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综合监管 债市部分领域扩容过快风险需防微杜渐

周子崴2017-02-16 10:31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周子崴 2016年,我国债券市场发展迅速,债市业已成为我国实体企业融资的第二大渠道,是我国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满足企业融资需求、降低融资成本有重要作用,也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控的重要平台。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债市部分领域出现增长过快苗头,部分券种高速增长,呈现明显的结构化特征,与此同时,除标准化债券市场外,准固定收益市场也快速扩容。

2016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而债市部分领域扩容过快问题须给予高度关注。

债市增长过快 结构化特征明显

根据Wind数据统计,2016年,债券市场共发行36.3万亿元,较2015年增长了56.5%。债市过快增长主要由部分券种高增长所致,呈现明显的结构化特征。

一是政府类债券中地方政府债发行增长较快。2016年,地方政府债发行6万亿元,较2015年增长超过50%,约占同期政府类债券发行量的三分之二。

filehelper_1487212006344_59

二是公司信用类债券发行增长总体平稳,但公司债券发行增长较快。2016年,公司债券发行2.8万亿元,较2015年增长了约1.7倍。债务融资工具发行保持稳定,2016年发行5.1万亿元,较2015年发行量小幅回落,基本符合宏观经济增长趋缓下微观实体融资需求下滑的现实。

地方政府债及公司债这两个增长较快的券种2016年发行量合计增长约4万亿元,占整个债市发行量增长的30%。如果剔除地方政府债券的增长,2016年政府类债券发行量的增长将由50%以上降至40%左右。而剔除公司债券的增长,则2016年公司信用类债券发行量基本与2015年持平。

部分券种增长过快,有些是规范地方政府举债方式的需要,比如地方政府债。有些券种的过快增长似与实体经济增长放缓趋势出现了背离,这意味着有部分募集资金可能流向了低效率行业,或未完全流向实体经济。

准固定收益市场快速扩容

除了标准化的债券市场外,近年来,准固定收益类市场迅速发展。

一是非标、理财等准固定收益产品扩容较快。根据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的数据,截至2016年6月末,银行理财产品余额26.28万亿元,较2015年底增长12%。二是地方性交易所开始涉足私募债业务。2010年以来,大量地方性交易所涌现,主要包括区域性股权交易中心和区域性金融资产交易所。在各种鼓励和扶持政策下,个别地方性交易所开展了私募债业务。由于市场不够规范,此类私募债业务在法律合规、业务操作、风险防范等方面存在一定薄弱环节。比较突出的是,有的私募债业务通过与互联网平台合作对接个人投资者,变相突破《证券法》关于非公开发行不得超过200人的限制,目前已有数起地方交易所私募债风险事件见诸报端。

扩容过快风险不容小觑

债券市场部分领域扩容过快可能引发一定的风险,并间接诱发企业债务水平抬升、非金融企业融资尤其是民间投资受挤压等一系列问题。适当控制当前扩容速度,对于防范三五年后债券市场的风险具有重要宏观意义,是债券市场宏观审慎监管的重要措施。应尽快解决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是合理管控债市杠杆水平。最近两年,债市杠杆率有所上升,并刺激了部分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合理使用杠杆可以提高金融市场效率,但过度使用杠杆则会加大债券市场的脆弱性。应对金融机构以各种方式参与债券市场的行为加强综合监管,明确创新型产品杠杆资金监管要求,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合理管控杠杆水平。

二是完善债市数据信息统计。完善的统计是金融监管的前提和保障。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一个关键原因就是场外衍生品市场的不透明,监管机构和社会公众对整体市场和微观机构的杠杆、敞口等风险状况基本一无所知,造成了风险因素迅速堆积并最终爆发。当前,我国也迫切需要加强对债券市场全口径的交易、托管、风险敞口、杠杆水平等数据的统计和监测,对集合类投资产品实施穿透式管理。

三是统一公司信用类债券发行准入标准。目前,信用债市场仍部分存在发行标准差异现象。加强发行标准统一是建立债券市场宏观审慎管理的需要,应对不同层次的债券市场和不同品种债券,制定相对统一的准入标准和信息披露要求。

四是加强对分散的准固定收益市场的统一监管。从成熟市场的发展经验来看,分散管理的市场很容易产生竞相降低监管标准的情况,最终导致监管失控、酿成风险。我国上世纪九十年代也有过类似教训。对此,应防微杜渐,尽早采取措施,将分散的准固定收益市场纳入统一监管体系。

五是新常态下需建立良性债市发展的新观念。目前,市场对于债券市场发展成绩的评价更依赖于总量增长指标。真正良性发展、健康有效的债券市场应是与实体经济走势大致相符的。实体经济发展较快时,融资需求较旺盛,因此,债市对应地增长较快;实体经济发展趋缓时,债市增长速度相应有所回落。当前应尽快建立债市良性发展的新观念,改变“唯数据论”,追求与实体经济相适应的发展速度,推动债市合理扩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