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性增长需要更有推动力的改革

李静2017-06-28 18:51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网 记者 李静 6月27日,来自于90多个国家2000多名各界精英出席了在大连举行的夏季达沃斯论坛,围绕本届议题,共同商讨“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实现包容性增长”。

包容性增长这一概念,最早由亚洲开发银行在2007年提出,其意在于寻求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与单纯追求经济相对立,倡导机会的平等增长。

该词的提出与肯定,是中国经济又一次基调性变革,恰恰也是中国面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产业调整时期的关键药方。中国经济目前遭遇的问题,一方面是长期走的粗放型老路再也难以为继,国内经济面临新旧动能转换,但随着变革转换的深入,产生的一系列诸如就业、医疗、区域公平、贫富差距、公共产品供应与分配等矛盾越发突出。另一方面,世界经济在艰难复苏,国际形势较之以往发生了重大变化,国与国之间发生的贸易摩擦有明显增多趋势,各国之间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正在进一步增加。因此在这种形势下,中国对世界提出的“包容性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李克强在本届达沃斯论坛上明确指出,“与以往的工业革命相比,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实现包容性增长,具有更大的可能性。因为以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为代表的新一轮工业革命,不仅创造了新的供给和需求,大大拓展了发展空间,也给各方带来更多平等参与的机会。”

从李克强的讲话中可以看出,包容性增长需要通过改革来解决在经济换挡和转型期出现的公平性问题,尤其是机会公平。每一次产业革命的变革,必然伴随着产业迁徙,新旧产能的转换,相应而言区域经济分化也会随着经济变动不断加剧,中国幅员辽阔,各区域之间的地理位置与资源本就不同,以东北为代表的老旧工业区与浙江、广东等第三产业较为发达地区的经济差距正在不断扩大。伴随着去产能的进一步深入,有关钢铁和煤炭等重资产、重产能的问题日益突出。阵痛之下,必然会衍生出大量就业问题,下岗职工如何安置、医疗保障能不能进一步跟上?新产品、新技术的从事人员与原有从事重工业劳动者在面对收入差距方面会不会引发新的社会问题?这些都在考验着执政者的智慧。

中国要实现包容性增长,首先要妥善解决好区域发展不平衡和行业分化引起的收入分配问题。包容并不意味着政府要一味地为落后产能和生产力进行托底。反而应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用更强有力的手腕在一些旧有的行业及区域进行产能淘汰和升级,坚定不移的去除僵尸企业。只有这样才能让中国新经济重新焕发生机。

所谓的“包容性”不该也不会连旧有、落后的体制和生产方式一同进行包容,政府必须有勇气,有魄力面对产业升级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同时,在面对换挡期可能出现的情况,坚定不移地推进医疗改革、住房、社会保障的改革,在此基础上出台创新、包容的托底性政策,为旧动能的出清和转换营造更好的市场环境。

以东北地区为例,以往东三省把更多的资源集中在了重资产、重工业项目,然而随着新旧产能转换的深入,对于长期依赖靠天吃饭的矿产资源、钢铁企业而言,等待的只有重组,变卖资产的命运,另一方面国有企业不思进取,在面对新形势下,不转变思维,积极谋求转变,还依靠以往的模式发展企业,客观上也造成了东北经济的一蹶不振。目前当地政府已经意识到该问题,通过出台各项政策扶植当地经济,特别是对新兴的创业公司,针对以往融资难,扶植力度小,现在的辽宁政府正在实施电子商务等四大工程建设项目,计划于今年引进1000家电商企业及服务电商,来带动当地电商科技行业的快速发展。同时在促进就业方面,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使旧产能淘汰下来的工人能够在短时间内重新实现就业、创业。

实现包容性增长,意味着要鼓励和拥抱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带来的革命性变革。新经济颠覆旧有技术,催生出经济新模式。在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中,分享型经济让成本变得越来越微不足道。众创、众筹在蓬勃发展,互联网+与人工智能的应用,正在生成新的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6月21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就以微信举例,“如果仍用老办法去管制,就可能没有今天的微信了!”同时,他要求政府部门对待各类新业态、新模式要有“包容审慎”的态度。

包容性增长意味着政府要不遗余力地发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这些新技术、新业态、新经济提供者——创客群体提供更加宽松良好的市场环境。俗话说:政府管的少,即意味着政府管得好。政策制定者们在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的同时,还要彻底解决地方政府少作为和不作为现象。这不仅是包容性增长的需要,也是中国经济重新恢复活力的现实性、迫切性需要。此外,还要进一步加快国企国资改革,打破垄断体制,让更多的新生血液加入到市场中来。

在国际贸易方面,包容性增长意味着中国要以更加开放,积极的心态促进全球一体化发展,为中国及其外资企业提供更具包容性的市场环境。目前国际形势不断低迷,全球充满着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国与国之间发生的贸易摩擦有明显抬头的倾向。中国在加入WTO的十年后,应有的市场经济地位始终没有得到认可。6月李克强总理出席中欧领导人会晤时,有关联合公报最终流产就足以证明西方国家对于中国的芥痕仍然没有消除。同时美国、欧盟国家不间断地对中国某些领域与行业发起反倾销、反补贴的贸易调查,一些在华的外商也在纷纷抱怨中国的营商环境与受到的不平等待遇,这些都要求中国在促进多双边贸易方面做出进一步改革,出台相关鼓励措施,加快市场准入,努力构建一个更加安全、透明、公平的经营环境,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来华进行投资。

可以预见的是,结构性改革必然是个艰难的过程,涉及的利益也是错综复杂,所以这就意味着中国在推进改革的同时,要为其留有足够的时间与空间。但实现包容性增长并不意味着要无限放大包容。对中国这么一个庞大的经济体而言,有关经济领域进行的革命,从来就没有任何感情色彩可言。只有加快自身变革,为产业升级赢得换挡空间,为民营企业、国有企业,特别是更多的创业者营造更多地公平机会,为外资企业提供更加包容,透明的经营环境才能有所谓的包容性,而实现这一切的前提就是坚定不移的推进改革。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大科创新闻部记者
长期关注教育、财经领域。新闻线索请联系lijing@ee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