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进入众创空间建设从数量走向质量

宋笛2017-03-13 11:17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宋笛 经历了两年的发展,众创空间正在从“遍地开花”走向“质量提升”的阶段,一些大型龙头企业也正在倾入资源,建设规模化的众创空间。

日前,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孵化器管理处处长陈晴对经济观察报表示,2017年众创空间的数量增长已经不是引导的主要方向,政策工作将会更加关注对于众创空间质量的提升,在今年将会出台一份有关众创空间的标准,以此引导众创空间的发展方向。同时,专业化众创空间也是今年众创空间发展的重要方向。

专业化众创空间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宗旨,每一个专业化众创空间会聚焦于一个细分领域。它的承载主体也多为大型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因此,专业化众创空间也能够获得承载主体更多的资源支持。

这种由大企业主导的众创空间形态正在成为政策力推的众创空间发展方向。在2016年年中科技部就曾经公布过一批专业众创空间示范名单,名单中的17家专业化众创空间依托主体大多是央企、大型民营企业、科研院所以及高校。在今年的政府报告中也提及要“鼓励大企业和科研院所、高校设立专业化众创空间”。

这也意味着,在2017年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创业项目是诞生于大型企业和机构的内部,这些项目聚焦于特定的行业,并拥有一定的技术基础,同时它们也将获得更多强力资源的支持。

引导重点从数量到质量

从2015年开年国务院常务会议中首次提及众创空间一词,众创空间进入国家政策层面已经有超过2年的时间,在这两年时间中,大量的众创空间迅速地建立起来。

按照科技部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中国的众创空间数量已经达到了4298家,覆盖了全国所有省份。2016年众创空间帮助1.5万个服务的团队和企业获得投资,总额约539.6亿元人民币。

陈晴对经济观察报表示,在2017年众创空间的数量还将上涨,但是上涨的幅度可能会降低。同时,在政策引导方面将会更加强调众创空间的质量而非数量。“并不是一些房地产挂个牌子就叫众创空间了,众创空间还是需要有一定的创新内核。”陈晴说。

实际上,随着众创空间的概念逐渐从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推进,从东部向西部推进,一些良莠不齐的现象也正在一些地区出现。一位众创空间负责人对经济观察报表示,在一些二三线城市,确实有一些只能提供办公室,缺乏相应创业服务配套的场所,正在以众创空间的名义运营。同时这些场所也存在着一定的空置现象。

从2016年开始,科技部火炬中心就在制定一份有关于众创空间的标准。根据经济观察报此前从火炬中心获得的信息,这份标准包括三个层面:“入库标准”——算不算众创空间的一个标准;“示范标准”——算不算优秀众创空间的一个标准;“服务标准”——全国众创空间服务指南性的指导标准。按照陈晴的介绍,这份标准将会在今年出台,用以引导众创空间的发展。

根据陈晴的介绍,打通众创空间、中小企业孵化器与加速器也是今年的主要工作。在“众创空间”这一概念出现以前,孵化器在中国已经有着长期的发展,2017年也是中国孵化器发展30周年。根据科技部提供的数据,目前中国有3200余家科技孵化器,400家加速器。

“打通这三者可以形成一个创业的生态,能够为不同阶段的创业企业提供一个全方位的服务”,陈晴对经济观察报表示。

龙头企业进入众创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使小企业铺天盖地、大企业顶天立地”,在陈晴看来,普通的众创空间是为“小企业铺天盖地”服务的,而专业的众创空间更多的是为“大企业顶天立地”服务的。

陈晴对经济观察报表示,与一般众创空间不同的是,专业化众创空间承载主体多位大型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同时面向的也是特定的产业。因此能够更好的发挥龙头企业在产业上下游的作用,更好的把创业和实体经济、产业发展结合起来。

大唐网络市场战略中心总经理邓洁霖告诉经济观察报,一般的众创空间更多的侧重于场所服务,而大唐网络的专业化众创空间能够提供一个技术平台,为项目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作为大唐电信集团双创的载体,大唐网络还能够为项目提供更多资源支持。

在这些专业化众创空间中,一部分的项目都孵化于企业内部,比如大唐网络目前孵化的“及致”智慧超市系统,其创始人就来自于母公司大唐股份。

依托规模和资源优势,参与众创空间的建设已经成为了不少龙头企业的选择,包括招商局、首钢、腾讯等一批大型国有、民营企业都正在通过各种形式建立众创空间。

英诺天使基金合伙人刘怀宇正在与多个地方政府对接,希望复制他们参与运营的腾讯众创空间(北京)的模式。腾讯众创空间(北京)位于北京昌平区,单体面积达到5.5万平方米。这一众创空间由三方筹建,其中昌平区政府负责空间基础建设,腾讯负责向空间内的项目导入自身的资源,英诺创业圈负责具体的投资运营。

英诺天使基金合伙人刘怀宇对经济观察报表示,与一般众创空间不同的是,这一众创空间不仅仅会提供办公、商业场地的租赁,还会提供创业服务的支持。这种服务中就包括腾讯能够为空间内企业提供的流量、培训、技术等多种类型的资源和服务。这种模式也有可能体现在未来空间的营收上,按照刘怀宇的预测,在进入稳步运营后,整个空间的收入将会有超过30%的部分来自于创业服务。

利用创业服务产生稳定营收是众创空间的一种“理想状态”,目前众创空间的营收还是主要来自于场地租赁。在刘怀宇看来,众创空间营造一个创业的生态,体现出服务价值,需要空间内的企业数量达到一定的规模,同时还需要空间依托的主体具有一定的实力,这也意味着大型企业参与到众创空间建设有着天然的优势。

 

大科创新闻部主任
主要关注于科技类、创业类产业政策、创投领域以及交通物流领域。擅长深度报道和人物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