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 | 写在第四次大督查到来之前:“利器”出鞘应推动改革

社论2017-06-03 11:16

(图片提供: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报 社论 始自2014年的大督查已经成为一种年度“新常态”。上周,国务院按照预定的时间表启动了第四次大督查。此时,2017年刚刚走过五个月,中国经济延续了稳中向好的趋势,但若干经济指标略有回落。一些分析师预期中国经济增速可能小幅回调甚至二次探底。督查被视为抓落实、促发展的“利器”,这时候利器出鞘,其中意味值得深究。

回顾过去三年的三次督查,稳增长的主题贯穿始终,具体到每一年,督查重点各有侧重。这一次决策层将防范重点领域风险列为督查的五大重点之一,在目标任务的排序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被摆在了第一位——过去几年保持经济平稳增长都摆在第一位——或许正可以说明多目标之间的微妙关系。

今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开门红,各项核心指标亮眼,但在全球经济仍然疲弱,世界主要经济体政策面对重大变局之时,中国经济回暖的基础仍需稳固。2016年一度出现急速下跌的民间投资,今年的表现可以用恢复性增长描述,一些积极因素还可归因于去年三季度结束的第三次大督查。也正因如此,第四次督查必然会着力于进一步夯实增长基础。我们预期,这次督查力度应该不会弱于去年,甚至强度还可能更大一些,尤其在对风险点的关注上。

但是适度扩大总需求被摆在了第二位,这种排序的变化传递的信息再清晰不过——扩大内需的关键仍在于投资,决策层没有意愿通过大手笔上项目的方式换取更高的增长数据,当然这也符合中国经济的现实。对于进入新常态的中国经济来说,仅仅依靠大规模投资,投入产出比可能会变得越来越不经济。与前些年相比,相同的投资规模无法拉动同样的经济增长。

也正因如此,推动落实前期敲定的扩内需项目当然是督查组任务之一,但其眼界不会仅仅停留在各地方的当期“财报”上。应该注意到,稳增长主题不变,故事的主线却在悄悄演进,这就是更快地实现新旧动能的转换。这种转换不会立竿见影,关键是要靠市场机制,在过剩产能出清的同时,让那些代表着新动能的新产业、新技术、新商业模式成长得更快一些。这一过程还交互着新旧动能的对接和融合进程。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基础设施,没有一个产业能够视若无睹,无论是“互联网+”或者“+互联网”,目的都是要把自己变成新经济的一部分。

如果说通过各种督查手段,保证规划的投资落地,更像是一种物理反应,新旧动能的转化就是化学反应。这种化学反应的发生,取决于市场的内生动力是否被激发,各种有利于产生化学反应的元素是否成功自由组合,进而实现质的改变。就地方官员而言,更重要的是理解这样一种反应机制,并为这种反应的发生创造条件。

问题是,要怎样才能对此做出恰当的评判呢?考核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各项任务进展情况,比较好评判的是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这也有短期绩效考核的意味,但不完全代表一个地方经济的成长性,也不大好与政策效力的发挥、改革红利的释放划等号。更何况这些年也屡有“数据出官,官出数据”弄虚作假的情形。就像单纯以当期业绩判断一家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很可能犯错,我们会研究这家公司产品和服务的护城河有多深,以及其研发能力乃至公司治理。市场不乏公司短期业绩不错却无法熬过一个完整经济周期的案例,导致它们失败的因素藏在可以量化的指标之外。

当我们说督查是抓落实、促发展的“利器”时,我们应该是在说,数据当然重要,但是数据之外这些无法量化的因素同样重要,是这些因素决定了那些亮眼的数据是否可持续。在今天的中国经济图景中,这意味着更健全的法治和市场机制,意味着官员们保持对市场敬畏的同时,深刻理解政府应该扮演的角色——懒政怠政和不作为的反面,一定不是政府无所不能,以及基于这种信仰的频频越界和对市场的粗暴干预。一个多月后,督查组将奔赴各地,相信他们对此有着更为深切的认知。即使如此,我们也愿意对那些“钦差大臣”进一言:指标之外,请多关注指标实现的方式;数据之外,请更多关注改革,多关注改革议程的推进。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