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断层与海归团队的创业梦

李紫宸2016-12-27 18:11

经济观察网 记者 李紫宸  “我们对标的企业,更主要的是外资品牌中在新能源技术上具有实力的车企。”博郡汽车总裁黄希鸣博士向经济观察报表示说。

说出这番话的时候,“博郡”对于多数人来说,还是一个相当陌生的名字。事实上,从2016年8月成立,这家全新的新能源汽车公司出生仅仅4个月的时间。不过,在总裁黄希鸣的口中,他们的确没有要与眼下已经达成了红海的低端新能源汽车争市场。

黄希鸣认为,即便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参与者已经多到看起来让人觉得难有立身之地,但在低质低价与高质高价之间,依然存在着巨大的断层。新能源汽车已经被定性为国家战略,无论从技术还是从国家意志的角度看,新年能源都绝对代表了未来的方向。中国消费市场之大,以及目前完全没有开发充分的市场断层,让他们相信,开创一家新能源汽车公司是明智的决定。

即便这家公司的第一款车距离面世,很可能还要至少三年的时间。黄希鸣承认,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厮杀十分惨烈,但他依然不希望因为追赶时间而急功近利。“新能源汽车也是汽车,需要足够成熟的技术和严谨的验证过程,才能生产出一辆真正的好车。”

事实上,这家新出生的汽车公司,的确带有完全意义上的技术基因。一周之前,在接受经济观察报专访的时候,博郡汽车总裁和两位公司高管,言辞举止颇为低调平和。并且,令人意外地,全部为来自美国的汽车行业精英,并且具备极为强大的理工科背景。黄希鸣本身在美国佛吉尼亚理工大学获得了航空航天博士,曾任美国福特汽车、美国通用汽车高级工程师和技术负责人,独立领导和完成多款车型的整车性能开发,包括福特、林肯等品牌。

黄希鸣的创业并不始于博郡,而是始于2008年的上海思致汽车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和美国先进车辆技术有限公司(AVT)——彼时,他的创业公司为传祺、绅宝、荣威等多家中国汽车公司引进完整的开发体系和流程,组建国际开发团队,也为多家中国主机厂完成上百个设计、开发和质量改进项目,如:一汽新红旗平台、上汽新电动车平台、长安、比亚迪秦/唐、北汽绅宝全系列等,同时支持过美国福特GR1(含全铝车身框架和底盘)、Fisker Karma和Atlantic等车型的底盘平台开发。而博郡汽车的投资主体之一,正是上海思致汽车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同样来自美国的另外两位高管包益民和张志伟,分别是美国肯塔基大学的机械专业博士和凯斯西储大学的电化学博士,并且分别在美国的汽车和电池行业浸淫多年。尤其是后者,将带领美国以及上海的技术团队,开发在他们看来最为前沿的电池技术。张志伟告诉经济观察报,基于博郡研发团队的技能能力,以及他们本身即脱胎于美国等新能源汽车顶尖技术输出地,博郡在电池、底盘、轻量化车身等关键技术方面,不会亚于一流的新能源汽车公司。

创始团队告诉经济观察报,基于产业环境等方面的考虑,博郡汽车最终选择落户江苏南京。项目一期建成后,年纯电动整车产能规模可达10万辆级。博郡的这支海归团队,对于他们研判的中国市场断层充满了期待,不过,在最终作品出炉之前,至少有三年的时间,需要这家创业公司埋首于前期的准备工作,并在颇为漫长的研发周期内,始终保持对于市场变化的警觉。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大科创新闻部资深记者
长期跟踪工业、信息化领域产业政策和发展动态,重点关注钢铁、能源、通信等相关产业,相关领域上市公司以及大宗商品市场等。擅长深度、人物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