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手告别“老经济”,先看脚下的路

李晓丹2017-07-27 17:28

 经济观察网 李晓丹/文 这是一个不曾出现过的情况:复苏与风险并存成为对经济的共识判断,但是更多的经济学家和创业者讨论的是有没有进入“新经济”。

这样的讨论或者看不清,对于经济动能转换过程中的中国是必然和必须的过程。争论之余,还是要搞清楚,中国要的“新经济”到底是什么,“老经济”与“新经济”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

“新经济”一词最早出现在1996年的美国《商业周刊》上,这份商业杂志给“新经济”提出的概念是,其主要动力是信息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浪潮——上世纪90年代的美国经济出现了二次大战后罕见的持续性的高速度增长,在信息技术部门的带领下,从1991年4月开始,美国经济增长幅度达到了4%,而失业率却从6%降到了4%,通胀率也在不断下降。

中国对“新经济”的关注则是来自于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博鳌亚洲论坛上做的主旨发言,总理提出各国要顺应全球新技术革命大趋势,推动以绿色能源环保、互联网等为重要内容的“新经济”发展,占领未来发展制高点,提升产业和经济竞争力。

与上世纪的美国版的“新经济”相比,中国对“新经济”的动力给出了更为广泛的定义,除了互联网还有绿色能源等。再回到2014年的中国经济,当年的经济增长目标设定为7.5%,并且普遍预期2015年的经济仅仅会略高于7.0%。而在经济增长目标之外,中国经济还要面对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以及从房地产投资拉动中逐渐抽身,而经济摆脱投资拉动只能尽快寻找到新的增长动力,这个动力毫无疑问就是产业升级和扩大消费。

实际上,中国经济的迫切转型可以从近些年不断涌出的经济热词里窥见一二。尤其是以2008年为时间节点来看,“硬着陆”“触底”“新常态”“挤泡沫”“去杠杆”……几乎每隔半年就会有一个新的词汇成为中国经济的核心词汇。当然,所有的经济热词都是围绕着一个重点,那就是中国需要“新经济”。李克强总理的讲话,再次明确重申了这一点。

经济新旧动能的转换进展如何?

与宏观数据常常落后于微观指标相比。,逐渐分化的微观数据这次可能没那么灵敏了,因为经济学家和企业家都觉得,微观数据和宏观数据难以一一对应。以往的PPI、信贷总量、黑色价格、就业甚至是房地产的销售记录,都不能够完整地反映出经济的真实体貌。但反过来看,如果经济正处于新旧动能交换的阶段,识别“旧经济”和“新经济”反而更简单了,就是看什么时候微观和宏观数据真正对得上了。

或许,要挥别“旧经济”,还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所以对于超预期的宏观数据应该保持冷静。最近两个比较热的宏观数据就是GDP增速6.9%和工业利润处于三年最好状态。如果说二季度GDP再次与一季度持平有所超出预期,那么工业利润的上涨则是毫无悬念。

为制造业提供了有力支撑的领域是:制造业创新、智能制造、绿色制造、高端装备制造,而从政策层面来看,去产能和产业升级才是制造业得以利润回升的关键筹码。去产能让行业得以出清,企业资源得到整合,产业升级让那些存留的企业可以获得更稳定和充裕的利润。所以,在分析制造业利润回升的原因时,不能只盯着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溢价效应,也应该看到行业结构改变的内在因素。

当然,不可否认,在这一轮的去产能和产业升级过程中,占据了更多资源和融资便利的企业,会更为容易享受到整体行业出清带来的红利。所以,制造业利润改善,并不能意味着工业领域的升级完成了,这仅仅是去产能的一个初期表现。

再回到“新经济”与“旧经济”转换,也不能一刀切。升级了的“旧经济”就是“新经济”,“新经济”也不是完全另起炉灶,全部建立在单一的互联网或者服务业之上的。新旧之间有替换,有重整,也有就地升级。

在宏观数据与微观数据还没能完全对应上的情况下,我们可以为“新经济”的模型初具鼓掌,也要给“旧经济”退出留出时间,给出更多路径。经济可以有新旧之分,但经济发展动能转换不会一蹴而就,

挥手告别“老经济”,先要看清脚下的路。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宏观经济研究院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