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30年考:改革创新如何不忘初心?

曾建中 2017-05-12 09:45

经观政研院 曾建中/文  “强调产业投资、招商,当然要做,但这不一定是我们最为关心、最为迫切的问题。我们更多强调创新能力,甚至是自主创新能力,强调新兴产业的培育、创新资源的聚集和内生增长。”在近期举办的“创新双月谈”第五次会议上,科技部高新司产业发展处副调研员王光辉如此表示。

这实际上提出了一个问题:高新区应该如何秉持初衷?

自1988年国务院开始批准建立第一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以来,弹指间30年,146个高新区遍布国内,被认为已是我国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一面旗帜。

不过,GDP导向、同质化严重、产业结构雷同、要素驱动严重强于创新驱动,以及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瓶颈约束等不利因素,正在高新区亮丽成绩表上打上层层阴影,弱化其通过自主创新推动转型发展的能力。

置身竞争更激烈、形势更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下,高新区的发展天花板亟需捅破,进一步改革创新是必由之举,而适时国际化,也是必然路径。

按照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所长、高新区改革专业委员会资深副会长王德禄的建议,高新区“走出去”,必须要有先进的思想引领、经验输出和法律环境探索,三者缺一不可,如果中国的高新区拿着硅谷的经验、欧洲的经验,或日本的经验去闯世界,结局肯定是失败,必须探索中国经验,且中国经验还必须和当地的法律环境适合。而中国经验的总结和探索,是当下急需做的。

斐然成绩

高新区已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源力。

科技部火炬中心原党委书记、中关村管委会主任翟立新曾提供了一组数据。目前国内有146家高新区,2015年的GDP达到8万亿元,占全国GDP的11.9%;区内企业上交税费1.4万亿元,占全国税收收入的11.4%。

另从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来看,高新区也处于较高水平。高新区的企业2015年实现利润1.8万亿元,增长3.3%;劳动生产率达30万元/人,是全国全员劳动生产率平均水平的3.9倍;万元增加值平均能耗为0.55吨煤。

作为国家创新创业集聚区,高新区在科研等方面,亦显突出,在全国格局里占有重要地位。

翟立新透露,高新区万人从业人员中研发人员数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3.6倍;高新区内企业研发内部支出4500多亿元,占全国企业研发支出的40.6%;高新区内的企业研发支出占园区GDP的比重5.6%,是全国水平的2.7倍;2015年区内企业申请发明专利18.7万件,占全国发明专利申请总量的17%,发明专利授权量占到全国授权量的19.8%。

不可否认,高新区在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也起到不小作用,尤在全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经济“L”型走向趋势下。

数据显示,2015年,42家高新区GDP占所在城市比重超过20%,21家超过30%,7家超过50%。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管委会副主任赵慧君透露,中关村去年上市公司市值达到4.8万亿元,比2015年增加45%。在这种经济模式的带动下,中关村自己发展了,对北京市区域经济也有明显带动作用。2015年整个中关村的高新技术企业总收入是4.07万亿元,增加5500多亿元,对全市GDP增长贡献率达到36.8%。

赵慧君认为,不仅是中关村,全国各个地区的高新区都是作为局部创新功能优化的功能,在结构转型,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等方面都在发挥重要作用。

不过,斐然成绩背后,依然难掩高新区的经济增长困境。

翟立新对此有着清楚的认识。他认为,高新区下一步发展面临新挑战,包括如何继续发挥改革试验田的作用,在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特别是在创新创业方面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发挥好集聚、示范和引领作用,面临着不小的困难。

在他看来,尽管高新区经济还保持了较好增长,但增速下滑趋势比较明显。以2015年为例,当年高新区总的GDP增速为7.2%,略高于全国的6.9%。这说明高新区在经济放缓的情况下也难以独善其身,有个别高新区增速出现较大幅度下滑。

不忘初心

在当下的国内经济情境中,GDP是检验一个区域经济活力和前景的重要参考指标,但非唯一,尤对于高新区设立初衷而言,更非如此。

但正如翟立新所言,整个区域发展中,各个地方对高新区的重视程度非常之高,经济下行压力下,特别是传统以GDP和规模扩张为

主导的增长方式影响着它,还有

一些考核指标对高新区的特色

和功能发挥产生影响。比如比

较强调规模、速度,而忽视了高新区本身区别于其他经济园区和开发区的一些特色。

天津高新区管委会原副主任、天津金融局书记兼局长聂伟迅认为,高新区的发展实际上已严重同质化,但始终要记住“不忘初心”。

“高新区的属性是什么?实际上高新区一开始的定位就很清晰,但是往往我们远行之后忘了自己的身份,忘了自己的属性。”聂伟迅说,高新区的发展一定不是追求GDP的高速增长和GDP的规模,“我们的目标是打造创新创业的生态,为创业者、创新者营造一个优良的创业环境。高新区是一个创新创业的集聚区,不是一个经济功能区。高新区发展到今天,GDP的高速增长、规模只是它发展的结果。我们把环境打造好,这个结果就自然而然好了。”

聂伟迅透露了多个数据。包括天津高新区全区域投入占GDP7.4%,高新区连续55个月在天津全市的GDP增速排第一,科技型中小企业占全市的1/6,授权专利占全市的1/5,市级以上研发机构占全市1/4,众创空间国家级高企占全市1/3,国家级孵化器和新三板挂牌企业和上市的公司占全市1/2。

这样的结果,是聂伟迅认为的“有质量、有效率、没有水分的增长,这是我们发展的结果,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是高新区“不忘初心”,以创新创业生态为使命。

在他看来,高新区也是为国家“试制度”,从科技和经济的融合到今天全面科技创新的改革试验,“高新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体制机制的创新。

翟立新持类似看法。他说,高新区的改革还需进一步深化,特别是高新区的管理体制和机制方面。目前有多种模式,包括传统的派驻机构,赋予其经济管理权限,进行企业化运行、企业化管理的服务机构,或行政区划合二为一等方式,各有利弊,在现阶段哪一种更有利于高新区发展,还值得深入研究。

他进一步表示,设立高新区,就是通过深化体制改革,建设一个局部优化的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的环境,赋予它很多特殊的功能和管理方面的智能。现在新的改革趋势下,如何订立高新区的体制机制,是一个重大问题。

以济南高新区为例。其管委会主任徐群透露,济南高新区曾和机关一样,“死气沉沉”,同时因权力问题,做什么事情都要到市属部门“绕圈”,效率很低,此外,发展空间很小,不能大开大合的布局产业。

为打破这些桎梏,济南高新区把区内所有的部门压缩到14个部门,完全大部制。形成高效率的行政体系等,同时落实对高新区放权政策。在济南市委支持下,市属49个部门全部刻二号章给高新区,全市3200多项权力全部授予高新区。之后遇事能商量就商量,不能商量就用二号章盖章,等同于市属部门盖章,先办事情,后再商量授权。徐群说,这一最终目的不是用二号章,而是让高新区的章管用,保证委托和授权到位。

济南高新区的另一项改革是实施无差别的人力资源管理。区内所有人员包括徐群,档案、身份和职级通通挂起来,实现全员岗位聘任制,全员KPI考核、末位淘汰。

类似做法的还有合肥高新区、西安高新区。合肥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宋道军透露,按企业化运作管理高新区,实行末位淘汰,局长以及各个部门每个季度都排名考验绩效,排名与绩效挂钩。

为落地改革,真正服务区内企业,营造更好环境,天津高新区2015年开展了创通票制度的试验,即通过互联网系统把政府资源配置的流程再造。从中央到地方上取消审批权、下放审批权,把政府持有的资源,比如公共财政的资金拿出来,让第三方,让市场说了算,让它去配置,把这个钱发到需要的企业。

赵慧君更是指出,持续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不仅是中关村,也是各个高新区最后实现发展的根本所在。

她认为,高新区要构建一种政府、市场和社会共同治理的格局。以中关村实施瞪羚计划来说,中关村管委会负责组织和监管,提供财政资金,中关村担保公司负责企业担保申请和资格认定,中关村有一个企业促进会负责信用评级,银行向企业发动贷款,环环相扣,各司其职,一方面使政府能够避免过多干预计划实施,同时保证专业的事专业机构来做,提高了组织实施的效率。

创新驱动

西安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王斌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我们确实应该不忘初心,但不忘初心也面临挑战。在当前的形势下我们既要做到符合国家的相关政策,又要给地方经济做贡献,还要实现高新区的创新发展。

今年2月初,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提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面对新形势,必须进一步发挥开发区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的作用,形成新的集聚效应和增长动力,引领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改革”、“创新”是《若干意见》中的高频词汇。

科技部原党组成员、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张景安认为,《若干意见》对高新区进行了指导,是国务院第一次全面肯定高新区在中国改革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而且提出要发挥排头兵的作用,这也是有压力的。

在广州高新区政研室主任陈永品看来,现在改革遇到了天花板,尤其是在体制机制上,国家经开区、高新区都遇到了这样的问题,要在体制机制上进行创新,再一次发挥开发区体制机制效应,特别是对开发区进行简政放权,体现开发区精简高效的管理体制。

重庆高新区创新服务中心副主任倪力有着类同的感觉。

他说,现在到了一个特殊时期,改革进入深水区,开发区建设也一样,甚至进入相对迷茫的区域。国家还是强调开发区的活力在于它能够精简高效的体制,小政府、大服务是推动高新区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高新区现在遇到的问题核心是创新治理。”王德禄说,文件出台,大家走两步,没有文件走不动。但创新驱动是国家高新区永恒的主题,方向就是集中精力搞创新、搞原创。

某方面来说,高新区所一贯强调的内核——创新,再次被加以凸显。按《若干意见》所言,创新驱动是高新区的下一步发展方向。

中关村管委会规划处处长夏文佳透露,传统以产业为主导的工业园区的形态,在中关村已经走不下去了,根本没有再发展的可能了。

他坦承,发展经济、产业,之前30年走的老路更多还是要素驱动,更多是依靠土地、政策供给和投资来驱动。在他看来,目前高新区要素驱动占了很大比例,创新驱动的比例还非常小。“我们自己反思,中关村、深圳、杭州这样的高新区内创新驱动比例比较高,但是其他的园区,尤其是新升级的高新区,园区内创新驱动比例还不是很高。”夏文佳说。

而要素驱动的路越来越走不通了,总有一天走到头,比如苏南园区,迫切需要转方式、调结构,转为创新驱动是必然,这条路比较痛苦。

夏文佳认为,如果高新区之前没有对创新驱动经济的布局,提前布局产业,到要素驱动走到头那一天,经济可能会大幅下滑。他希望各个园区借着《若干意见》的机会,坚持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若干意见》提出推动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支持开发区内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在有条件的开发区优先布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国家(部门)重点实验室、国家地方联合创新平台、制造业创新中心。

这在陈永品看来是为“高新区创新驱动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为高新区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也提供了政策依据。《若干意见》中提到“开发区要成为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和创新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陈永品对此感到振奋,这是对高新区今后发展的一个明确定位,可以推动高新区与国家战略进行更有效对接,可以向地方政府、省市政府争取一些重大项目。

国际化路径

高新区已走过近30年,其自身在变,所处的环境也在变。

翟立新提出了这样的一个“课题”:应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特别是现在大力发展新经济,如何重新审视和发挥高新区的功能和作用,以新的体制机制和相应的政策措施推动高新区实现新经济下的发展,在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发展中继续发挥领头羊或排头兵的作用?

在他看来,高新区总体来说核心竞争力还不够强,特别是好的产业在国际上能够有影响力、产业特色非常鲜明、或者产业集聚度非常高,这样的高新区相对来说还非常少。“现在有一些高新区在这方面有一些进步,但是我们感觉水平和发展的空间依然很大。”

实际上,高新区的国际化,正试图解答翟立新的“课题”。

《若干意见》提出,高新区等国家级开发区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突出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工贸易等产业特色,主动对接国际通行规则,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水平园区,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园区品牌。

中关村管委会国际化业务总监曾晓东表示,高新区国际化是大势所迫。他透露了一个数据,中关村2万家企业里面,发生了比较实际的国际化行为的,东西卖出去的,大概是10%,2千多家企业。这里面还有不小的空间。

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国际业务总监王明阳认为,国际化对于高新区是新一轮跨越发展的必然选择,是高新区新一轮发展的动力。

在他看来,高新区全面国际化的时机已经成熟,体现在高新技术产业已经初步具备竞争力、双创推动下我国的高新区已经成为全球最活跃的创新创业高地,以及国际化是高新区发展的一个内在要求。

他从研究的角度分析称,高新区国际化有三个版本,1.0是产品和服务的国际化,2.0是组织的国际化,3.0是要素的国际化,现在国内大部分高新区已经进入到了产品服务国际化,组织国际化和要素国际化三者并行的阶段。领先的高新区对于要素国际化,要素资源的配置能力的需求越来越明显了。

他进一步表示,中国现阶段,高新区国际化的核心应当是提高对全球要素资源的配置能力,而高新区国际化的有效路径是两个方向,高端链接和对外辐射。其中,高端链接就是整合全球的技术创新资源。

对高新区的定位走向,王德禄予以了更多阐释。

王德禄说,高新区已经不是过去战略新兴产业,而是新经济引领区。现已进入全球化新经济阶段,首先是分享经济时代,其次是平台时代、智能经济时代,这三个是高新区发展的新方向。

“新的阶段要产业上形成产业生态,从定位上高新区就是创新创业示范的生态。”他说,高新区里做专业化众创空间是根本,还要继续深化,因为和硅谷比,和美国比,还差得远。

能不能打造若干个世界一流的创新创业平台,王德禄认为这是高新区的根本,“高新区下一步干什么?有两个事。一是在“一带一路”上把以往的经验输出,二是去探索最新的产业发展和组织形式,不但引领中国,还要引领世界。”

不过,中国开发区协会高级顾问柳孝华认为,高新区是否已到了可以逐步走出去的程度,一定要慎重,首先要判断国际上对于高新区的需求究竟在什么地方。

他表示,高新区的国际化,并不要求园区去搞开发,而是园区到境外搞园区,高新区的功能是筑巢引凤,本身并不是投资商,更不是创新的主体。高新区需要研究的,是怎么把筑巢方面的一套经验搬到外面,而并非出去投资,实际上,企业会自动感觉到市场在什么地方?国际化在什么地方?投资者和创新的主体一定是企业。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