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概股回A再蒙阴影:立中股份IPO被否 发审委员问题集中在境外上市经历及股东问题

郑淯心2018-01-17 11:57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网 记者 郑淯心 1月16日,证监会发审委员审核五家公司上市申请,一家被暂缓表决,两家通过,两家被否。被否的其中一家为中概股立中股份,这为中概股回A又蒙上一层阴影。立中股份曾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实际控制人为臧氏家族,其还为上市公司四通新材(300428.SZ)的实控人。

在发审会上,发审委员的问题也集中境外上市、股东方面。

又一中概股回归失败

立中股份的前身立中有限原为新加坡交易所上市公司立中车轮集团有限公司控制的全资子公司。2005年10月19日,新加坡立中于新交所上市。2015年11月26日,新加坡立中完成私有化交易,并从新加坡证券交易所退市。

据公开资料,立中股份专业设计、制造、销售汽车铝合金车轮产品,目前拥有年生产能力300多万,产品出口覆盖亚洲、欧洲、美洲、澳洲等区域,已成为通用、福特、宝马、等国际著名汽车厂商全球采购供应商。在国内市场方面,公司直接为长城汽车、吉利汽车、上汽集团、等知名厂商配套供货,达成长期的合作。

从财务来看,立中股份远超主板上市要求。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上半年的营收分别为29.79亿元、38.95亿元、40.31亿元、23.40亿元,净利润为1.54亿元、1.60亿元、2.96亿元、1.31亿元。

近年来,境外资产回归A股的失败案例众多。2018年第一起被否的龙旗科技,其就是从新加坡上市主体龙旗控股分拆而来。曾在新加坡主板上市的三达膜,2017年12月26日上会时被否。美国上市后又退市回归的稳健医疗,2017年10月31日被否;台湾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的孙公司联德精密,2017年11月28日被否决。

从发审委员的问题看,新加坡的上市经历也是被问到的重点。

立中股份从新加坡退市时,新加坡立中将其持有的保定车轮25%股权等转让给立中有限,以零对价将立中有限75%股权转让给天津企管、25%股权转让给香港臧氏。发审委员要求请立中股份代表说明,上述行为是否符合境外投资、返程投资、外汇管理等方面的有关规定,是否取得有关主管部门的核准或备案,是否履行了各项法律程序,所涉各方主体相关资金的来源是否合法,所涉各方主体是否履行了缴纳所得税的义务。

实控人还有一家上市公司

在股权结构方面,立中股份是典型的家族型企业。实控人为臧氏家族,臧氏家族围绕金属材料产业链进行布局,在当地具有一定影响力。

臧氏家族通过天津企管和香港臧氏合计持有公司2.44亿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95.48%,为公司实际控制人。除了在股权方面高度控股之外,公司董事会成员除独董外,6名董事也全部为臧氏家族人员。

公司现任董事会成员共 9 人,其中非独立董事 6 人,独立董事 3 人。非独立董事分别为臧立根、臧立中、臧立国、臧永兴、臧永建和臧永奕,其中臧立根、臧永兴为父子关系,臧立中、臧永建为父子关系,臧立国和臧永奕为父子关系,非独立董事成员均为臧氏家族成员且每个家庭分别有两名成员出任董事。

立中股份招股书中披露,臧氏家族自公司设立以来一直采取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管理模式。

由臧氏家族控股的四通新材已登陆创业板,公司专业从事中间合金类功能性合金新材料的研发、制造和销售,是中国最大的中间合金生产企业之一,2017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7143.64万元。

立中股份的董事长臧永兴同时也为四通新材副董事长。

2016年,四通新材拟发行股份购买天津企管的股权,天津企管是发行人的控股股东,被臧氏家族实际控制。发审委会上,委员要求说明天津企管重组时控制的主要资产与发行人现有资产的异同,主要财务数据的差异原因。四通新材2016年1月停牌拟重组,11月终止重组,说明重组前一个月立中有限注册资本由3.9亿元增加至10.1亿元、重组终止后一个月整体变更减资至2.4亿元的原因及合理性,并说明终止该重组事项的原因。

立中股份实际控制人控制的主体众多,有些与公司之间存在上下游关系,为同一产业链上不同环节。发审会上,委员要求说明立中股份与上述关联方在采购、销售渠道上的关联性,是否存在共同的供应商、客户,以及在资金、业务上的往来情况,是否存在成本、费用分担或混同的情形,立中股份在业务、资产、技术、人员等方面是否与关联方完全独立;实际控制人控制的众多主体之间是否存在同业竞争,不存在同业竞争的依据等问题。

四通新材一高管对记者称,立中股份被否很郁闷,下一步还没确定。

截止发稿,四通新材股价微跌1%报18元/股。

大消费新闻部记者
长期关注大消费行业的市场发展和公司动向,擅长深度调查报道、高端人物专访和产业剖析。
线索请联系:zhengyuxin@ee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