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日本人来了

郭晨琦2017-01-06 10:37

经济观察网 郭晨琦/文  小南数马到现在还记得几年前的那天夜里,手机突然响起,听筒里传来一个中国男人的怒吼。

“听好了,你给我记住。你这个日本人要是再接近我女儿,小心我杀了你”。他记得电话变成忙音的时候,自己还在发愣。

那是他刚结识的中国女孩的父亲打来的电话,可自己究竟做了什么让他如此愤怒?

“因为你是日本人,现在,所有亲戚都反对我和你交往。”这是女孩对他说的最后一句话。

留学生宿舍的电视里正在播放着中国反日游行的新闻,愤怒的浪潮淹没了街道,也包括小南还未开始的爱情。

在随后的交换留学生活中,小南往返于北海道的家和位于湖南的大学,失恋的忧伤没有在时间中被治愈,反倒在越来越强烈的“中国人讨厌日本人,日本人也反感中国人”的情绪包裹中不断被刺激着。

在中国,身边的日本人越来越少。他在媒体上看到,生活在中国的日本人已经有20%的人离开了。日本企业也因此接连撤出中国市场。根据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发布的调查显示,2012年后1~2年,计划在中国扩大业务的日本企业比例比上一年降低10个百分点以上,降至52.3%。2015年进一步降至38.1%。

在日本,据日本内阁府调查,超过80%的日本人表示“对中国没有好感”,达到15年来最高值。因为对华感情的恶化,此前持续攀升的中日跨国婚姻数量也在2010年以后也急剧减少。小南看到了很多和自己同样遭遇的人。

640.webp

时间到了2015年,小南已经毕业,是留在中国工作,还是像其他日本人一样离开?那个时侯的日企撤离中国的规模达到高峰,表面上是因为紧张的关系,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中国经济增长减速。中国经济开始减速。

小南回到了日本。第一份工作是在当地一家经营连锁餐饮店,每天只能睡2个小时左右。小南表示,日本仍是一个学历社会。虽然学过中文,但没有哪家公司肯录用他为正式员工,当时真的看不到自己的未来。

一年后,小南辞去在日本的工作,只身来到中国广州寻找更好的机会。他很快在一家人才中介公司找到工作。“中国工作机会比日本多,干劲也要高出好几倍。”他说。

包括小南在内,很多日本人和日企在刚刚过去的2016年在中国看到了转机。

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去年12月21日发布了针对进驻亚太20个国家和地区的4642家企业日资企业的问卷调查结果,结果显示在中国扩大业务的意愿达到40.1%,比上一年提高2个百分点,而这一结果在2013年以来还是首次上涨。

更重要的,中国人工费的上涨已告一段落,使得日本制造业等开始出现“回归中国”趋势。2015年度至2016年度中国的加薪率为6.1%,在亚太20个国家和地区之中排在第9位。2017年度预计控制在5.7%以下。尤其是在服装等纺织相关行业,重新评价中国的原材料采购成本的低廉、再次扩大在中国生产的趋势已经出现。

另一方面,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人口老龄化加剧,缺少接班人的情况日趋严重,日本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开始在中国寻求“继承”。日本民间调查公司帝国征信的一份调查显示,有三分之二的日企称缺少接班人。从规模来看,销售额不到1亿日元的小微企业方面,缺少接班人的企业占整体的约8成,达到非常高的水平。

640.webp (1)

“转让汽车试制品的制作企业。主要交易客户是丰田汽车。制造展示等用途的汽车车体试制品,销售额为5亿日元。转让原因是没有接班人”“转让使用甲鱼提取物的营养保健品销售企业的股份。转让原因是没有接班人”……

现在,已经有日本的公司在中国开展介绍并购信息的业务,帮助日本企业寻找中国资本转让股份和技术。

此外,这一趋势转变恰好迎合了中国企业渴望得到更先进技术的需求。中国市场对产品、服务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使得中国企业已经不满足于进口设备的帮助,而是需要更先进的技术和品牌声誉来帮助其占领市场。收购股权不仅能够获得日企的专利,甚至还将获得更高的市场声誉。

日经中文网预计,今后将有越来越多的日本企业向中国企业转让股份。由于文化差异等原因,谈判无法顺利推进的案例有很多,但在寻找业务继承者的问题上,日本企业仍有必要将外国企业纳入考虑对象。

一切,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日本,无论是个人还是商业,一切都有了触底回转的迹象,就好像小南又找到了一个中国女朋友。这次,他们的交往得到了来自双方父母和亲戚的真挚祝福。

2017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中国国家领导人习近平也早在去年9月的G20峰会上表示,要把握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后年《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署40周年等重要契机,推动中日关系向前发展。

(经济观察网综合日经中文网等资讯整理


欢迎关注“经济观察网(微信号:eeojjgcw)”微信公众号,用国际化视角发现新闻事件中的商业价值。

640.webp (2)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