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太多套路不够用了

严杰夫2017-07-17 11:49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报 严杰夫/文 近期,大象公会创始人黄章晋连续发了三条长微博,质疑网易旗下的“浪潮工作室”涉嫌“洗稿”甚至抄袭。他愤慨地表示,“大象公会的文章像盖房,不依赖灵感和文笔,靠的是大量智力劳动的积累。这或许为照着它自己重盖的模仿者提供了便利。”

不过,“浪潮工作室”并不买账,于同日就在公众号上发表长文回应指责。“浪潮工作室”并没有否认其刊载的文章,有“模仿”之嫌,而是直接列出为何两家平台会出现大量类同文章的原因。令人惊讶的是,在最后,“浪潮工作室”出乎意料地撕开了新媒体内容创作的一个“惊人真相”:“大象公会的文章确实像盖房,但是靠的不是大量的智力劳动积累,而是靠大量的体力劳动搬运工……说白了,大家都是大自然的搬运工。”

可以说,读到这里,我的内心当时是发出了“一声叹息”的。因为,这两个自媒体在争辩的过程中,却不经意间“曝光”了新媒体内容生产的“秘密”,这毫无疑问是又一次地给当下的内容创业者带来了“重重一击”。

回头来看,黄章晋的指责和愤恨可以理解,而浪潮工作室的回应似乎也有道理。但我们却必须看到,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冲突一幕,还在于绝大多数新媒体平台的内容生产方式。

笔者曾有机会给几个自媒体平台供过稿件,其中也包括一家国内十分出名的“知识服务商和运营商”。因此,对于这些自媒体对内容生产的要求,笔者也有着直接的体会和感受。

就拿那家知名的“知识服务商和运营商”来说,它在约稿之前,对稿件有着明确的要求。以一篇书评为例来说,它并不希望书评人真的去对书籍本身进行评价,也不希望有太多的观点发挥,而是要求作者能够找到与书相关的任何有趣的故事,然后重新用自己的话向读者复述一遍。从这个角度来看,它并不需要供稿人真的对书本身有着深刻的理解,甚至于都不需要供稿人对书本进行过通读,它要的只是一个有趣的故事,以此来唤起读者对作品的兴趣。

而另一家自媒体平台,则对供稿人有更为“精确”的要求。它的编辑在第一次和供稿人沟通时,就会发给供稿人一份详细的稿件框架,里面标明了稿件的每一段应该如何写作。因此,尽管这一平台的供稿人来自天南海北,可能平时的写作风格也差异巨大,但在这样的“约束”下,竟然提供出来的成稿可以在风格和行文上有着惊人的相似。

从某种程度来说,当下的自媒体内容生产带有明显的模式化和结构化,这种背景下生产出来的稿件,出现主题甚至于内容上的类同和冲突,自然也就不奇怪了。“流水线上生产的商品”本来不就是大同小异的吗?其实,对于这一点,黄章晋自己也并不否认。在今年早些时候,他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曾表示,大象公会的内容生产是“标准化的”。他说,“除了选题有一个判定标准,在传播上也有一个更好传播效果的判定”。

而这样的内容生产模式,如今似乎已经成为大多数自媒体平台所选择的方向。于是,标准化的创作,自然就让许多自媒体拥有了自己的“ISO9000管理体系”——标题如何取、开头怎么写、结尾如何收,一切的创作都有了“标准”在“规范”,写作者只需要“依样画葫芦”,按照“标准”生产就行。所谓的作者,在今天不过就是另一种形式的流水线工人了吧。

当然,我并不是要全盘否定“结构化写作”或者说“标准化写作”这一模式。这种模式确实是许多自媒体创业者在长期实践中,摸索出的适合新媒体时代的一套写作方式:它可以更快速和有效地生产出符合读者需求的内容,也可以更快地回应当下的热点事件,也是工业化时代里媒体行业发展的必然阶段。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模式的一个最大缺陷就是它不过是不断地在将老旧的知识和信息,按照自己的需求重新拼接而已。它本身无法生产出真正的信息和知识。所以,当所有媒体平台都开始选择这样的创作模式时,那么我们这个看似“信息过载”的时代,其实最终提供的不过都是“白噪音”而已,而背后建构起来的却是一个极为讽刺的“信息缺乏”时代。

回头去看,与其说黄章晋的愤恨是像他自己所称,要归根于“浪潮工作室”的“洗稿”,还不如将其看成是黄章晋对“浪潮工作室”暗下挑战的一种应激反应,其本质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危机感。正如《纽约时报》的比尔·科瓦奇所指,与过去的媒体所处的“信我”时代相比,现在的媒体处在“秀我”的时代,黄章晋的“秀”受到了其他挑战者的“侵入”,内心自然会产生愤懑和抱怨。至于谁更值得被“信”,在这里却不再重要了。

我想,这才是对于所有的媒体人、评论人最悲哀的一幕!也是对所有读者来说,最悲哀的一幕!

在这场争辩之中,我们早已无法找到威廉·曼彻斯特的“光荣与梦想”,而只能寻到乔治·瑞泽尔笔下那个表面荣光的“消费圣殿”——新闻不再被看作是历史,信息也不再被看成是知识,它们都只是读者的“快速消费品”而已。

所以,我倒是想提醒作为“关键意见领袖”的黄章晋们,去看下另一位《纽约时报》的记者——盖伊·特里斯的文章。他写过建桥工人,也写过老式广告牌背后的灯泡操作师。在他那里,“每个匆匆行走在城市中的人,都有一身故事”。特里斯的文章和选题,有自己的“模式”和“结构”,但很显然这种“模式”和“结构”是真的很难被模仿。

这样来看,曼彻斯特在几十年前就劝说我们,“掉转船头,逆时代潮流而行,不间歇地向过去驶去”,还真的有几分道理呢!

(作者系新媒体从业者)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