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网站进入下半场 腾讯布局doki

李静2017-12-04 16:00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网 记者 李静

2017年视频行业迎来了电视剧播放量与话题的双丰收。这一年,你能想得起的良心好剧有哪些?是《那年花开月正圆》,还是潘粤明凭借高超演技一人分饰两角的《白夜追凶》?

这一年,达康书记成为热词,宠妃CP吸粉不断,更多良心制作和自制网络综艺火爆视频网站。

另一方面,发展了10年的视频网站,已经进入到竞争的下半场。以BAT为首的几家主流视频网站在版权购买扩展到内容定制、自制之争愈发激烈。动辄数百亿的内容投入带来了付费会员的持续增长,也让一众视频网站高歌猛进。布局全产业链成为各家视频网站继广告、会员付费之后,促进盈利多元化的新一轮尝试。

视频网站进入“精品化时代”

2017年的视频行业,终于从大小网站野蛮生长、跑马圈地,进入到无论从用户规模、使用率、以及内容制作迎来了细分化的精品时代。

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周结表示,用户视频付费意识已经养成,且用户对网络视频内容的需求趋向细分化。而监管政策的完善与加强让“线上线下统一标准”,网络视听行业更加规范化。在此基础上,网络视听节目数量稳定上升,且进入了“精品化”发展阶段,“网络剧、网络电影及网络综艺都从粗放的数量增长变为追求精品的质量增长。

继爱奇艺和优酷在上月分别召开了2018年战略发布会,12月2日,腾讯也在京发布了《2017腾讯视频年度指数》(以下简称“指数”)。腾讯公司副总裁、企鹅影视CEO孙忠怀公开了一组数字:“截止今年9月28日,腾讯视频app日活用户超过1.5亿,月活超过5.4亿;每一个月,用户在腾讯视频app上观看视频总时长超过32亿小时,存量会员率先达到了4300万。

目前,移动视频用户的增长来自于视频观看习惯的逐渐改变,从PC端到移动端的转变,日益增长的移动场景需求,上班族、学生党在火车、公交、地铁上有着较多的时间,使用移动端(手机或平板,手机为主)观看视频内容,已成打发时间,娱乐休闲必备。

指数显示,在腾讯视频观看综艺的时间段集中在周中的午高峰11:30-13:30以及晚高峰20:00-23:00,周末的午高峰和晚高峰开始的早,结束的也晚,午高峰从11:00到15:30,晚高峰则从19:00延续到24:00。每个观众平均观看时长达44分钟。

互动成为吸用户新趋势

精品内容、大制作正在成为付费拉新的新趋势。2017年在腾讯视频上线的三部大制作《那年花开月正圆》、《明日之子》、《战狼2》,播放量分别达到了126亿、40亿以及9亿。

网剧也进入了大IP、高品质时代。同时,青春偶像等小成本网剧也借势水涨船高,为不少演员的蹿升提供了跳板。《我的前半生》等品质热剧助力雷佳音、袁泉等实力派崛起,《双世宠妃》、《恶魔少爷别吻我》、《致我们单纯的小美好》等青春偶像类网剧更是大量输送了新国民男友,邢昭林,李宏毅,胡一天,曾舜晞等极具流量派演员。值得注意的是,靳东和赵丽颖最终凭借作品播放量、口碑指数、热议指数领跑综合实力榜,林更新则和迪丽热巴则凭借《楚乔传》、《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热剧领跑“最具热议电视剧男女演员”榜单。

基于以上基础数据,腾讯视频对用户偏好进行了调研,并延展出“年龄代沟=追剧代沟”、“追剧,男女有别!”“追剧吐槽欢乐多、全是编剧来背锅”等有趣话题。同时,指数显示,付费用户中男性较女性付费比例高,三线城市相较一线城市用户更具付费冲动等。

发送弹幕正在成为近几年视频网站逐渐普及的功能,且使用率得到了较快的上升。这种和众多网友互动以及吐槽追剧的方式,被应用到越来越多的视频场景。指数指出,“哈哈哈哈”、“老夫少女心”、“编剧你出来,我保证不打死你!”等成为了本次腾讯视频年度十大弹幕热词。

互动意愿的提高,使视频网站挖掘出更多广告之外的机会。视频内容的精品化和IP正在收获越来越多的粉丝,同时,这些粉丝本身就具有付费冲动,如何结合这些消费欲望产生更多收费模式是各家视频网站关注互动的真正原因。

在互联网下半场,资源战的比拼显然已经是上一场视频网站的争夺焦点。而进行至理性时期,以社交性为灵魂的粉丝战,才是增强用户粘性,留住用户的关键。

腾讯视频于2017年8月上线了一个叫做doki的社区。该社区是专为用户和明星打造的星粉互动社区,在上面,粉丝可以刷资讯、与喜欢的偶像互动、冲榜,同时影院活动、各种福利互动、线下参与等玩法也意味着腾讯视频开始逐渐增强自身社交属性。

用户,在这里被称为dokier(doki用户昵称),基于偶像的不同,形成一个一个不同的圈层。粉丝在这里为自己的偶像盖楼、打榜、发起各种应援活动。据了解,上线仅3个月,不少高流量明星,诸如王俊凯、赵丽颖、迪丽热巴、鹿晗等凭借着超高人气,已经成为doki届当之无愧的“舔屏王”。而这种变化背后是腾讯增加平台粉丝用户,提升用户粘度的深层布局。

大科创新闻部编辑
长期关注教育、财经领域。新闻线索请联系lijing@ee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