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字号房企升级合伙人制度:持股or跟投,哪种方式更吃香?

余舒虹2017-03-18 09:41

经济观察报 余舒虹 吴娓婷/文 经济观察报从多个消息源获悉,招商蛇口、越秀地产等房地产央企、国企近期陆续升级了“合伙人”制度。

招商蛇口继重组上市推出10亿元员工持股计划后,目前已探讨并形成了项目跟投层面的“合伙人”方案,并上报招商局集团。越秀地产面向中层管理者的股权激励计划也于近期获得董事会采纳。据了解,越秀地产2015年2月已开始尝试项目跟投。

过去两年是央企混改的窗口期,企业引入战略投资者、实行高管和员工持股等做法被纳入国资改革试验的范畴。一些观察者认为,房地产是相对市场化的行业,在这一领域进行国资改革和产权改革,是较易于推行的。

但在“等风来”的这两年,地产行业经历了好几轮的人事变更,转型升级中的房地产企业已从土地和资金的竞争全面转向了人才的争夺。

据机构不完全统计,2016年房企共计有200余位董事、监事及高管人员出现人事变动,涉及万科、万达、中海、绿地等多家上市及国有企业。2015年,这一数字也超过了百人。“合伙人”概念、高管持股、项目跟投等方式冲击着旧的职业经理人的经营理念,也推动着地产央企、国企冲破制度瓶颈进行人才激励的变革。

国企版“合伙人”

经济观察报获悉,招商蛇口于去年底开始探讨项目跟投的员工激励计划,并形成了若干方案版本。消息人士透露,招商局集团对该计划基本表示认可,同时表态不作指导。

另一位招商蛇口人士称,项目跟投主要在社区运营板块上展开。该人士认为,招商局是央企中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企业,同属招商局旗下的招商银行也于2015年4月推出了60亿元的员工持股计划。

作为广州市国有企业,越秀地产将股权激励计划由高层管理者扩大至中层管理者,方案于近期获得董事会采纳。对此,越秀地产投资者关系部回复经济观察报称:公告未发出前,不便回应任何问题。

早在2015年2月5日,越秀地产就出炉了面向项目层面的“合伙人”计划,地产项目的地方管理团队及核心员工通过一个基金对相关项目公司做出股权投资,总额不超过10%。公司董事、最高行政人员及发行人层面不参与计划。

越秀地产董事长张招兴强调,越秀地产虽然是国企,但也是香港上市公司,推进合伙人制度是从市场化的角度来思考的,也没有遇到障碍。未来会从集团、地区和项目三个层次推进“合伙人”制度。

将近两年后的2016年12月,越秀地产才又在合伙人制度上有了新动向,选定高级管理层为股权激励对象,按照超额完成利润的比例给核心员工发行一定的股票,并拿出绩效奖金的50%来购买越秀地产的股票。

一般而言,房企“合伙人”制度主要包括股权激励与项目跟投两种形式,上市公司层面给予核心员工股权激励,项目公司则直接让管理团队跟投持股。从上述企业的做法来看,国企版“合伙人”无论在实施范围还是持股比例方面都进行了升级。

制度的壁垒

在外界看来,国企、央企要进行组织制度方面的自我突破和改革,阻力要远远大于其他所有制企业。例如,“越秀地产的合伙人制是广东省国企改革的一部分,在推进速度上可能会更加谨慎。”辉立证券分析师陈耕说。

“国家原来对国资企业有规定,叫‘上不持下’,就是组织部管理干部,没有资格持股。”某上市国企高管对经济观察报称,这是为了防止这些高层管理者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

那么在国企改革阶段,到底哪些管理人员能被授予企业股权激励的机会?这两年许多国企都在等。“只有在国家出台相关规定解决了这个问题后,国企的股权激励计划才能推进。”上述高管称。

2016年8月,作为国企改革“1+N”配套文件之一,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证监会印发《关于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开展员工持股试点的意见》(下称《试点意见》),对可参与员工持股的人群,给予了明确。

试点意见称,参与持股人员应为在关键岗位工作并对公司经营业绩和持续发展有直接或较大影响的科研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且与本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

此外,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党委、政府及其部门、机构任命的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不得持股。外部董事、监事(含职工代表监事)不参与员工持股。如直系亲属多人在同一企业时,只能一人持股。

比起越秀这样的地方国企来说,国资委、证监会对央企的监管和审批则显得严谨很多,高管持股方案的风险,核心在于可能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例如,招商蛇口重组前的招商地产早在2014年就公布了酝酿七年的股票期权首次授予计划。该计划在推出之际便被指称行权业绩门槛低而引发争议,分析人士认为,行权条件低将有可能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该计划后于2015年9月因与蛇口工业区的整合而终止。

2016年11月,招商蛇口披露了对副董事长、董事、总经理等254名核心管理人员推出的规模为4935万股、占比0.62%的股权激励方案,并设置了严格的行权条件。

如公司前一个财务年度的净资产收益率要不低于12%、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13%,且须有至少十个交易日的交易价格达到公司上市发行价(除权后)的23.34元或以上,激励对象方可行权。

频繁挖角

某上市国企一位研究企业改革的部门负责人对经济观察报表示,其所在企业早于2015年就在个别项目试水跟投制度,但是在集团和地区层面如何推动合伙人制度,这家企业也筹划了两年。

而在这关键的两年,民营企业无论在业绩上,还是在人才挖掘上都占了先机。最早一批启动“合伙人”制度的碧桂园2012年启动“成就共享”计划,2014年升级为“同心共享”计划。到2016年结束时,来自中建的碧桂园江苏区域总裁刘森峰,因跟投其所在区域项目,且当年销售业绩达367亿,其年收入也随之“水涨船高”,超过亿元。

一位实行“合伙人”制度的大型国企负责人对经济观察报称,该企业广东区域的总经理2016年的收入突破了千万元,在项目跟投之前,其年薪不过几十万元,“现在干一年等于过去三十年”。

但这样的激励机制未能阻止同行的大手笔挖角。上述国企部门负责人称,因为碧桂园、万科等企业的激励机制做得更到位,已经吸引众多国企央企员工前往,使后者人才流失严重。

碧桂园在年底用于犒劳“刘森峰们”的奖金有多可观?连碧桂园总裁莫斌在今年初的一场香港的春茗会上也忍不住说:“老板(碧桂园董事局主席杨国强)给我们发的钱实在太多了。”

据媒体报道,杨国强2013年曾对人力资源相关负责人下了指令:“我给你30个亿,你去给我找300个人来。”一位接近碧桂园的人士透露,碧桂园近年对中海、招商等国企、央企区域总级别的高管挖角,薪酬达到了2000至3000万元。

但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指出,频繁的人才流失问题也不仅存在于国企和央企。即使行业领先的万科在这几年也经历了高管大量流失的现象,三年间大约有一半执行副总裁以及多数中层管理人员离开。

持股还是跟投?

一般而言,国资房企设立“合伙人”计划旨在为参与者提供获得公司所有人权益的机会,以达到员工利益与公司利益相一致的目的。通过员工持股获利的唯一办法是股价上涨。

但由于房地产高速增长期已过,行业将面临分化,资本市场很难像以往那样给予房地产公司高估值,此时推出员工持股意味着他们将同时面临有限的收益与不小的风险。

Wind资讯数据显示,自2016年以来,共计217家上市公司完成实施230份员工持股计划。超过8.7万人参与认购,实际募资金额达391.28亿元。其中80家上市公司2016年的员工持股计划目前已出现浮亏,4家上市公司的员工持股计划账面浮亏金额超过1亿元。

新城控股副总裁欧阳捷认为,与员工持股相比,项目跟投能更快为员工带来直接收益。无论是万科的跟投制度还是碧桂园的“同心共享”计划,均是通过提取一定比例的项目净利润奖励员工,从而达到激励效果。

同时,国企、央企做项目跟投也可能面临障碍。有些项目并不是企业自己想拿的,在成本控制上很难做,怎样让员工将个人财产砸进去跟投呢?

前述上市国企部门负责人表示,企业可以通过对项目进行科学的分类来解决这一问题。“例如项目是以销售为主体,销售超过90%的,就规定全员跟投。但如果项目是沉淀资产,是为了企业未来发展所用的,那就没法跟投。”

越秀地产选择首先在佛山佛平路项目推行雇员奖励计划,设定符合资格的管理层成员持股比例将不超过项目股权的2%。

对于该项目截至目前为止回报率是多少?越秀地产管理层仅回复称,“各项指标都有改善”。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