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成没签劳动合同,快递公司凭什么留住快递员

陶舜2017-02-25 09:52

经济观察报 记者 陶舜 春节之后一些快递员没有返回工作岗位,有的快递网点出现了爆仓问题,圆通、申通、百世等多家快递公司均有出现大量快件积压、无法及时派送的问题。同时,丢件、假签收、无视消费者投诉等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不规范行为屡屡发生。仅在上海,"12345"市民服务热线一周内接到的相关投诉就将近700起。

快递员去哪儿了?一些快递员转型送外卖去了。对快递员来说,转型送外卖比较容易,因为对区域道路情况比较了解,最重要的是一些快递新手客户资源有限,转型可以提高待遇。收入上可能半斤八两,据记者在广州的抽样调查,多数人收入在4000-6000元之间,但外卖网站福利更好,比如可以给派送员交五险一金。更有业内人士“爆料”,在100多万快递从业人员中,有90%的人没有劳动合同和五险一金,有的连底薪也没有。

本来,快递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年初出现用工荒是很常见的现象,报告显示,有44.2%的站点快递员平均工作年限在1-3年之间。可今年似乎更为突出,社会反响也更大。部分快递员转型送外卖,固然是再正常不过的个人选择,但这种选择背后既有员工个人对有所提高、有所保障的渴求,更有行业积弊的暴露。

留住快递员,首先需要提高待遇。电商这个风口养大了快递行业,在野蛮生长过程中,很多行业性的问题被高速的增长所掩盖,隐而未发,但随着行业内外竞争局势的加剧,过去那些悬而未决的问题亟待解决。在快递业务量全国排名第一的广州,打开招聘网站查询当地快递员招聘信息,抽取的50条中仅有11条承诺提供社保,岗位主要来自顺丰、德邦、世纪卓越等,其他公司一般仅提供吃住。劳动合同缺失,五险没有保障,对于这些快递员而言,将来的命运唯有交给运气。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快递派送不到位还是快递行业的用工乱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监管乏力问题。大量的市民投诉没有下文。按照法律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就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对于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缴纳社保等行为,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理应监督到底。然而现有的劳动保障监察力量难以有效承担执法任务,这种监管目前还停留在依赖举报的初级阶段。如何夯实监管,是摆在各级监管部门面前的一道紧迫的考题。

留住快递员,还需审视发展模式。目前除了顺丰、EMS等直营公司,大部分快递公司的网点都采取加盟模式,而在加盟网点工作的快递员,劳动权益往往很难得到保障。加盟式的快递公司普遍存在问题。颇有快递员吐槽,加盟店的员工干得多赚得少,直营店的员工干得少赚得却多。快递业招不到人的大都是加盟店。刘强东称这是电商十几年高增长隐藏起来的毒瘤,“以克扣配送员和卖家从业人员的福利带来的快递业、电商表面‘繁荣’该停止了!”

快递公司总部对下属加盟商的管理以罚款为主,未完成公司总部的派件比要被罚,被客户投诉也要被罚。加盟模式的弊病最终都会传导到快递员。快递员实际上承受了来自总部和加盟商的双重压力,并且在这三方的利益格局中最为弱势,很多时候快件的遗失、破损甚至连工作中的交通事故都需要快递员自行承担。一旦三方利益失衡,受伤的总是快递员和客户。

2016年10月,韵达快递广西分公司20家网点拒绝送件,导致5万个包裹延迟配送。2016年底,圆通速递宝鸡分公司网点发生“停工事件”。2017年2月初,圆通速递合肥分公司被曝十余个网点集体商讨停工。快递的用工荒和爆仓背后,凸显的是行业模式的问题,快递企业要么需要打造和升级新的合伙合作加盟体系,要么干脆像顺丰那样尽早废除加盟制,把直营做到底。

早在2014年,经济观察报刊文《快递员改变中国》指出,这些普普通通的快递员、客服、IT、小网店主,他们正在改变商业模式,改变中国。遗憾的是,这股改变中国的力量做大了快递公司的市值,仍似乎难以改变自身的命运。对于快递员来讲,他们需要找到自己的发展道路,无论送快递送外卖或者从事其他工作。而对于各行各业来讲,也需要在合法用工的前提下,适应这个变动的新时代,并根据新形势及时作出反应。比如,节约运营成本并非只有克扣员工一条道,还可以通过优化管理和升级技术等等途径,未来,无人机快递势必重新改写这个行业的版图,那时候的快递员和快递配送模式也一定和今天不一样。但愿快递业的用工问题不要拖到无人机时代。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