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慕课数量居世界第一,教育部首次推出国家级精品慕课

吴秋婷2018-01-18 09:35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吴秋婷

1月15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首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有关情况。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在发布会上介绍,教育部首次正式推出了49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目前中国慕课数量已列世界第一位。

中国慕课的爆发式增长

2012年慕课风暴在美国掀起,中国的慕课元年也在次年开启。慕课由英文“MOOC”音译而来,MOOC的全称是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指“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最初是互联网与高校课程结合的产物,具有大规模、开放性和公益性的特点。

实际上,早在MOOC的风暴掀起之前,国内高等教育已经开始开始探索网络课程资源的建设。2000年教育部高教司启动面向高校的“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教育部亦在2011年启动了“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工程”。

2013年慕课风暴在中国掀起之后,国内诸多高校纷纷跟进。2013年,清华基于open-edX开放的源代码,构建了自主的MOOC平台“学堂在线”。在高校之外,2012年组建的“上海课程中心”,网易云课堂和爱课程网合作推出的“中国大学MOOC”等,也汇聚了许多高校的课程资源。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认为,“世界下一轮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焦点就是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慕课将会是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带动下的高等教育改革的焦点问题”。

吴岩介绍,近几年,中国的慕课建设与应用呈现爆发式增长,有关高校和机构自主建成10余个国内慕课平台,460余所高校建设的3200多门慕课上线。慕课的数量现在已经稳居世界第一。

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2017年,教育部启动首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工作,从三千多门慕课中选出490门课程,作为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教育部计划,到2020年,以国家名义再推出3000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入选的课程中,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等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为主建设的课程占比70%。以院士、教学名师、长江学者等名家名教授领衔的课程也占70%。“这些课程应该说是代表了中国慕课的最高水平。”吴岩说。

针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认定是否属于终身制,吴岩表示,假如高校在五年期间,对课程不进行完善、改进和更新,那么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称号就会被取消。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创践》也在此次的入选名列。《创践》课程的负责人,中国海洋大学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中心科长乔宝刚告诉经济观察报:“2015年就做了《创践》课程。2017年7月教育部下发通知,我们看符合条件就报名参评了。”

“在教育部下发的评选文件中,有一条硬性规定,申报的课程必须是面向全国高校和社会的在线课程,并且要已经完成两期及以上的教学活动。”乔宝刚介绍。

关于评选的标准,乔宝刚告诉记者:“首先看课程的覆盖面,另外是看课程的定位以及教学效果,包括学生、学校的评价,以及社会的认可度。”

在本次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中,共有爱课程中国大学MOOC、学堂在线、智慧树、人卫慕课、华文慕课等9家国内课程平台为入选课程提供支持和服务。

慕课2.0时代

这几年来在高校慕课的呼声颇高,甚至有颠覆高等教育的豪言壮语。然而在这浩大的声势之下,落地的雨点却未及预期。

高校慕课提供的课程,其学习成果很难直接对学生产生收益。不同于以考试成绩为唯一衡量基准的K12在线教育。高校慕课的收益,需要学分认证和课程证书认证的支持。然而,目前高校慕课之间的学分互认尚还较少,课程虽然能够颁发证书,但是市场的接受度尚不高。另外,单纯的在线学习,效果并不理想,学生的完课率一直处于低位。

针对这些困境,慕课也在进行着一场静悄悄的革命,2.0版本的慕课形式正在慢慢萌芽。区别于1.0版本的纯线上课程以及录播的教学形式,2.0版本的慕课运用运用翻转课堂方法,将录播与直播形式进行结合,线上线下两条线共同推进。

“过去的慕课主要指远程教育、在线学堂的形式,现在慕课具有实时的互动性,实现学生和老师的实时沟通,这是现在的慕课区别于过去的。”乔宝刚介绍。每个学期,《创践》课程会有六次的线上直播互动,并在高校举办六次的线下研讨。同时,线上与线下有专人负责课程解答,不同高校的学生也可以通过见面课和论坛形式实现互动。

“我们不单单是一门课,而是中国创新创业教育的小改革,把企业和政府资源进行整合,政企校三方共建,作为一个接口,将学生、政府与企业相联结。线上课程是整个创业教育的一个小环节,也是一个起始点。“乔宝刚说。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