿元,同比下滑近40%。这家车企的出口市场大部分是第三世界国家,受大宗商品下滑、地缘政治不稳定等因素的影响,巴西和俄罗斯的经济下滑,本币贬值,外汇储备也收到拖累,这两年对这两个国家的出口也在减少。

王瑞坦言,对他来说,最大大问题就是这些国家的外汇储备,出口都以美元结算,而其客户要换成美元却并不那么畅通。“出口国有时候会根据进口产品进行分级,药品食品属于一级,兑换美元很容易,而向汽车之类的非必须品商户,则需要排队换汇。”以埃塞为例,我们在当地的工厂组装能力还有提升的潜力,可是埃塞美元储备比较少,产能扩大之后子公司换美元还要受很多限制,持有比尔对我们公司来说并无多大用处,反而增加汇兑风险。

汇率vs原料价格

来自哥伦比亚的卡洛斯在中国的外贸企业成立已有6年时间,规模从零做到了现在的每年两三百万美元。卡洛斯并没有自己的工厂,他的公司作为中介,根据南美的客户的需求帮他们在中国寻找物美价廉的商品,从中国工厂下订单之后运往国外。其销售产品多种多样,包括汽车零部件、运动产品、沙发等,只要客户有需求,卡洛斯都会帮助他们在中国找到最佳选项。过去十年,像这样的南美外贸中介公司如燎原般态势在中国兴起。

卡洛斯来中国成立外贸公司基于这样的判断——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中国更适合做外贸,没有哪个一个国际比中国提供更好的外贸商机。受大规模基建的刺激,2010进出口贸易强势反弹,远远将受到2008年次贷危机冲击之后正在疲弱复苏的国家甩在后面。

卡洛斯抓住了商机,可是六年之间,市场风云变幻,汇率更是牵动着外贸企业的命脉。2010年6月,央行宣布进一步推进汇改,增强人民币弹性,那一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大约在6.76之间,相比2005年已经升值2005年升值24%。现在人民币兑美元6.8至6.9之间,相比去年贬值约10%。“贬值对我们来说,当然是利好,这意味着我们从中国进货的价格更加便宜。但事情又并非简单如此。汇率的变动应该放在全球的视角中。在中国,去年是6.3,现在是6.9,但是过去三年,很多南美国家货币的贬值幅度在25%-40%之间。人民币贬值帮助我们平衡南美货币贬值带来的损失,但是这还不够。”卡洛斯说。

过去,中国产的PVC软管和巴西产的PVC软管,价格差距在35%以上,但是当巴西雷亚尔几乎贬值35%之后,一些之前在中国下单的巴西客户更倾向于在本国购买,卡洛斯从巴西客户拿到的PVC软管订单骤减。虽然很多时候中国产品的质量更好,但是算上高额的税费,这类产品现在也是少有人问津。

不过,所幸的是,过去一年,南美货币经历了一轮修正,汇率逐步稳定,客户又重新回来找卡洛斯下订单了。可是卡洛斯却又碰到新的难题——原材料价格一直在涨,推动产品价格不断飙升。“现在发生的事情很疯狂,即便是我这样的小公司,原材料一直涨,我每天盯着价格心惊肉跳,产品价格也一直在升,这导致中国工厂给出的价格不那么具有竞争力了,为此,我已经失去好几个订单了。”

最近,卡洛斯发现沙发配件——U型沙发钉价格增长了10%,今年他一共往南美出口了5个集装箱,出口总额在15万美元左右,如果金属价格持续上涨,卡洛斯认为,在这个产品上可能连今年的20%都完成不了。南美国家也有能力生产这种东西,当地公司在当地购买还能节省税费、运输费,算下来比在中国买更便宜,这样的趋势已经愈发明显了。

对于今年出口最多的商品,是否盈利,卡洛斯很肯定的说“没有”。摆在卡洛斯面前的难题是——互联网时代,信息非常透明,客户往往希望你以工厂价格出售产品,而其赢利点只能是以量取胜,只有量足够大,厂商才会给出具有竞争力的折扣。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面对未来销量的不确定因素,卡洛斯也在增加寻求改变。

其中之一就是在智利设立分公司。在卡洛斯看来,贸易层面来说,智利和厄瓜多尔和中国的关系比很多南美国家都更为紧密,对他来说,这样的国家就存在更多商机。对比巴西和智利,巴西对中国进口的商品征收高额税收,在35%-50%之间,而在智利,大多数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都在5%以内,还有一部分免税。在全球主要经济体更趋向于抱团取暖,区域市场比全球化市场更受当地人民认可的前提下,这些更加开放的市场就是卡洛斯明年要去挖掘的。

另一个策略就是和中国工厂形成联盟,从产品设计、支付方式、后勤服务等各方面加深与中国工厂之间的联系,让他们明白南美客户的需求,帮助他们更好地在中国销售产品。卡洛斯的企业位于广州,他和南方地区六七十家工厂都有合作关系。而在他看来,他和这些工厂一样,都必须适应新时代的变化。“虽然我们的利润在下滑,但是我们也在努力寻找生存之道。”

“我更希望汇率稳定”

张力(化名)是一家基建企业海外事业部负责人,该公司项目涉及新能源、交通、房地产等多个领域。去年以来新签海外工程合同取得不俗业绩,在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家有布局。

张力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和这些国家签订项目,既有用美元、欧元,也有用当地货币进行结算。以印度的项目为例,施工结算用卢比结算,供货用美元进行结算。美元走强,意味着张力在供货端的支持成本在加大。

在施工结算方面,人民币对卢比汇率最近五年持续走强,2012-2014年都维持在1:5至1:6的水平,而最近两年大幅升值至1:9至1:10.“以前在印度请个经理是5万卢比,两三年前,汇率大概是1:6,相当于8000元人民币;而当时中方海外员工的工资1万元人民币出头,出国工作和当地人民拿到的工资并不差太多。后来随着汇率的变化,现在人民币兑卢比是1:10左右,还是给印度员工发5万元的工资,换算成人民币只要5000元,我们的工资就是他们的一倍了。”

这是汇率波动给张力的日常工作带来的最直观的影响。此外,在项目收款方面也有很大的变化。“比如,当年签的100亿元卢布的合同,换成15亿元人民币,可是项目干完了,发现这个项目只剩下10亿元人民币,这也让让大家对这个项目的信心受到打击。”不过,这个结算的影响是滞后性的,需要一到两年的时间来消化工程的周期一般都需要好几年的时间,到时候汇率如何变化,谁也说不好。

现在,张力在着力推动海外公司国际化团队的建设,对他来说,这是一个对冲汇兑损失的举措。除了CFO、CEO等核心领导岗位由中国总部委派之外,中层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作人员都尽量在当地招聘。今年上半年,总公司对海外工作人员进行统计,发现境外外籍员工的数量几乎已经占到一半。除了招聘当地员工之外,张力还尝试在国内招聘外籍留学生,既能了解当地不同文化,又能迅速融入海外的工作环境。

在支付手段上,张力也开始着力推动混合货币支付手段,一方面减少货币兑换,在当地赚取的利润,一部分留着在当地支付人员工资和购买产品。另一方面,在东南亚一些国家,增加人民币结算的比例,减少人民币兑美元带来的损失。“对我们来说,我们不希望开到汇率巨幅波动,我们还是希望看到人民币可以坚挺一些,相对地和各国的汇率更平稳一些,减少基建项目中的汇兑损失。”

 

资本市场部记者
关注证券、基金、上市公司、人民币等领域。擅长深度、人物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