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健康峰会专题】孔栋:美国大健康产业发展现状

2017-05-19 20:30

5月16日,在经济观察报联合国药励展主办的“大健康+ · 新未来”高峰论坛上,塔夫茨大学医学院神经代谢实验室主任、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哈佛大学医学院FNL神经营养中心主任、波士顿肥胖和营养研究中心转基因动物和基因改造中心主任、云朵益生健康科技公司首席科学家孔栋先生以《美国大健康产业发展现状》为题进行了精彩的主题演讲。

1

孔栋

目前,大健康产业是我们国家一个重中之重的发展方向。当我们在讨论大健康产业的时候,它所涵盖的研发方向、布局、资本、投资以及保险,大多数时候都会把美国当成一个标杆。尽管欧洲和日本的模式也值得我们借鉴,但就目前的趋势来看,大家似乎形成了一个共识:我国健康产业的发展会越来越多地向美国模式靠近。说到中美健康医疗的差距,大家并不陌生。让我们先从一些具体的数据对比来开始谈谈。

存活率差异

大家都关心的癌症相关的诊疗。根据2015年美国CDC发布的报告以及中国癌症协会的调查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到,癌症五年存活率的平均数值在美国是66%,而中国差不多是30%。我们知道在美国和中国,肺癌都是致死率最高的癌症。肺癌五年存活率的美中差距有16% 比 8%。如果是早期肺癌,美国的存活率则可以达到70-90%,而在中国还没有准确的数据。对于女性高发的乳腺癌来说,美国的五年整体存活率在89%左右,早期患者治愈率已经可以达到98%。在中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增长得非常快,每年差不多有3-4%的递增,治疗上面也还不太尽人意,五年生存率还不到60%。对于男性来说,前列腺癌是很常见的一种癌症。美国对于前列腺的治疗跟中国的差距是非常明显的,前列腺癌在美国的五年存活率已经接近100%,即便是在15年左右的生存率也在91%以上。但是在中国,男性前列腺癌的治疗还停留在30%上下。这些数据只是众多数据当中的一小部分,但中美在健康产业上的差距可见一斑。

事实上,任何一种疾病背后的存活率,其反映的是医疗资源的发展现状。美国的癌症存活率高,但同样也有着创新技术集中、高额投资等背景。

如波士顿所在的马萨诸塞州,是美国乃至是世界上健康产业发展最快以及最完善的地区,也可以说是大健康产业发展的领头羊。在波士顿的城市周围有近两百家的生物科技公司,一百余所高校医疗机构,遍布波士顿周围的每一个角落,其中不乏世界上最顶级的医学院及制药公司。另外,在大波士顿地区有差不多1500种 不同阶段的在研药物,占整个美国在研药物的10%以上,全球5%以上。对于一个中小型城市来说,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绩。

2

美国的医疗资源

我们现在知道一个新药的产生,投入平均26亿美元,耗时十年。而在2014-2015年仅大波士顿地区被FDA认证批准的药品就有八、九种之多,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如果把波士顿作为我们大健康产业的一个缩影或者代表进行分析,就会发现除了这些跟制药、健康直接相关的产业外,波士顿实际上有着它的独特性,或者说无可比拟的一些优势。当然这些特点也就特别值得我们关注和学习。比如说密集的医学院校包括哈佛大学医学院、波士顿大学医学院以及塔夫茨大学医学院,顶级的医疗机构及医药从业人员,政府、企业、及资本高强度的支持力度等。

归结来说,我想简单的把它叫做I-BOSTON。实际上I代表了很多意思:其一,也是最重要的,是INNOVATION,即创新或研发,这是保证医疗健康产业不停发展的原动力。INNOVATION最原始的创造力在哪?我想是高校和研究所的实验室,也就是说健康产业的发展跟高校的科学研究是密不可分的。比如干细胞技术、基因编辑技术、精准医疗技术,实际上在它们还没有被正式发表出来之前,甚至只是在原始萌芽状态的时候,就已经被很多具有前瞻性的科学家,或者健康产业的管理人员、投资者们所发现并进行推动。

作为波士顿健康产业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动力,创新的根本,也就是第二个I,是INTELLIGENCE。INTELLIGENCE 即智力资源,或者也可以理解为人才。

第三个I是INVESTMENT,即持续不断的投入,甚至说是一种巨大的投入,来自于各方面的投入,包括资金、资源、人才、环境、文化和教育等,缺一不可。

第四个I是INTERNATIONAL,也就是说不能局限于当地,而要把不同国家的资源,不同文化的优势,不同产业的应用,以及不同地区的市场通过国际化大合作的策略结合在一起。

那么最后一个I是INTEGRATION,代表着各类资源的整合。

我个人的研究集中在代谢和糖尿病方面。糖尿病作为现代病和慢病的代表,在我国已然泛滥,现阶段初步估计约有1.5亿人。由于亚洲人的遗传特征,糖尿病在我国的发病率相比于其它国家还要更高一些。作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如何治疗、甚至是如何治愈,一直是我的研究方向。最近几年,新技术平台的应用让许多的研究变成了可能,也让我意识到我国医疗健康产业实现 “弯道超车” 宝贵的发展机遇已经来临。我们期望我国的大健康医疗产业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可以提前布局,实现突破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