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海洋股价4个月涨幅超300% 远洋捕捞企业在壁垒保护下飞速发展

李华伟2017-02-21 15:54

经济观察网 李华伟/文 截至2月17日,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远洋捕捞企业平潭海洋(NASDAQ:PME)以3.65美元收盘,推动其市值达2.89亿美元。而2016年大半年,其股价都在1美元上下徘徊,股价最低时仅0.84美元。从去年11月开始,平潭海洋股价开始上涨,短短4个月时间里,股价涨幅超过320%。今年以来,其股价已上涨102%,成为在美上市中概股涨幅榜冠军。

1

                       ( “平潭海洋”近半年股价走势图)

平潭海洋近期的出色表现,引发市场关注。2月15日,有美国研究机构发布报告指出,市场仍然低估了平潭海洋80%—200%的升值空间,这是由其潜在产能的恢复、中国市场饮食结构的变化以及远洋捕捞牌照的价值所带来的。

对于市场的预期,平潭海洋CFO于洋给出了自己的分析:“远洋捕捞行业有自身的特殊性,会出现一些不可控的风险,这导致我们在过去的两年里发展进入低谷。但从2016年底开始,我们恢复了30%的产能。按照保守预估,每一股EPS5毛钱,加上一个保守的10倍市盈率,股价应该是在6美金左右。这还没有算上今年进行的海外并购以及向下游延伸的计划。所以,分析报告写得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1422522049

(平潭海洋CFO于洋)

海产捕捞行业的特殊性在于牌照。目前,中国在近海捕捞领域共有90万张牌照,由中国政府发放;而远洋捕捞行业只有2000余张牌照,由远洋水域所对应的国际渔业组织给全球各国发放配额,各国政府拿到配额后再分给国内的远洋捕捞企业。每一张牌照对应一艘船,规定准许捕获的海产种类及吨数。远洋捕捞作业区往往在各国经济专属区海域,所以还需要获得所在国的作业许可。

政治黑天鹅,两年亏损7个亿

我国目前共有150家远洋捕捞企业,平潭海洋是国内第二大远洋捕捞企业,共有135艘远洋捕捞船。其主要作业区域在印度尼西亚的阿拉弗拉海。主要捕捞产品包括带鱼、黄花鱼和虾,均服务国内消费者。2015年1月,平潭海洋获得财政部牵头的中国农业产业发展基金4亿元投资,其对公司的估值高达50亿元。

2

(平潭海洋远洋捕捞作业区域)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就在获得农业发展基金的投资后不久,2015年2月,印尼政府以打击非法捕捞的名义宣布禁海。2016年8月,印尼重申严禁外资进入渔业捕捞行业。这使得平潭海洋的主要作业区域连续两年停产,直接导致收益下滑。从2015年开始,公司连续6个季度亏损,总额约7亿元,公司股价跌幅90%。

2016年第四季度有望扭亏为盈

算上这次,在印尼专属经济区海域作业30年的平潭海洋已经历三次禁渔。值得回味的是,每一次都是在渔业部长换任之后发生。

平潭海洋董事长卓新荣表示,公司正积极与印尼政府谈判。基于在印尼深耕三十余年的基础以及中国相关政府部门帮助协调,有望在2017年下半年解决禁渔问题。

同时,2016年底,平潭海洋在不放弃印尼海域作业牌照的前提下,将部分产能向外转移。2016年11月,平潭海洋与东帝汶政府合作,首先打开了东帝汶水域,成为目前东帝汶海域第一也是唯一一家外国远洋捕捞企业。除了东帝汶,平潭海洋还与巴基斯坦等国达成初步共识。2016年12月,公司部署4艘金枪鱼船于太平洋公海作业,于2017年第一季度开始作业并实现销售收入。

平潭海洋新的战略布局渐渐明晰:其运营的135艘渔船,104艘在印尼,13艘在东帝汶,12艘在印度的孟加拉湾作业,6艘新造的公海船也已下水。此番调配使平潭海洋恢复了30%的产能。2016年第四季度有望实现收支平衡,并实现轻微盈利。预计公司将于2017年3月公布2016年第四季度和全年的财务业绩。

强化全产业链建设

于洋向经济观察网(微信号eeojjgcw)介绍,除了致力恢复生产,平潭海洋2017年还在国际并购和国内零售终端两线布局,强化企业的全产业链建设。

国际方面,公司在美国请专业水产投资银行在全美地区搜索目标公司。目前,公司内部正在商议在四五家目标公司中做最后的抉择,预计2017年会完成并购。通过并购公司和牌照,平潭海洋可以迅速打开美国市场。同时,按照牌照允许捕捞的种类,根据中美市场的需求和价格进行资源调配,“把正确的鱼卖到正确的市场上”。

国内方面,2016年底,平潭海洋在平潭试验区拿到一块土地,用于建设码头及冻库、加工厂等设施。公司计划渔获到达码头后,直接进入冻库、加工,然后采用低端价格路线延伸到全国的合作超市。向零售终端延伸可以省却四五层批发环节,既为消费者提供更廉价的产品,也能为企业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

这一系列举措,有助于提振市场对平潭海洋未来增长的信心。于洋表示:“如果国外的并购计划、零售端的品牌推广等因素全部计算进去,估计每一股EPS(Earnings Per Share,每股盈余)至少能达到两美元。”

远洋捕捞行企业充满升值潜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但相应的环保理念却未跟上。“先发展后治理”“先发展不治理”等情况屡见不鲜。工业废水废料被排入河流,通过入海口进入海洋,导致近海污染严重。同时,政府对近海捕捞的管控较松,过度捕捞情况严重,造成“近海无鱼可捕”的局面。相较而言,远洋捕捞显示出它的优势。

同时,随着城镇居民生活水平提高,饮食需求向更健康的高蛋白食物过渡。数据显示,从2007年到2010年,中国居民的蛋白质消耗量逐年上涨,三年涨幅达15%。未来对蛋白质的需求仍会增长,对深海鱼虾的整体需求相应也会提升。

3

(中国居民的蛋白质消耗量(2007-2010年))

此外,中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对海洋资源的保护形成行业壁垒。2015年中国政府暂停建造新渔船的审批,仅允许业内现有船只进行维修。2016年全年,全国渔业最大省福建,包括翻新的船体在内,也仅增加了130只渔船。远洋捕捞的牌照发放渐渐收紧,后来者即使有资本也难以拿到入场券。

因此,远洋捕捞行业准入的大门基本关闭。国内远洋海产市场可以预见的增长趋势,使得已经入场的企业拥有了相对封闭的蓝海环境。“全国渔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提出,统筹发展可持续的捕捞业,一方面要严格控制渔业捕捞强度,另一方面要扶持壮大远洋渔业。远洋企业享受政府零税政策和造船及运营补贴,更使得资质出色的企业迎来爆发式增长的红利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