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进行时:台达“智造”跃进
——中国制造2025高峰论坛专家团走进台达

2017-09-25 09:57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数十年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了制造业大国。2015年5月19日,国务院出台《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不仅要推动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健康稳定发展,还要在应对新技术革命的发展当中,实现制造业高端化的跨越发展,抢占具有国际产业竞争力的战略制高点。但相比于拥有技术优势的美国、德国、日本等拥有发达制造业的国家,中国制造应该如何向中国智造与质造转变?

9月21日,由经济观察报主办的“2017年中国制造2025高峰论坛——企业考察团走进台达”活动来到台达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的研发生产研发基地。本次考察以“匠心品质,创见未来”为主题,以品质为本、产品研发、技术创新、环境保护等议题,重点探讨中国制造在自动化、智能化等方面的跨越。

2015年,经济观察报联合 CCTV 发现之旅《品质》栏目首度举办了“中国制造2025高峰论坛”。三年来,论坛紧跟国际最新形势,汇聚行业专家资源,关注企业在向智能化制造、服务型制造、绿色制造等方向的升级过程中,从设计研发生产、市场营销、管理运行结构到企业社会文化、人才培养发生的一系列新变革、新举措,与企业共同探寻中国制造业的破局之道。

台达配图

此次活动中,九三学社中央科技委员会委员、原电子元器件行业发展研究中心总工程师郭源生、华信研究院智能制造研究所所长徐静等行业专家,中华工商时报副总编辑刘杉、中新网副总裁王亮、中央电视台上海记者站财经报道组制片人匡树辉、界面新闻运营管理部总经理宁华等媒体嘉宾,与台达集团中达电通副董事长尹镟博、台达集团华东区总经理钟仁能、台达集团发言人周志宏、台达集团吴江 IA 厂区 CDP 产品厂长范政宽、经济观察报执行总编辑文钊、经济观察研究院院长新望就“中国制造2025”、“智能化生产”等话题进行了交流探讨。

创立于1971年的台达集团,已逐步从元器件制造商迈入整体节能解决方案提供者,深耕三大业务范畴,包括“电源及元器件”、“自动化”与“基础设施”。

台达目前已是世界第一的电源管理与散热管理解决方案的领导厂商,并在多项产品领域居世界级重要地位。

台达在1992年进军大陆市场,于广东省东莞市石碣镇设立仲权电子厂,同年在上海投资成立,负责台达在中国大陆的市场营销与服务网络建设的“中达电通股份有限公司”。中达电通自营业以来,保持着年均增长28%的高速发展,为工业级用户提供高效可靠的动力、视讯、自动化及节能应用解决方案。目前中达电通不仅在通信电源的市场占有率位居前列,同时也是视讯显示及工业自动化方案的领导厂商。

台达集团在智能制造领域的领先地位,来自多元产品的能力以及长期经验的积累。中达电通副董事长尹镟博介绍到,随着硬件平台的稳定、智能化设备的产生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揭开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序幕。智能设备需要稳定的通讯能力和传感器,设备不仅要具备能够和其他设备沟通的能力,还需要有与人沟通的感知能力。硬件平台需要有巨大的存储、高效的电源和高速的网络。在上述两方面的技术成熟之后,机器才能够有深度学习的能力,进行人工智能的运用。智能制造既需要软件、硬件和流程的整合,也需要生产端、供应链、销售端及管理层的整合。

台达认为智能制造与传统制造最大的不同来自于生产方式的改变,传统制造靠着推动式模式 (Push Model ) 造成较多的资源闲置。而大规模定制化属于拉动式模式(Pull Model ) ,通过智能设备、智能工厂及智能物流的成熟, 快速驱动闲置资源。区别于传统制造,大规模定制化将会催生C2M (Customer-to- Manufactory)新模式,消费者将通过网络订制产品,将订单直接发送到工厂,工厂通过智能设备、传感器、机器人和智能物流来完成这些订单。大规模定制化也是进入智能制造领域的第一个切入点,相比于难度较高的个性化定制,大规模定制化的智能制造技术预计在未来三五年内成熟。

目前,传统工厂很难应对大规模定制化的需求 :

孤岛式的自动化机台及碎片化的管理系统,闲置机台及不对称的信息造成生产效率难以提升。基于经验的生产排程很难进行合理的生产预测,堆积的呆滞成品和原材料,对企业营运产生资金风险。设备管理系统、厂务监控、能源管理系统的不足,导致生产成本太高,企业竞争力不足。

中达电通副董事长尹镟博介绍称,台达早在十年前就已经开始对厂务监控系统和能源管理系统的升级。 “传统工厂发生电力和网络的不稳定,还可以仰赖工程师接替;一旦智能工厂发生电力或网络的不稳定,就会造成整个工厂的停工。目前台达开发的厂务监控系统和能源管理系统,不但能够取代人工抄表及监控,更具备能自动诊断及报警的智能系统。”

通过长期的积累,台达的设备控制产品线, 从原来PLC控制器,逐渐发展了PC-base控制器、CNC控制器以及多轴运动控制器。同时台达也在智能传感器、跟智能设备方面进行了布局。为了能够让数据管理更加便捷,台达也在网络装置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目前台达已经可以提供数据管理,智能决策与智能管理全方位解决方案。

台达相信发展智能制造核心技术和系统,需透过跨领域合作来加速研发脚步,掌握市场先机。台达凭借在电力电子领域累积的自动化、硬件设计制造和软件开发能力, 结合羽冠自动化软件开发能力,共同开发智能工厂所需要的智能换线、智能物流系统,实现全工厂的智能化。

尹镟博总结,目前台达智能制造对客户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

众多产业的导入经验,提供客户产业解决方案 : 在光电、电子、3C、汽车零组件、金属配件等产业的丰富经验丰富的智能整合经验,提供客户最佳实务: 50个全自动化工厂建置的技术积累上下层完整的产品,提供客户整体解决方案 : 从最底层的智能设备到最上层的制造管理系统,完整的上下层产品和整合能力最佳整合技术/方法/工具,缩短客户导入时程 : 全厂设备/系统整合规格、测试方法/工具、系统运维平台

台达能够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的自信源自于整套方案在自有工厂的成功运行。在台达吴江研发生产基地中,凭借着自身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结合完整的管理系统串联供货商、工厂、厂务、物流、销售、客户,包括物流管理等生产的所有环节。其中在工厂端,对产品质量的进行监控、分析,一旦机台制造出不良产品,除了报警以外,还有自我调整的功能。

台达吴江研发生产基地所辖的 IA 厂区 CDP产品厂长范政宽表示,以往产品质量把关,必须来来回回进行多重测试——包括生产流程验证、小批量试产,同时对一系列的参数进行确认。导入台达的智能制造系统后,全流程直接以电脑模拟,以仿真来取代实作,让产品研发的时程缩短,“我们可以针对模拟的结果进行产品质量的预测预防,还未生产就知道了结果,这是智能制造非常重要的一环。”

目前台达计划将一条示范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从2015年的12月的65个操作工人,在2018年减少至6个操作工人。

台达在提高自有工厂的自动化程度的同时,也在设备上添加自我修正的功能,不断提升产品良率。 “透过数据分析, 加上SPC统计, 目前已经将设备的关键参数模块化及标准化。设备运行过程会以中心值为基准自我调整,超过了管制上下限,设备会预警,预警了以后就会有人及时处理并排除。” 范政宽介绍称。

台达积极落实“环保 节能 爱地球”的经营使命,以电力电子核心技术,持续开发更具环保效益的产品及服务。过去七年来,台达通过其高效节能产品与解决方案,已协助客户节省208亿度电,约当减少1,107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 台达认为,是否能健康,持续发展才是企业的长期目标。在2017年道琼斯可持续指数(Dow Jones Sustainability Indexes, DJSI)评比中,台达集团从全球37家标竿电子设备、仪器及零组件企业中脱颖而出,连续七年入道琼斯可持续指数“世界指数”(DJSI World),与国际领导企业并列前茅;并连续五年入选“新兴市场指数 (DJSI-Emerging Markets)”,在“产品管理”、“企业公民与公益”、“劳工指标”与“重大性议题”等项目获得全球电子设备产业最高分。

智能制造不仅是制造效率的提升,更是实现制造业向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绿色化的转型。考察团成员称,台达集团已经初步探索出一套智能制造的整体解决方案,下一步,希望台达能够敞开大门,将经验与相关企业进行分享,产生合作效应,带动更多的制造业企业在生产效率、资源综合利用率、安全管理能力等方面的提升,缩短产品的研发周期、降低运营成本和产品不良品率。

中国制造业智能化改造虽然正大步向前,但仍处于初级阶段。考察团一致认为,台达在国内的智能制造领域拥有成熟的技术与领先的理念,随着台达不断走出去、引进来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会有更多的中国制造企业将因此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