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面临“一带一路”多方挑战 GE认为合作模式亟待创新

沈怡然2017-11-03 11:25

经济观察网 记者 沈怡然 

2017年11月2日,通用电气(GE)和财新传媒联合主办的2017源中国 汇全球“一带一路”领袖论坛在京举行。这是中国首个由私营企业推动的,旨在支持中国基建企业“走出去”的领袖论坛。

根据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披露的数据,2014至2016年,中国同“一带一路”参与国家和地区贸易总额超过3万亿美元。而GE全球高级副总裁、GE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段小缨在会上表示,挑战依然存在,GE将“一带一路”作为集团全球化重要战略之一,正努力建设生态圈模式,与中国企业共同应对来自政治、融资、文化冲突等多方挑战。

“一带一路”上的挑战

目前,“一带一路”建设已几乎覆盖所有业务领域,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一带一路”倡议纳入企业增长战略。而中国的基建企业,作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先行者,在“一带一路”沿线参与公路、港口、电厂、电网等基建项目已超过20年。

近年来,中国政府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政策、资金支持不断增强,来自民间的支持也正日益跟进,这些都推动着“一带一路”建设进入新时代,中国基建企业也逐渐脱离以单个项目为驱动的运营模式,开始思考在“一带一路”沿线市场的长期发展战略和企业在当地的影响力。

但与会嘉宾一致认为,中国基建企业要在目的地市场实现可持续的增长,仍面临着众多挑战。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任洪斌提出,中国基建企业目前面临全球竞争、地缘政治风险、融资、文化冲突等各方面的挑战。此外,他认为随着‘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难度与复杂性的不断提升,几乎所有项目都需要跨地区、跨公司、跨行业的多方合作才能完成。这就要求中国企业摒弃零和思维,保持更加开放的态度与各方合作。

合作模式亟待创新

针对“一带一路”项目中不断变化的业务模式需求,GE突破以往“供应商”与基建项目“总承包”企业打捆应标的模式,段小樱在会上称将分别在联合市场开发、投融资平台以及联合运营三大战略突破原有合作模式。

在联合市场开放上,中国企业与合作伙伴需要在项目立项前就共同开发潜在市场,以确保项目与实际市场需求相匹配,从而为当地市场带来长期效益。联合市场开发包括对当地市场能源生态系统、现有基础设施的深入研究,以及提出为终端用户创造最大价值的可行性方案。在联合投融资上,基建项目所需投资往往金额庞大,融资需求日益普遍。GE认为应该发挥社会资本的力量,目前正在和租赁基金,以及私募基金探讨,专门针对一带一路能源市场设立专项基金。

在联合运营上,GE希望以大数据和数字化参与,提升项目整体效益的途径,同时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的风险管控,以提升项目成功的可能性,并在融资阶段增强投资方的信心。

经济观察报 公司部记者
关注硬科技领域,包括机器人及人工智能、无人机、虚拟现实(VR/AR)、智能穿戴,以及新材料领域。擅长企业深度报道及上市公司分析报道。发现前沿技术、发展趋势投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