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晒五年成绩单,留学市场都有哪些新变化

吴秋婷2017-10-01 21:45

(全景图片)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吴秋婷  9月28日,在中共十九大召开前夕,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以“从数据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改革发展”为主题,用数据解读5年来中国教育的新变化。这份五年“教育成绩单”是教育领域改革发展的一次总体呈现,既包括了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的变化,也涵盖了各阶段与各类别受教育群体总数及结构的改变。

其中,在教育交流方面,教育部给出的数据显示,直至2016年,中国已与世界上18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教育合作与交流关系。中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也从2012年的40万人,上升到了2016年度的54.5万人,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留学生生源国。另外,来自205个国家和地区的44.3万人次留学人员在华学习,中国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国。

在一组组向上升扬的数据背后,是一幅更为广阔的留学市场变迁图景。中国的留学热持续近三十年,留学生群体的总量和主体在不断发生改变。在最近的五年时间中,伴随着留学群体需求和观念的改变,留学服务产业也开始呈现出新的样貌,从最开始的野蛮式扩张步入一个更为成熟理性的发展阶段。

金冉是启德教育留学事业部的副总经理,在留学市场这片领空遨游了十余年,可以称得上是一位资深留学专家,他见证了这五年来中国留学产业在量与质上的双重突破。他告诉经济观察网记者,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留学市场的最大变化来自于留学生群体自身的改变。九十年代的留学生以出国读研为主,而近一二十年来,出国读本科,甚至是高中的群体越来越多,在年龄上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势。

尽管在总量上,研究生群体的比例依然占据首位,中学留学群体的人数已在不断攀升。美国国土安全局及美国教育协会(IIE)的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学生赴美就读本科、研究生仍为大宗,本科留学生人数在去年首次超过研究生,但两者增速皆在放缓。相比之下,选择就读高中的人数近10年来增长强劲。当然,在留学费用高门槛的条件约束下,低龄留学群体主要集中于开始在中国社会中逐渐崭露头角的中产阶层内部。

除了年龄结构的改变外,留学市场的消费主体对留学机构的需求与过去有了相当大的区别。他们选择留学机构的目的,除了出国深造、获得一纸洋文凭外,开始更多地关注个人素质和能力的提升,从简单“镀金”转向务实致用。与此同时,留学生家长整体素质的提升也在改变留学市场中的消费需求。“现在的留学生家长大多集中于60后和70后群体,他们大多具有高学历,对留学机构的质量有着更高的要求。他们希望留学机构不仅仅是提供程序性的服务”,金冉分析道。

而消费理念的升级也促使留学教育机构的经营模式不断发生变革。过去,留学机构往往只提供单一的中介与考培服务,如今则向留学的前端与后端服务延伸。从中介到咨询,再到现如今的规划服务,产业链向前与向后不断延展。例如,新通教育将未来的发展方向定位为“全方位的国际服务机构”,启德教育则提出了“从成功留学到留学成功”的口号。曾经,在留学热的背景下,留学产业内部呈现野蛮扩张的特质,留学机构质量良莠不齐。近几年,许多留学机构开始逐渐寻求品牌化的理性发展模式。“回归教育的本质是留学机构未来发展的核心方向。”金冉如此说道。

今年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第三批取消中央指定地方实施行政许可事项的决定》,取消了对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机构资格的认定。国家对留学机构的松绑降低了行业准入门槛,留学领域的竞争将更趋近于市场化,这对于许多新兴留学机构而言,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发展契机。但许多业内人士都认为,从长远来看,只有那些拥有精准定位及权威实力的留学机构才能真正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在未来的留学市场内,挑战注定与机遇并存。

附数据:

来源:中国教育报

1

3

2

4

5

6

8

9

10

7

11

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