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SS说|医疗大佬谈两会热词:分级诊疗、大病不出县靠什么?

EEO TV2017-03-08 16:26

经济观察报 EEO TV 出品

根据国家分级诊疗时间表,到2017年,分级诊疗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基本形成,到2020年,基本建立符合国情的分级诊疗制度。在巨大的压力下,各地开始行动起来。在基层,县域医疗服务共同体正在被广泛推开,县医院成为了一方独大的龙头,分级诊疗究竟该如何分诊?大病不出县又对县级医院的医疗质量提出了什么样的要求?分级诊疗在实际操作中取得了多少实际效果?又遇到了哪些阻力?本期BOSS说听医疗大佬们犀利道来。

 

分级诊疗1

提问一:大病不出县对医疗质量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私享一:大病不出县,重症省内看

香港艾利比医院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庄一强

首先大病不出县,一定是对一些常见病。常见病,多发病,甚至有些是距离比较短的突发性的疾病,我们先讲常见病、多发病,这就是感冒发烧,普通的病,那就大病不出现,这叫常见病多发病。现在高速公路很发达,高速公路出车祸,人骨头都断了,在流血,你说我赶快送北京,来不及了。所以这个时候等于叫服务半径,这些骨科的一些突发事件。比如说儿科,小孩半夜发烧,你说我赶快送到省会去,来不及了。一个是常见病,多发病,一个是根据疾病的服务半径所决定的要就近治疗的这些疾病。那么如果这些都可以解决,采取一种适宜技术,不是说县医院追求高精尖的技术,就是适宜技术。小学老师能教好小学的老师就是好老师,他就是适宜技术。中学老师能教好中学的老师,就是好老师。大学能教好大学就是大学老师,所以他们每个人的适宜技术是不一样的。小学老师不会教大学根本没有问题,但是他必须会教小学,所以说的就是这个,适宜技术。我们现在全国人民恨不得小学都让大学老师教小学,老百姓上北京看病,就是这个意思。

我觉得在目前不能完全一刀切,所有的大病都不出县,尤其是排名在三千强以后的那些医院,恐怕都很难。所以我提出另外一个口号,叫大病不出县,重症省内看。一般的病就不出县了,但是实在弄不了,至少转到地级市,地级市再不行转到省会,所以叫大病不出县,重症省内看。我个人估计恐怕得三到五年,不会那么快。因为医疗质量的提升主要是医生的素质问题,医生的教育培养,这种东西不是一下两下就能够培养出来的。

提问二:对于目前分级诊疗的运行情况有什么看法?

私享二:三甲医院医生也可以是首诊的分级诊疗医生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院长 王伟林 

我一直有这个理念,也许这个想法可能会导致一些争论。我的概念是什么?有时候因为病人很难知道,我这个疾病到底到哪里去看?这个判断谁来判断?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命题。你说社区医生来判断还是病人自己判断?还是由我们三甲专家来判断?这是一个可能是有争论的问题。那么我个人觉得有两点,第一是病人自己的意愿我们需要考虑。比如这个病人他觉得,前提是刚才讲了,如果社区医生已经很强了,我相信这个病人会到社区去。这个社区的基层还有医疗水平还不够的情况下,那么他可能对社区医生有怀疑,有怀疑他就想我到上面的医院去。通过互联网平台,他可以直接来找我的医生。三甲的医生本身也可以是首诊的分级诊疗医生,这是我想提的概念。

哪怕这个病人不通过互联网平台,他可能挂我的专家号,找到我来看病。当我看这个病以后,觉得你没有必要继续看。我也可以分诊到下面,也可以分诊到社区。或者你首次在这里看,你第二次可以到县级医院去看,第二次三次你可以到社区医院去看,所以我提出的概念是什么?就是三甲医院的专科医生也可以是分级诊疗的判定者。不是说一定要让社区医生做分级诊疗的判定。这是我这两天也在思考的问题。如果我直接的医生给他判定,你到社区去看,或者你到县级去看,他心里更踏实。所以如果说一定要限定病人的首诊,一定要在社区,他可能有点矛盾。但是我觉得我们上面的医生必须做好,即使治疗或者确实有疾病,你要把它收下来,你是一个诊治的医生。但是如果这个病人本身就不属于你的主要看的病种,你实际上要承担分级诊疗医生的作用。

提问三:基层医院在分级诊疗的进展情况?

私享三: 基层医院存在技术服务能力不足的短版

淳安县第一人民医院院长 张威 

现在分级诊疗工作为什么不能有效的实施?我们要倒过来想,这是因为我们存在一些短版。我们现在讲建机制,保基层,强基础包括找短版。那么现在分级诊疗工作的目的和意义其实就是为了病人能够留在基层医院治疗,能够有序的就诊,能够有一个就诊体系的建立。那么现在病人不愿意留基层医院的原因,为什么跑到大医院去?主要是基层医院存在技术服务能力不足的这么一个短版。所以我觉得分级诊疗工作的这个短版就是怎样做强县医院,怎样让县医院的卫生服务能力能够提升,让老百姓留在当地留在基层接受治疗,这一点非常重要。

我们浙江省正式开始推就是2014年9月份,当时确定了八个试点的县城。那么在分级诊疗工作开展以来我们现在是这样的,我们2013、2014、2015年在当地医院接受治疗的病人的比例应该说有一个递增。2013年的时候71%,那么2014年的时候是74%,那么去年就达到了78%,当地的病人在县里面接受了病人。当然离90%还有一定的距离,但是这个肯定是要有一个迅速接近的过程。那么在全县的角度来说,如果分析他的医疗任务完成的情况,那么无论是门诊量、住院量都有明显的上升。同时上涨病人比例有一些下降,需要转到上级医院的病人是明显的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