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检字表 经济观察报
出处:

2015年全国两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首次在正式官方语系中提出“中等收入陷阱”一词。

释义:

2006年,世行《东亚经济发展报告》首先提出“中等收入陷阱”(Middle Income Trap)概念。

它是指一个经济体的人均收入达到世界中等水平(人均GDP在4000美元—12700美元的阶段)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式转变,导致新的增长动力特别是内生动力不足,经济长期停滞不前;同时,快速发展中积聚的问题集中爆发,造成贫富分化加剧、产业升级艰难、城市化进程受阻、社会矛盾凸显等。

中国如何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这个话题更早前就有学者讨论。最近几年间,随着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这一话题有了更多更为现实的讨论条件和价值。十八大以来,改革之措全面开花,一时间出现了法律法规体系跟不上改革新政的境况。这背后,是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努力尝试。

中国对改革并不陌生,它饱尝了30年前的那一场惊心动魄的改革所带来的经济腾飞和社会发展的甜蜜,但也需要舔舐一些改革踯躅不前所引发的风险矛盾。试图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中国,需要一系列深入的改革来推动已经延续近30年之间的传统模式的转变。

2015年4月,在清华大学的一场论坛上,时任中国财政部长的楼继伟提醒说,中国今后的五年、十年,滑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可能很大,概率五五开。三中全会、四中全会确定下的任务都完成,走出中等收入陷阱的可能性大。 

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