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雾双熊”跌停:公募日亏5亿 机构出逃避险

洪小棠2017-07-15 17:08

经济观察网 记者 洪小棠 备受关注的“神雾系”个股——神雾节能和神雾环保继周一“闪崩”之后再出“险情”,截至7月14日收盘,两股同时上演双“熊”跌停。神雾节能跌停价收于28.96元,全天成交3.24亿元; 神雾环保跌停价收于24.16元,全天成交5.63亿元。

数据显示,机构纷纷抛售神雾系个股。截至7月14日,神雾环保卖出金额前五席位中,出现了三个机构,合计净卖出5884万元,占全天成交金额10.45%;神雾节能卖出金额前五席位中,两个机构合计卖出4715万元,占全天成交金额14.55%,一机构席位买入该股897万元。

按照一季报公募基金持有神雾系股票数据且假设持股均未改变,则估算公募7月4日在神雾系上浮亏近5亿元。

本周以来,神雾环保股价跌去近25%、神雾节能股价跌去近20%。

百余只基金惨遭拖累

不仅如此,这两只个股还“拖累”了一大波基金,据Wind资讯的数据,截至2017年一季度末,持有神雾环保的公募共33家,基金103只,持股总市值38.93亿元;持有神雾节能的则分别有11家公募基金,33只基金,持股总市值19.48亿元。

其中,华夏基金旗下10只基金持有神雾节能,持有股票合并数量2657万股,占流通A股比例12.03%,其次为广发基金,合并持有844,91万股,占流通股比3.83%。此外,还有宝盈基金、鹏华基金、中邮基金、国海富兰克林基金、大成基金、嘉实基金、申万菱信基金、光大保德信基金、国联安基金等公司旗下产品持有该只股票。

而神雾环保也被华夏基金旗下14只基金持有,合并数量5631.35万股,占流通股比7.82%;鹏华基金旗下11只基金同样持有合并数量1107.83万股,占流通股比1.58%.;其同时被广发基金、中欧基金、长城基金等数十家公司旗下基金持有。

记者根据一季报测算,各家持有神雾系两只个股的基金产品或许均损失不小。其中,华夏基金持有最多,旗下产品共计持有该两只个股8288.71万股,假设其维持这一持股,按7月14日跌停价计算,华夏基金单日浮亏约2.18亿元。其次为广发基金,旗下产品共计持有该两只个股1871.62万股,这一持股数单日浮亏约为5505万元。紧随其后,鹏华基金旗下产品共计持有该两只个股1601.32万股,这一持股数单日浮亏约为4837万元。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基金共持有神雾环保约1.21亿股,共计持有神雾节能5101万股。假设至今持股数未变,则粗略估算基金持有神雾环保与神雾节能当日亏损分别约为3.24亿元和1.64亿元,持有神雾系两只个股的基金单日共浮亏约4.88亿元。

一位公募人士称,“我们在公募里面持仓并不算多,从5月25日第一次跌停就能看出来,我们净值大概千分之5到千分之8,因为当时大盘也在下跌,所以对我们的影响没有很大,但是二季度也是有所减仓的。”

上述公募人士表示,神雾系与其沟通很多,也非常了解该公司,“我们认为这不是一家'骗子'公司。其收款确认都是有合同保证的,做不了假,所以我认为本质上是没有问题的。我们减持一部分就是出于避险的考虑。”上述人士表示。

另有华南某基金人士对记者表示,公司旗下持有神雾系的基金产品在二季度亦有部分减持。

质疑与问询

回溯5月25日神雾系第一次出现跌停,是由于某自媒体在前一天发文质疑神雾环保通过关联交易获益、神雾节能毛利率偏高和境外客户收益占比较大,且怀疑境外客户的还款能力。25日当天,神雾系两只个股双双以跌停收盘,并于次日宣布停牌。

尽管神雾系有一批机构“铁粉”努力为其“正名”,但其在年报时遭到监管层问讯也是不争的事实。问询涉及9大问题,包括神雾环保全资子公司洪阳冶化与包头博发的股权结构变化情况及交易价格是否公允,目前控股股东中磁资管的股权结构,是否存在关联关系;前五大客户营收占比高达95%,是否其中还存在关联问题。以及神雾节能存在营业收入来源较为集中的问题,包括2016年神雾节能收入主要由印尼大河项目和金川项目的收入构成,占比分别为73.66%和19.66%等问题进行问询。

其中,在回复中,神雾环保表示,2016 年 11 月,神雾资源向中磁资产转让包头博发 90%股权,股权转让价款为 0 元。本次股权转让后,神雾资源的持股比例为 10%,中磁资产的持股比例为 90%。2017 年 3 月底,神雾资源再次向中磁资产转让包头博发 10%股权,股权转让价款为 644 万元。本次股权转让后,神雾资源不再持股,中磁资产的持股比例为 100%。

而对于前五大客户营收占比高达95%,是否其中还存在关联问题,回复中称,随着公司创新工艺的市场认可度逐步提升,公司已与内蒙古双欣节能科技有限公司签署了合同金额达 31 亿元的工程总承包合同、与大型国企新疆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达成合作意向。上述企业均与公司不存在任何关联关系。

财富与资产管理部记者
关注基金、证券、资产配置、上市公司、金融创新等领域。擅长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