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特别策划】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动能、新引擎

李紫宸2017-10-20 22:25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报 记者 李紫宸 2015年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首次提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他指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

就经济发展新常态“怎么看”和“怎么办”,这次会议给出了一个明确的回答。

自此,经历近两年的攻坚克难,中国的许多经济领域形势发生了积极变化,传统产业不断提质增效,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则不断地涌现与壮大。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始向着更广维度、更深层次、更大空间深化拓展。

2017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在谈及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时指出,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

锂电池和工业机器人

一种可循环充电的蓄电池——锂离子电池,正在经济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手机、汽车到体现国家地位的航空航天领域,无不依赖于它。不过,因为锂电池的生产设备复杂,加之严苛的生产环境条件,这一司空见惯的物件不是任意一个国家都有能力生产。

这项由美国发明、日本和韩国一度领衔的技术,如今被中国的厂商改变了产业的格局。2016年,全球十强锂电池公司中,日本有两家,韩国有两家,剩下全部是中国企业。如果按照销量份额来看,中国占据全球60%的销售额,且这一数字还在继续上升中。

这一年,在电动汽车产量高速增长的带动下,我国锂离子电池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行业创新加速,新产品、新技术不断涌现,企业也在此过程中不断发展壮大,竞争力不断提升。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锂离子电池累计产量达到了78.4亿只,同比增长40%,增速创下2010年以来的新高。与锂电产业相关的企业中,营收超过10亿元的企业则超过了80家。

关于这一产业的顶层设计也在这一年出台,使得该产业的发展路线得以明确:2016年11月底,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国发〔2016〕67号),明确指出,要突破高安全性、长寿命、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等技术瓶颈。在关键电池材料、关键生产设备等领域构建若干技术创新中心,突破高容量正负极材料、高安全性隔膜和功能性电解液技术。

在这份纲领性文件中,被提及的除了包括锂电在内的新能源产业,还有智能机器人,这个新产业同样在过去数年当中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

以工业机器人为例。作为制造业大国,中国的人口红利正在消减,给机器人带来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同时,我国生产制造的智能化改造升级需求也日益凸显,工业机器人的市场需求日益旺盛。一份由中国电子学会最新发布的《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17年)》显示,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在2017年预计达到62.8亿美元;2012—2017年的平均增长率将达到28%,而同期全球机器人市场的平均增长率为17%。工信部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已建成和在建的机器人产业园区超过40个,机器人企业数量超过800家。

在此过程中,来自中国的机器人厂商攻克了减速机、伺服控制、伺服电机等关键核心零部件领域的部分难题,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的趋势逐渐显现。与此同时,国产工业机器人在市场总销量中的比重稳步提高。国产控制器等核心零部件在国产工业机器人中的使用也进一步增加,智能控制和应用系统的自主研发水平持续进步,制造工艺的自主设计能力不断提升。这一集结了硬件和软件的智能化生产设备,如今正在快速拓展至汽车、电子、食品,甚至是塑料、五金、家具家电等细分应用领域。

英国诺森比亚大学纽卡斯尔商学院终身讲席教授熊榆说,中国同时具备庞大内需和科技实力,推动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的制造业革新是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大方向。

在产业层面,“互联网+”带来了科技与传统行业的“化学反应”,不仅实现了“360行”向“3600行”的跨越,更培育出平台经济、共享经济、体验经济等新方式,为中国经济注入动力。创新催生诸多“独角兽”企业,加速在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前沿领域的布局,抢占发展先机和话语权。

2015年5月19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制造2025》,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围绕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明确了9项战略任务和重点,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瞄准全球新一轮产业发展方向,促进传统产业与3D打印、机器人、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紧密结合。

根据《“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要由2015年的8%达到15%。同时,要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制造、生物、绿色低碳、数字创意等5个产值规模10万亿元级的新支柱。

如同锂电池和工业机器人产业一样,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正在不断地涌现和壮大。

动能转换

《中国制造2025》指出,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

实施制造强国战略首先是基于国际和国内经济环境已经发生了新的变化。一方面,在国际上,全球产业竞争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调整,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各国都在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三维(3D)打印、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取得新突破。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智能装备、智能工厂等智能制造正在引领制造方式变革;网络众包、协同设计、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精准供应链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电子商务等正在重塑产业价值链体系;可穿戴智能产品、智能家电、智能汽车等智能终端产品不断拓展制造业新领域。

在此背景下,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重塑制造业竞争新优势,加速推进新一轮全球贸易投资新格局。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在加快谋划和布局,积极参与全球产业再分工,承接产业及资本转移,拓展国际市场空间。

另一方面,在国内,伴随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超大规模内需潜力不断释放,为我国制造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各行业新的装备需求、人民群众新的消费需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新的民生需求、国防建设新的安全需求,都要求制造业在重大技术装备创新、消费品质量和安全、公共服务设施设备供给和国防装备保障等方面迅速提升水平和能力。资源和环境约束不断强化,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不断上升,投资和出口增速明显放缓,主要依靠资源要素投入、规模扩张的粗放发展模式难以为继,调整结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刻不容缓。

正因如此,形成经济增长新动力,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重点在制造业,难点在制造业,出路也在制造业。制造业也在新时期下迎来了新的要求和使命。

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水平。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新华社《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一文写道:“当下的中国经济如同一辆油电混合动力汽车,一方面有传统产业和需求的“汽油”推动,另一方面有新经济的“新能源”驱动。双引擎、新动力正逐步形成,经济转型初见成效。”

的确,如果从产业结构看,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结构已经发生很大变化:服务业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增强,工业向中高端迈进。服务业在2012年就成为了我国国民经济的第一大产业,2017年以来则继续保持了全面快速的发展态势。根据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数据,2017年前三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了7.8%,比第二产业快1.5个百分点,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58.8%,比上年同期提高了0.3个百分点。工业向中高端迈进,工业领域当中,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呈现加快增长的态势,目前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已经达到了12%以上,装备制造业占工业比重达到了32%以上,可以说工业技术含量和发展水平在进一步提升。

来自国家统计局的解读认为,新旧动能还在加快转换。新产业、新产品在快速成长。2017年前三季度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比增长11.3%,增速快于规模以上工业4.6个百分点。在服务业当中,信息服务业和商务服务业指数增长速度分别达到了29.4%和11.4%。前三季度新的产品在高速增长,工业当中,民用无人机产量同比增长了一倍,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69.4%,新能源汽车增长30.8%,集成电路、太阳能电池等产品的产量增长幅度也都在20%以上。

当然,也不可否认,如果仔细观察,这辆油电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短板仍然存在。2017年1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创新管理优化服务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意见》(简称《意见》)。《意见》指出,在经济发展新动能加快壮大的同时,技术创新供给不足、制度创新供给不够等制约因素凸显,特别是一些经济领域管理规则已经不适应新的发展趋势,迫切需要加快制度创新步伐,营造包容支持创业创新和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增效的制度环境。

中国制造2025

培育新动能,根本上要靠创新驱动。“中国制造2025”应运而生。

截至目前,“中国制造2025”发布实施已经两年。这一关于制造强国战略的纲领性文件指出,要坚持把创新摆在制造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完善有利于创新的制度环境,推动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突破一批重点领域关键共性技术,促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走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

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看来,无论是产业升级还是空间拓展,挖掘新动能的根本在于创新,创新是经济发展的首要动能。李伟表示,推动创新不能仅靠市场这只手,还需要发挥好政府作用,特别是要发挥好政府在统筹科技创新资源中的作用,力争在比较短的时间里取得关键技术领域的重大突破。

2017年10月19日,工信部部长苗圩在党的十九大专场记者会上表示,过去两年时间,在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各方面进展顺利,为稳定工业的增长、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

苗圩介绍,在过去两年的时间中,为推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政府层面做了这样几件事:第一,完成了“中国制造2025”的顶层设计,在工信部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之下,工信部发布出台了11个配套性规划文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中国制造2025”“1+X”,也就是一个主文件加上11个配套文件,这个政策体系已经基本形成。

第二,五大工程到去年底为止全面启动实施,包括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智能制造工程、工业强基工程、绿色制造工程和高端装备制造创新工程,这五大工程顺利推进,有效地提高了我国制造业竞争力。另外,工信部会同中国工程院这两年连续遴选了15个和18个重点突破的项目,现在正在集中力量进行重点攻关,有部分项目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第三,试点示范工作也在稳步推进,落地生根效应开始显现。为了积极推进“中国制造2025”,我们在全国已经批复了宁波等12个城市和苏南五市等4个城市群,一共31个城市作为“中国制造2025”的试点示范城市。目前我们正在按照国务院的部署,紧锣密鼓地做好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的各项准备工作。

第四,各地方产业差异化发展的格局在加快形成。为了改变长期以来存在的重复建设、低水平竞争这种不利局面,我们在细分领域和地方的同志一起商量,选择各地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作为发展重点,然后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分省市指南》。目前各地方积极地对接这一指南,有效施策,因地制宜,形成特色突出、区域联动、错位竞争的发展新格局。

第五,工业产品的质量品牌建设也取得初步成效。我们通过实施消费品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行动计划,重点企业在工业设计、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和先进质量管理能力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提升,消费品安全标准与国际标准衔接更加紧密,品牌的培育和试点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效。

“下一步,我们还将继续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继续推进五大工程的实施。二是抓好‘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的创建工作。三是开展新一轮大规模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工程。四是持续优化制造业的发展环境。”

苗圩表示:“在‘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过程当中,相关政策措施不仅适用于中国境内的全部企业,而且对内外资企业是一视同仁的。我们一直秉持开放发展的理念,与包括美国、德国在内的一些国家都建立了合作机制,在战略对接、标准制定、园区建设等领域开展了广泛合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为企业间务实合作创造了良好的国内外市场环境,也希望各国的制造业企业积极参与‘中国制造2025’实施,与我们共同发展,实现合作共赢。”

大科创新闻部记者
长期跟踪工业、信息化领域产业政策和发展动态,重点关注钢铁、能源、通信等相关产业,相关领域上市公司以及大宗商品市场等。擅长深度、人物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