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荒不会有,但中国货币政策已经告别宽松

社论2017-03-25 09:37

经济观察报 社论“钱荒”会卷土重来么?也许我们可以比较确定地回答:不会,发生类似2013年那种困顿局面的情形概率不大。但监管层和市场给出的信号是清晰的:金融机构要告别“宽松的温床”,做好准备适应“钱紧”的日子。

最近几天,各大银行纷传资金紧张消息,有消息称中小银行出现实质性违约,一时风声鹤唳。在央行进行对冲操作后,银行间市场资金面紧张的状况略有缓和,但是主要期限资金利率依旧在高位。比如3月23日当天,隔夜Shibor(上海银行间拆放利率)、7天期Shibor、1个月期shiber均处在2015年4月以来的高点。

正如市场观察人士所言,这一波资金价格上涨有史上最严的央行MPA(宏观审慎评估体系)季末考核因素影响。但是也应该注意到,全球货币宽松周期逐步走入曲终,国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也需要稳健中性的货币环境,资金面 “紧平衡”未来或是常态。

从全球范围来看,3月16日凌晨2点,美联储宣布加息,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从0.5%~0.75%升至0.75~1%,这是本轮美元加息周期的第三次。市场预期美联储加息步伐还会持续。仍在积极对抗低通胀率和增长率的欧洲央行内部也传来鹰派呼吁,“欧洲央行也可能会在上调主要利率之前先提高存款利率。”这些迹象意味着以美国为首的加息潮或就在不远处,全球货币将迎来紧缩期。

放眼国内,决策层一直在强调货币政策不会搞大水漫灌,正如央行行长周小川所言,“如果真是大水漫灌、经济中货币数量太大,实际上对经济非常有害,可能导致通货膨胀上升、资产价格泡沫等各种各样的问题。”而现实中,国内的资产价格泡沫问题如楼市泡沫已经有所显现,监管层及地方政府正在合力出台政策抑制局部地区出现的房地产泡沫风险。

更重要的是,2017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之年,去产能、去杠杆等任务的实现需要一个稳健中性的货币环境。货币偏宽松会导致资金使用效率的低下,让资金流向过剩产能行业或者僵尸企业,成为它们的“续命稻草”,反而不利于“去产能”,特别是处置僵尸企业。同时,在过去的货币宽松时代,金融机构为了在低息环境下博取较高投资收益,积累了一定程度的杠杆风险和借短投长资金匹配风险。以债市为例,以现券进行质押式回购融资再买入债券,和通过设计优先/劣后的分级结构化产品进行配资,可以使杠杆达到10倍。

事实上,监管层已经意识到这些金融风险问题的存在,并逐步采取措施来“敲打”金融机构去杠杆。值得注意的是,美联储宣布加息的当日,中国央行再次全面上调公开操作市场资金利率10个基点,此举虽不同于常规意义上的加息,但是传递出的钱紧信号不容忽视。年初确定了11%的货币供应量,已经较往年降低,再考虑到新一轮房地产调控和金融去杠杆的持续,可以说货币宽松不再,资金套利的空间在压缩,低息环境下利用高杠杆博取高收益的机会不再。

当然,我们以为,监管层并不会放任类似2013年“钱荒”事件再次上演。央行也在时刻关注资金面变化情况来进行灵活调整,不过它对资金波动的容忍度在不断抬升。在央行看来,最近一段时间的利率更富弹性,有助于去杠杆、抑泡沫、防风险,符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这无疑是在告诫金融机构,应该顺应这种变化,做出适应性调整。比如做好主动负债,提高负债久期,降低期限错配程度,将更多精力放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和为客户提供更好的银行服务上,而非在金融市场里“空转套利”。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