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设备消费者特征:尝鲜者多,使用者少

郑淯心2018-01-31 16:27

经济观察网 记者 郑淯心 随着中国消费者的消费行为的深化和升级,消费者的生活方式正从互联向智能化转变,生活服务应用领域将是一片蓝海。

埃森哲研究发现,可穿戴设备的消费者有个共同特征是尝鲜者多,使用者少。

埃森哲指出,企业仍需在应用场景开发上下功夫,关注智能化和人的关系,方能驾驭技术获得可持续增长。在中国市场,家居、健康医疗、汽车交通,安保和运动健身等五大领域将看到技术应用的最大机会。

智能服务应用场景:亟待开发

埃森哲的调研发现,中国消费者使用语音助理的比例达到55%,是调研的22个国家中比例最高的。但调研同时显示,尽管64.7%的消费者拥有带智能语音助手的产品,经常使用语音助手功能的比例不足两成,绝大多数的受访者仅仅偶尔使用。

可穿戴设备是另一个“尝鲜多,使用少”的例子。超过四成的中国消费者拥有可穿戴设备,但是在这些拥有可穿戴设备的人群中,每天/经常使用的人只有三成左右。

研究指出,设备能力不足、语音识别功能无法正常工作、用法过于复杂、联网设置容易失败等成为消费者抱怨智能设备的主要原因。

技术贯穿购物体验:从偏好到购买

研究指出,未来消费者不再满足于手里的智能设备,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一个能够帮助自己实现购物、查看设备使用状况的“智能管家”。

中国消费者对个性化的产品与服务普遍持积极态度。根据调查,超六成消费者更愿意选择提供“产品+服务”的品牌。通过提供整套的解决方案,实现如智能客厅、智能厨房等服务,消费者对其兴趣度很高。本次调研中,有四成的中国消费者表示对于通过语音完成购物很有兴趣。

虚拟购物体验将是消费者期待的网购新展台。调研显示,57%的消费者购买或表示有兴趣购买虚拟现实或增强现实产品。其中,有45%的消费者希望可以通过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设备体验希望购买的商品。

矛盾心理成智能生活“常态”

在使用数字技术的时候,中国消费者显现出种种矛盾心态。在数字环境中,人们的行为习惯在发生变化,迫切地希望在使用成瘾和供应不足之间找到新的平衡。超过一半的中国消费者表示互联和数字技术让他们越来越少出门,三分之一的人表示自己变得越来越焦虑。虽然智能手机已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的主要伴侣,一半的人仍然希望自己可以减少手机使用时间,同时减少社交媒体使用时间。

同样的矛盾心理也发生在数据交流上。埃森哲指出,互联智能设备的不安全性是最主要的挑战之一,消费者普遍担心个人数据失窃或被盗用。如果设备制造企业能克服这些障碍,市场需求会迅速增长。反之,消费者会重新考虑自己的选择,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者面临换商风险。

经济观察报 公司部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