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健康峰会专题】王杉:明日医疗-互联网时代医院之机遇和挑战

2017-05-25 14:45

5月16日,在经济观察报联合国药励展主办的“大健康+ ·新未来”高峰论坛上,中国医院协会副会长、医学博士、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外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原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原北京大学国际医院院长王杉先生以《明日医疗-互联网时代医院之机遇和挑战》为题进行了精彩的主题演讲。

1

王  杉

今天我们要讲的是明日医疗。之所以说是明日医疗,而不是未来医学,是因为明日医疗意味着无论从技术方法,还是理念疗效都已经能够体验到了,但是由于相关的政策、政治文化等原因,不能让更多人在当下享受到,所以称为明日医疗。无论哪个国家,最顶尖的科技发展计划,一定跟生物医学相关。这不仅是最顶尖的,也是最难的、最有用的。因为我们不论做什么,最终服务的就是个体的人。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助力明日医疗

作为医院的服务端,刚解放的时候,我国平均期望寿命是35岁,到今天已经变成76岁。很多人认为医务人员在其中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从人均期望寿命来讲,卫生服务实际上只占了8%。过去的医疗行业,关注的是金字塔尖上的这部分病人,实际上现在75%以上的病人是属于人们常说的慢病或者亚临床状态,就是俗称的亚健康人群。另外,还有大概15-20%的人群是所谓的健康人群。不论是亚健康人群还是健康人群,都需要进行健康维护。

互联网时代给我们带来了这样的机会。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重构医疗健康服务技术带来了新的契机和基础。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促进医学本身的发展。我们可以更全面、准确、实时地获得关注人群的资料。这就为进一步探索和发现疾病的发生、发展、转轨的规律,以及精准医学个体化医疗等带来了新的契机。第二,改变现有医疗服务模式。换句话说就是改变了过去生病就必须到医疗机构去的医疗服务模式。对医院来讲,医疗质量和病人安全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由于有了互联网带来的新技术,我们有可能实现前瞻性的健康管理和病中的居家照顾。

明日医疗将会以什么状态出现?我个人认为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因为机器人等人工智能的应用,医院的建筑结构和服务流程都会发生变化,人工智能对医护的助力一定会越来越多,也将更加人性化。医院的围墙一定要打破,健康管理跟医疗服务进行有效整合,才能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之间形成一种以病人为中心流向的整合服务体。

打破医院围墙这件事确实已经可以实现了。比如实景医学,就是在自然的状态下进行疾病和健康的数据采集分析乃至干预。比如打呼噜、呼吸睡眠暂停,现在病人还不得不以月为单位,预约到医院的睡眠实验室睡一晚上,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所采集的数据的客观性是值得质疑的。一旦实现社区和医疗团队之间真正实现职能互补,病人就可以在家里进行实时监测。所有的信息可以在一级社区、二级医院乃至三甲医院的团队之间共享,做到及时、自动地进行预警。

目前,我们的急救系统已经能够实现病人未到,信息先行。从事故现场到转运过程中,所有客观和主观的数据都可以共享,为病人的转诊提供了便利和保障。此外,将用于诊断的AR技术应用到外科手术中,比如手术前把输尿管的走形,用各种方式收集起来。外科医生在手术中戴上AR的眼镜,就能准确得知什么部位可以有输尿管,就能在手术过程中减少不必要的损伤。毫无疑问,上述的这些技术应用,为健康、外科手术等带来的变化是革命性的。

2

王  杉

新技术应用的机遇与挑战

有人说人工智能比一个有执照的皮肤科大夫诊断的准确率还高。我认为到目前为止,人工智能在某些局部领域可能会显示出它的强势,但还有很长的道路要探索。

对于医院整体来讲,我们过去传统医院的信息系统,其实缺的是后台的业务流数据流,财务一体化的管理体系,更缺的是商业智能。而现在的信息使得我们真的是可以精细化地管起来,全流程地管起来。对于所有的设备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包括院区房屋。以北大人民医院为例,当时就有3422间房间是需要上锁的,也就是说要做绩效评估,不做清产核资,就没法来做绩效,所以当时我们在做房屋空间的监测等一系列工作,也就是说通过HRP实现资产的全生命周期的闭环管理。从教学的角度讲,比如VR、AR、MR,我个人可能是要把VR跳过那个时期,然后AR就是在真实的背景里头产生虚拟的环境。最顶尖的,将来最有用的是MR(混合现实),在真实的背景下产生虚拟影像,还可以跟你进行交互,这是将来对于医学教育的一个突破性进展。

现在有这么多数据天天都在产生,我们能否做到共享?很遗憾,到今天为止,国家没有强制性的医疗信息国家标准。有没有国家标准?有,但不强制,所以现在很难做到共享和互联。另外,与精准医学一样,可能要防止大数据新一轮的浪费。大数据是有专门的硬件环境,专门的系统软件,专门的应用软件,它所适用的至少是BP级以上这样的数据应用。

其实大数据不是我们传统的适用范围,不是我们传统的那些结构化数据,它最适用的是非结构化数据,例如影像和全文检索,这不是我们过去讲的结构化,而且这种数据它所产生的规律可能会颠覆我们传统的结构化数据所产生的一系列成果。另外,从我们做蓝卡开始,实际上一直在提基于国人数据的预警、预测模型,到今天为止仍然还没有解决。

另外,相关的医政、药政技术标准运营模式也面临了很大的挑战,特别是最近刚刚颁布征求意见的关于互联网的管理办法,实际上专家已经呼吁好多年了,一定要先有相关的规矩,没有规矩,没有法规性文件,受伤害最大的不是所谓的投资人,而是病人。

关于数据安全,如果把去身份化做好,我们每个人的健康和医疗数据在第一时间就会成为人类共同的财富。现在用各种各样的办法做数据安全一定是有缺陷的,所以大家需要关注数据的去身份化。当然还有一系列我们现在讲的移动设备本身的客观性,这里说的不是时尚产品,而是医疗产品,即移动医疗诊断和治疗的产品。它的客观性、标准数据现在也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当然还涉及到了知识技能依赖型的相关数据的一系列规则,应该说我们国家在这个领域跟世界几乎同步在走,但是我们要分析我们的优势在什么地方,我们区别于别人的优势是什么,这样才能够实现我们有一天在世界上的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