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复:人工智能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领域

宋笛2017-01-11 13:45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宋笛 人工智能在持续数年的时间中已经被资本推倒了风口,但在人工智能的拥趸看来,这样的创业风口还远远不足以容纳人工智能所能带来的巨大变革。

“人工智能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领域,我们就仅仅挑一个无人驾驶,这个领域就跟移动互联网一样(巨大)。”1月10日,在创新工场宣布成立一个专注于人工智能领域的工程院时——这一工程院将会专注于培养人工智能方面的人才、同时为人工智能的创业者提供数据、商业方面的支持——创新工场CEO李开复做了这样的表述。

李开复预测有50%的职业将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同时他认为人工智能所带来的改变会首先发生在金融、医疗等领域。2016年,创新工场所募集的人民币和美元基金总计超过80亿人民币,这部分资金也将会主要投向以人工智能、文娱和教育为主的三个领域。

关注人工智能带来的经济结构变化新课题

尽管人工智能的普遍应用尚未出现,但是在创新工场人工智能工程院两位副院长王咏刚和王嘉平看来,人工智能对于经济结构带来的可能的影响已经成为一个“有趣的话题”。

在王咏刚看来,现在AI(人工智能)还没有带来特别的显著的结构变化,在个别行业还是处于一个量上的积累,但在一些“摩擦”比较少的领域,比如金融和医疗,这种结构性的变化很快就会出现。

王嘉平提供了一个实例,比如人力成本决定了一部分工厂在的变迁轨迹是美国-中国-东南亚地区。但这是没有考量AI等因素能够带来影响下的判断,如果考量AI因素,很有可能就会出现不一样的情况。

王嘉平在去年9年曾经去过富士康在深圳的工场,场内员工从三十万减少到十几万,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包括AI应用在内的自动化的作用“给我特别震撼的一点是,富士康很多机器人,自己的机器人车间设计制造出来了,就是说富士康自己就在承担这种所谓的用AI来转变自己生产结构这样一个过程,那这种量变慢慢积累”王嘉平表示。

人工智能人才缺口巨大

对于人工智能未来的美好预测正在带来人才结构的一些变动。

2003年开始,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主任朱小燕就开设了人工智能网络课程,在最初时非常爆满,后来人数逐渐减少,在最近两年又恢复到满员的状态。朱小燕所在的系也在最近数年开设了不少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相关的课程。

1月10日当天,创新工场发布了《创新工场人工智能白皮书》,在这份白皮书中提出了人工智能“人才缺口巨大,人才结构失衡”。

这份白皮书显示,根据Linkedin统计,全球目前约25万名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其中美国约占三分之一,这一数量级的人才储备远无法满足未来几年中人工只能在垂直领域及消费市场快速、稳健增长的宏观需求。同时,高端人才、中坚人才和基础人才间的数量比例远未达到最优。

这也是创新工场成立人工智能工程院的原因之一,李开复表示人工智能领域的科学家技术水平很强,但在商业认知、产品挖掘、产业化执行等方面的经验并不足,同时也缺乏前期的资本,而创新工场人工智能工程院所做的事情正是帮助他们弥补这些短板,比如购买及其,拿数据,提供商业认知,招聘工程师等。

经济观察报 要闻部记者
曾在中国企业报担任记者,目前主要关注于科技类、创业类产业政策、创投领域以及交通物流领域。擅长深度报道和人物特写。
个人微信号:didi8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