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史上的第一女明星俞珊

张耀杰2017-08-19 02:19

张耀杰

2008年9月3日,我曾经在《南方周末》发表过一篇专栏文章《戏剧史上的俞珊与蓝苹》,由于当时没有太多人注意俞珊其人,相关的史料文献还没有浮出水面,文章中关于俞珊和赵太侔婚恋故事的叙述,今天看来是不够翔实和确切的。

今年是中国话剧诞生110周年,我所在的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整理出版了《历史回放舞台辉煌:中国话剧诞生110周年纪念图册》,2017年7月28日还要在国家大剧院举办为期20天的“中国话剧诞生110周年纪念展”。在整理相关文献档案的过程中,我有幸目睹了中国艺术研究院珍藏的几张俞珊的演出剧照,由此触发了另写一篇考证文章的冲动。

俞珊早年的演剧经历

根据已知的史料文献,俞珊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市),1908年生于东京,其父俞大纯当时正在日本留学。

俞珊早年长住在上海、南京,1924年随母亲卞洁君搬到天津,进入南开女中读书。国民党北伐胜利后,俞大纯举家南下,俞珊进入上海国立音乐学院学习。1929年,21岁的俞珊经田汉、张曙介绍加入后期南国社,田汉专门为她排演了英国唯美主义作家王尔德的名剧《莎乐美》。剧中的莎乐美是个年仅十六岁的妙龄美女,由于向约翰求爱被拒,愤而请希律王将约翰斩首,然后把约翰的首级捧在手中亲吻。以这种血腥方式拥有了约翰的莎乐美,因此变成了变态情欲的象征。

1929年7月6日晚上,《莎乐美》作为南国社第二次南京公演的重点剧目,在金陵大学的礼堂里隆重上演。当年的《中央日报》记者唐绍华在《文坛往事见证》一书中介绍说:“女主角俞珊全裸穿着珠罗纱半透空之长袍,在照明灯直射下,胴体毕现。俞珊更以呻吟似地轻呼道:‘约翰,我要亲你的嘴,你现在还能拒绝了我吗?’如此诱惑,有多少观众,能不被吸引!田汉也说,莎乐美的演出,还促成了一个半的好事。一个是,蒋光慈(光赤)与吴似鸿的结合;半个是,徐志摩和俞珊的谈爱。”

关于南国社友俞珊,晚年吴似鸿的回忆是:“会弹钢琴,会唱京戏,又会讲英语,性格开朗,身材丰满,脸相美丽。”

1929年7月12日晚上是南国社第二次南京公演的最后一场。与以往一样,每一次公演结束都是南国社同人分道扬镳乃至生离死别的重要关头。被田汉称作“有金色眼晴”的“我们的莎乐美”俞珊,“因为她的令堂不高兴她演那高等青年以为太肉感的莎乐美”,被勒令留在了南京家中。

事实上,俞珊虽然被父亲俞大纯暂时留在了南京,她并没有因此脱离南国社。半个月后,俞珊又出现在南国社第二次上海公演(1929年7月29日至8月5日)的舞台之上。

1930年,俞珊在南国社第三期公演剧目《卡门》中扮演热爱自由富于反抗精神的吉卜赛女子卡门,再一次引起轰动效应。媒体认为“俞珊演得热情泼辣,十分动人”,称她是“一位肯定了人生而不追求梦境的现代女性。她表演《莎乐美》那样勇毅坚固的性格,她也表演过《卡门》那样的风骚放荡,使大都会中的青年对她景仰与狂热。”

在中国话剧史上,俞珊并不是第一个登上话剧舞台的新女性,却是在话剧舞台上赢得较高声誉的第一位女明星。

俞珊与赵太侔的婚姻传奇

1930年8月,国立青岛大学正式成立,梁实秋接受山东大学校长杨振声的聘请,离开上海出任青岛大学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馆长。在他随后与徐志摩的来往书信当中,俞珊是两个人之间绕不开的重点话题。

1930年10月24日,徐志摩告诉梁实秋说:“莎乐美公主不幸一病再病,先疟至险,继以伤寒,前晚见时尚在热近四十度,呻吟不胜也。承诸兄不弃(代她说),屡屡垂询,如得霍然,尚想追随请益也。”

11月底,徐志摩给梁实秋写信说:“俞珊病伤寒,至今性命交关。”

12月19日,徐志摩又给梁实秋写信说:“俞珊死里逃生又回来了,先后已病两个月,还得养,可怜的孩子。”

1931年2月9日,徐志摩又在写给刘海粟的书信中辟谣说:“俞珊之说,无稽之至。俞珊大病几殆,即日去青岛大学给事图书馆,藉作息养。”

由此可知,围绕着俞珊的身影,相关的文人学者已经在四处传播各种各样的情色“艳闻”。俞珊随后以养病为借口来到青岛,在梁实秋手下当了一名图书馆职员。她虽然称不上是倾城倾国,却几乎倾倒了山东大学。

1931年4月28日,徐志摩给梁实秋写信说:“前天禹九来,知道你又过上海,并且带来青岛的艳闻,我在丧中听到也不禁展颜。下半年又可重叙,好得很,一多务必同来。《诗刊》二期单等青方贡献,足下,一多,令孺,乞于一星期内赶写,迟者受罚。太侔,今甫,一多诸公均候。”

这里所说的“丧”,指的是徐志摩的母亲钱慕英于4月23日在浙江海宁硖石镇去世,并且由徐志摩离婚不离家的前妻张幼仪主持操办丧葬事宜。“禹九”是徐志摩前妻张幼仪的八弟,与胡适、徐志摩、梁实秋、罗隆基、邵洵美、闻一多等人同为新月社骨干成员。

梁实秋晚年在《旧笺拾零》一文中,对“艳闻”二字解释说:“信里所说的艳闻,一是有情人终于成了眷属,虽然结果不太圆满,一是古井生波而能及时罢手,没有演成悲剧。”

梁实秋所谓的“艳闻”两件,前者指的是赵太侔追求并得到了俞珊;后者的“古井生波而能及时罢手”主要指时任国文系主任的闻一多。

1931年6月14日,时任北京大学讲座教授的徐志摩从北平给定居上海的陆小曼写信说:“星期四下午又见杨今甫,听了不少关于俞珊的话。好一位小姐,差些一个大学都被她闹散了。梁实秋也有不少丑态,想起来还算咱们露脸,至少不曾闹出什么话柄。夫人!你的大度是最可佩服的。”

信中的“杨今甫”即山东大学校长杨振声,他当时正和邓仲存的女儿邓绎生秘密恋爱。邓绎生后来改名方瑞嫁给了曹禺,曹禺《北京人》的老太爷身上,就有杨振声的影子。

关于梁实秋的“丑态”,沈从文在1931年7月4日写给远在美国的好友王际真的书信中介绍说:“梁实秋已不‘古典’了,全为一个女人的原因。”

1931年8月,沈从文经徐志摩推荐出任山东大学国文系讲师。沈从文在山东大学期间写成了短篇小说《八骏图》,其中的自叙传式人物达士身上有沈从文的影子,他和山东大学几乎所有的男性教职员一样,被俞珊的特殊魅力所折服倾倒。当时的校长杨振声每逢闲暇,便与闻一多、梁实秋、赵太侔、陈季超、刘康甫、邓仲存、方令孺等几位同事开怀畅饮。《八骏图》的“八骏”,对应的是山东大学校园里的“酒中八仙”。

1933年7月,沈从文辞去教职到北京追随已经辞职的杨振声,结束了他在山东大学的教学生活。他在写作《八骏图》前后,还写作了另一篇小说《一个女剧员的生活》,其中所说的“似乎有一种极荒谬的憧憬,轻轻地摇撼到青春女子的灵魂”,指的就是当年的当红女明星俞珊。

据沈从文在长篇回忆性散文《水云——我怎么创造故事,故事怎么创造我》中回忆:“两年后,《八骏图》和《月下小景》结束了我的教书生活,也结束了我海边的那种情绪生活。而年前偶然写成的小说,损害了他人的尊严,使我无从和甲乙丙丁专家同住一处共事下去。”

金介甫在他的《沈从文传》中,为小说《八骏图》加写了一段注解:“沈在小说中可能把闻一多写成物理学教授甲,说他是性生活并不如意的人,因为他娶的是乡下妻子。《八骏图》中那位非常随便的女孩子,则可能是俞珊。她是山东大学的校花,赵太侔的夫人。而教授庚,则可能影射赵太侔。据说徐志摩在青岛时曾经警告过俞珊,要她约束自己,不料这时闻一多已经被她深深吸引住了。所以我认为达士先生本人也有闻一多其人的影子。”

事实上,沈从文写作《八骏图》时俞珊还没有和赵太侔结婚,金介甫这段话在启发读者的同时,又严重误导了他的读者。

俞珊和赵太侔结婚的准确时间,是1933年12月,俞珊时年25岁,赵太侔时年44岁。1933年12月16日的《北洋画报》第1025期上,刊登有“蜚声戏剧界之名闺俞珊女士与赵太侔君新婚俪影”,并有“俞珊女士新婚倩影单独照”,照片上的新娘新郎含喜不露,两侧的伴郎伴娘皆为俞家的侄女、侄子。赵太侔能够在俞珊的众多追求者当中脱颖而出,决定性的因素是俞珊急于救出小她5岁的弟弟俞启威。

俞珊的弟弟俞启威(后改名黄敬),先跟着俞珊参加田汉创办的南国社,后随姐姐来到青岛就读于青岛大学物理系。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俞启威成为一名专门领导发动学生运动的中共地下党员。1933年初,俞启威以青岛地下党支部宣传委员的身份住进党的联络机关,同年4月突然被捕,需要赵太侔凭借校长的权位出面保释。1949年之后,赵太侔在录入档案的《自传》中记述了解救俞启威的经过,承认“俞启威我是保释了出来的”。

俞珊与赵太侔的人生结局

俞珊与赵太侔结婚之后,曾经有过一段平静安逸的家庭生活。

1934年8月29日,前北大校长、国立青岛大学筹备委员会主任蔡元培携夫人到青岛度夏,191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的赵太侔以弟子身份热情接待,几乎每次都和夫人俞珊携手迎送。

据《蔡元培日记》记载,蔡氏夫妇抵青岛的次日即8月30日,赵氏夫妇共同到其下榻处拜望。31日晚,又共同在劈柴院顺兴楼“招饮”蔡氏一行。9月29日,蔡氏夫妇应邀观剧,“观看 《六月雪》(柴女士),《审头刺汤》(陶女士),《御碑亭》(尚小云),《四郎探母》(俞珊女士)”。

俞珊以校长夫人身份登台演出,一方面显示出她在社交娱乐界的活跃程度,一方面也是对于蔡元培夫妇的一种尊重。

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赵太侔和俞珊带着儿女辗转来到重庆,一直在教育部系统任职。

名列“酒中八仙”的刘康甫,从建校开始一直担任山东大学校长室秘书主任。据他的儿子刘光鼎在《我和我的父母及兄弟姐妹》一文中回忆:“俞珊一直跟着赵太侔到抗战胜利,给他生了两个女儿。抗战胜利以后,从重庆回来的时候,俞珊就坚决跟他离婚了。”

另据田广渠发表于2014年4月17日《中国海洋大学校报》第1843期的《赵太侔与夫人俞珊》一文介绍,赵太侔于1946年回到青岛第二次就任国立山东大学校长,从此一直单身生活。1949年11月21日,赵太侔亲笔填写的职工登记表“婚姻状况”一栏记载:“结婚赵俞珊,分居已久,现在何处不详。”

1950年3月24日,赵太侔亲笔填写的职工登记表中,“家庭成员”一栏为:子(赵)西陆,任北大讲师,(赵)西陵任中纺化工厂技术员,女(赵)西华任山大讲员,(赵)西清为北大医学院学生,两子两女。

1965年,赵太侔所填职工登记表中依然有这样的文字:“爱人俞珊,54,中国戏剧学院职员,不同居。”

由此可以断定,赵太侔和俞珊并没有正式办理离婚手续,只是长期分居而已。

按照赵清阁的说法,俞珊后期放弃话剧演出而专攻京剧的文武花衫,师从京剧大家王瑶卿。王瑶卿特别宠爱俞珊,把自己的看家本领倾心相授,还把自己的拿手好戏《贵妃醉酒》授予爱徒。1949年,俞珊前往“解放区”探望弟弟黄敬,并应周恩来之邀演出了《贵妃醉酒》,期间还与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建立密切关系。1949年以后,俞珊在苏州一个戏曲学校授课。1954年俞珊由天津来上海,与赵清阁再次相逢。当时的俞珊已经与赵太侔离婚,“与一位京剧爱好者结合了”。

关于俞珊的最后结局,当年在中国戏曲研究院工作的石湾在录入《记忆常新》(中国文联出版公司2008年出版)的《最早的话剧女明星俞珊》一文中,有较为翔实的记录,摘录如下:

“1966年‘红八月’,我正在我所在的中国戏曲研究院传达室等电话。电话铃响了,我以为是我的电话,急忙拿起话筒接听,结果对方急吼吼地说:‘我是俞珊,附近中学的红卫兵闯进我家来了!院里快派人来救救我吧!’……当我们骑着自行车,飞速赶到朝阳区三里屯附近的俞珊家时,只见房间里一片狼籍,瘫坐在沙发上的俞珊正掩面而泣。当她抬起头来想同老王打招呼时,简直令我们大吃一惊:她的头发已被红卫兵小将剪去了半边,变成‘阴阳头’了。”

劝走红卫兵之后,中国戏曲研究院办公室主任王子丰在返回的路上告诫石湾等人说:“俞珊的家庭背景很复杂,她的弟弟叫黄敬,解放初是天津市委书记。黄敬最早的妻子蓝苹,当年就是通过俞珊的关系进入上海演艺界的。你们都是刚进院的年轻人,与她毫无瓜葛,她的历史情况也别再去向人打听了。”

石湾所说的中国戏曲研究院,就是笔者供职的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前身。笔者前些年曾经咨询过许多院内老人,竟然没有一个知道或认识俞珊其人。

谈论俞珊,自然绕不开原名李云鹤的江青。她是赵太侔任山东省立实验剧院院长时的学生,结束第一次婚姻后来到青岛,通过赵太侔的关系在青岛大学图书馆半工半读,工作之余到国文系当旁听生。李云鹤通过图书馆同事俞珊很快认识了大自己三岁的俞启威,并开始恋爱同居。

1933年初,18岁的李云鹤在俞启威介绍下秘密入党。俞启威被捕后为了不让李云鹤受到牵连,故意请警察局转告她“另寻出路”。恰好在这个时候,上海明星公司导演史东山到青岛动员俞珊返回上海,俞珊顺水推舟推荐了李云鹤。李云鹤穿着俞珊送给她的旗袍来到上海,以俞珊“表妹”的身份在田汉家借住,并且通过田汉等人的关系以蓝苹的艺名进入大上海的影剧界。

三十多年后,已经由早年的蓝苹摇身变成“旗手”的江青,启动了针对昔日旧恩人、旧同事的清算追查。

1968年4月24日,与俞珊长期分居的赵太侔在青岛投海自尽,终年79岁。60岁的俞珊同样去世于1968年。在此之前的1958年2月10日,时任国家技术委员会主任兼第一机械工业部部长的黄敬即俞启威,病逝于广州。

1966年夏天,培养造就过包括俞珊、蓝苹在内的一代影剧艺术家的田汉,被打成“黑帮分子”关进“牛棚”。1967年2月17日,田汉被关入秦城监狱,后因冠心病和糖尿病被化名“李伍”送进301医院,一边接受治疗一边接受审讯,直到1968年12月10日病逝于医院,终年7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