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花钱 消费金融的红包还挺大

胡群2017-01-23 15:54

经济观察网 胡群/文 当你打起行囊,奔赴家乡准备过年的时候,装的不仅仅是一年的辛劳与思念,还有为家人准备的礼物,还有各种形式的人民币,如现金、银行卡、支付宝、微信钱包……

春节期间老百姓集中花钱的需求,已经惊动了央行。1月20日,央行表示,为保障春节前现金投放的集中性需求,促进银行体系流动性和货币市场平稳运行,人民银行通过“临时流动性便利”操作为在现金投放中占比高的几家大型商业银行提供了临时流动性支持,操作期限28天,资金成本与同期限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大致相同。这一操作可通过市场机制更有效地实现流动性的传导。

有媒体报道,工农中建交五家大行已获准阶段性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一个百分点,中金固收团队测算大约释放6000亿资金。

春节期间提现、消费的潜力可见一斑。实际上,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政府积极引导推进供给侧改革,消费信贷的发展对于推动产业升级、提升消费结构有重要支持作用,消费金融正快速崛起于2016年,并将有望在2017年强势发展。

消费信心正快速回升

即使不计春节因素,国内消费信心也正在回升。中国银联联合新华社发布的 “新华•银联中国银行卡消费信心指数”(BCCI)数据显示,2016年12月份的BCCI为85.59,较上月上涨0.94,较上年同期上涨3.83,数值为近两年最高。多位银行人士向经济观察网记者表示,由于今年春节在1月,预计1月及2月的消费信心指数仍将处于稳中向好态势。

2016年全年,国内经济总体缓中趋稳,经济发展中逐渐出现许多积极变化,也有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并存。从BCCI全年数值看,整体上呈现先降后升、前低后高的走势。1-7月BCCI指数总体呈下降趋势,受春节因素影响,2月BCCI降幅较大。上半年火爆的房地产市场带动家装建材消费增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略有回升。多种积极因素促进了8-12月BCCI的持续回升,其中,12月提升至85.59,为2014年9月以来最好水平。

展望2017年,随着房地产政策收紧,2017年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仍存,经济增速可能继续放缓。但不断优化的政策和制度环境将有利于居民消费需求的释放,在这种环境下,2017年BCCI数值有望稳中有升。

消费金融渐入佳境

长期以来我国的消费金融行业以银行消费信贷为主,商业银行通过信用卡和消费贷款两大产品为消费者提供消费金融服务。国内消费金融公司始于2009年,经国务院同意,北京、天津、上海、成都开展消费金融公司试点。2013年9月,新增12个试点城市,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2015年6月,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决定将消费金融公司试点扩大至全国。

目前国内有银行业金融机构共有法人机构4262家,近9000家小贷公司,2500家左右的P2P平台,近20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以及蚂蚁金服、平安普惠、京东金融等机构提供消费金融业务。

2016年12月15日,银监会非银部主任毛宛苑在银监会例行发布会上表示,消费金融社会影响力还不算大,主要原因是行业起步较晚,16家持牌公司中近半数开业时间尚不足1年半,开业初期主要为夯实发展基础与业务试水阶段,仍面临信用下沉、风控线上化、获客成本增加、产品差异化程度低等挑战,目前尚未进入稳定的业务增长与盈利期,特色产品与品牌认知也在逐步形成当中,行业发展尚有较大空间。

截至2016年三季度末,经银监会批准开业消费金融公司15家,行业资产总额1077.23亿元,贷款余额970.29亿元。自试点以来,行业累计发放贷款2084.36亿元,服务客户2414万人,行业平均单笔贷款金额0.86万元。

新科技逐鹿“银行难以覆盖人群”

全球正迎来金融与信息革命,技术已推进了投资理财、网络支付等多领域的变革,使得普惠金融成为可能,然而金融压抑仍十分突出。2015年人民银行征信中心覆盖的8.8亿人群中,有信贷记录的仅3.8亿,城镇人口个人征信覆盖率为61%,而美国则是92%。依靠传统金融模式,难以有效覆盖无征信记录,尤其是无信贷记录人群。

北京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课题组认为,中小企业和低收入者获得的金融服务不充分,应该跟金融的“二八定律”有关。对于大多数金融机构而言,既然 20%的客户提供了 80%的业务,为剩下的80%的客户服务的动力就不大。更重要的是,普惠金融的潜在客户通常具有不确定性大、硬信息少和抵押资产缺乏等特征,金融机构对它们做尽职调查的难度大、成本高,甚至无法做有效的风险定价。

由于这部分人群征信数据缺失,目前传统金融机构也少有适合他们的信贷产品。而这为科技金融公司提供了市场机遇。

“我们利用机器从上千个维度考察借款对象,去年12月已实现单月交易笔数超106万笔,这显然是人工无法完成的。”用钱宝创始人兼CEO焦可称,由于已积累近千万笔信贷历史数据,已使得风控更加稳定和精准,在交易量快速增长的同时,逾期率却在稳步降低。

创新金融科技引领的简便、快捷的客户体验是发展普惠金融的基石。当下消费金融的主力人群是生活于数字时代、高度依赖互联网及数字移动设备,被称为“Generation Z”的一代。他们不再是银行及传统金融机构的“客户”画像——在有限、标准化、既定的范围内被动获得产品及服务;他们更多扮演着“用户”乃至“粉丝”角色——主动获取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及服务,以建构个人期待的个性化金融解决方案。

正因此,无论是蚂蚁金服、京东金融等互联网金融巨头,还是以用钱宝为代表的金融科技公司,提供的消费金融业务发展迅猛。

当经银监会批准开业的15家消费金融公司提供平均单笔贷款金额0.86万元时,用钱宝却在为年轻人提供500-5000元“小额度”,7-30天“短周期”的灵活借款。更为关键的是,

“我们在12月提供了106万次信贷服务,尽管是业内的最高水平,但对于整个市场的需求来说还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我们是和银行一起,服务更多的人群。”焦可表示,另外,单从技术上说,风控模型需要有海量全生命周期样本,能够更好的训练模型,提升模型的效率。小额、短期的业务正因此而能够实现良好的马太效应。

金融的核心是风控,传统的金融机构的风控以强特征为主,占据优势,但对于大部分没有强特征或者强特征较少的人群,传统金融机构的服务非常有限。这为科技金融机构提供消费金融业务提供了了一定的市场机遇,也使得科技金融公司通过对新金融技术的研发与使用,与传统金融机构形成良好的互补。平安普惠副总裁兼首席风控官林允祯认为,普惠环境下的消费金融就是要凸显“长尾效应”,放大“鲶鱼效应”。

金融市场研究院主任
主要关注银行、信托、fintech领域市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