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当前中国“三农”问题的关键是金融

胡群2018-02-05 14:14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网 记者 胡群  “普惠金融重点要放在乡村。”2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公布,这是本世纪以来我国第15个以“三农”工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文件强调,要健全投入保障制度,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确保投入力度不断增强、总量持续增加。并拓宽资金筹集渠道,提高金融服务水平等。

“解决当前中国‘三农’问题的关键是金融,互联网金融应该在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领域范围有更大的作用。”翼龙贷总裁陆奇捷向经济观察网记者称,解决中国当前金融问题,尤其是金融风险问题的关键是“三农”市场。

三农金融缺口超3万亿

今年的“一号文件”在“开拓投融资渠道,强化乡村振兴投入保障”一章中明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要健全投入保障制度,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确保投入力度不断增强、总量持续增加。

具体分为三项,确保财政投入持续增长、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及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其中强调将加大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对乡村振兴支持力度。明确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在乡村振兴中的职责定位,强化金融服务方式创新,加大对乡村振兴中长期信贷支持。推动农村信用社省联社改革,保持农村信用社县域法人地位和数量总体稳定,完善村镇银行准入条件,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要服务好乡村振兴。

实际上,在过去的数年中,人民银行已多次为三农领域实施定向降准,农业银行、邮储银行已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正全面推进。银监会正深化农信社改革,推动组建农商行,甚至部分农商行如重庆农商行、江阴农商行、无锡农商行、九台农商行等多家农商行已上市。

1月4日上午,银监会党委书记、主席郭树清主持召开党委会议,传达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结合银行业改革发展监管实际,研究提出贯彻落实意见中指出,将推动金融资源进一步向“三农”倾斜;把普惠金融重点放在乡村。并切实提高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和水平。强化金融服务方式创新,探索适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农业设施抵押贷款、大型农机设备租赁以及订单融资、应收账款融资等业务,深入推进“两权”抵押贷款试点。

然而,中国社科院“三农”互联网金融蓝皮书数据显示,中国“三农”金融的缺口达3.05万亿元。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借助于大数据和技术风控,金融科技为农村带来了全新的金融业态,互联网金融正迎来机会窗口。

“实际上三万亿的资金缺口并未完全统计到另外两个维度,一是尚未统计到的金融需求,二是潜在未来会成为现实的金融需求。”陆奇捷称,农村市场近年变化很快,很多扩大再生产及消费的金融需求如果充分考虑,农村金融市场的规模可能是几十万亿。

探索金融科技

“我们预计,另一个潜在的重大机遇是向中国的农村农业领域发放更多信贷。”安永大中华区金融服务部主管陈凯表示,农业为中国的GDP做出大约10%的贡献,而向农业领域发放的贷款仅占商业银行信贷组合的1%。由于通常的信贷评分数据的缺失,农民能够获取的传统银行贷款十分有限,导致许多农民在种植季被迫向‘影子银行’借贷。

虽然近年金融监管机一直积极支持商业银行包括城乡中小银行为小微和涉农企业服务,政策性银行尤其是农业发展银行也在这方面做了各种尝试。另外,各地还建立了上万家小额信贷公司。近年来,为了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监管部门又推出了“三个不低于”和整治银行收费等政策措施。

目前中国已经基本建成了以央行征信中心为运营主体的全国统一的个人和企业征信体系,并即将成立百行征信有限公司,次均或将进一步扩大中国人征信数据。据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当前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数据库已覆盖约8亿人,其中仅有3亿人有信用记录,有就业信息但缺失信用记录的人口超过5亿人,更有超过5亿人尚未被征信系统覆盖。

而另一方面,监管层一直在思考如何引导金融科技探索普惠金融。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李东荣认为,金融科技有助于解决“普”、“惠”、服务质量以及商业可持续的问题。

在推进数字普惠金融的过程中,李东荣表示不能仅依靠技术单兵突进,或者把技术过度地神化、泛化,而应该研究推动包括政策、制度、技术等在内的一揽子系统性的普惠金融解决方案,并提出,一是构建数字普惠金融的政策支持体系,坚持普惠金融服务主体的公平准入;二是完善数字普惠金融的风险治理体系;三是建立数字普惠金融的技术创新体系;四是建设数字普惠金融的基础设施体系;五是完善数字普惠金融的消费者保护体系。

普惠金融重点要放在乡村。农村金融服务最大的难点在于农民没有征信数据,也没有标准的抵押物,按照传统金融机构的风控方法,农民很难在银行贷到款。

而金融科技机构正试图通过科技解决这一难题。翼龙贷是最早布局农村的“三农”金融科技机构,截至2017年末,累计为“三农”领域提供了约370亿元的资金支持。据中国社科院专家的调查结果,每3万元借款可以解决1名农民的全时或季节性就业问题,以此推算,翼龙贷大概能够帮助解决123万人的就业问题。

蚂蚁金服和京东金融等数字金融机构正在农村地区推广新金融科技应用,以期实现无需担保、抵押,解决了农业项目融资难的问题,而且可以做到贷款资金的定时、定量、定点、定向投放,通过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农民融资成本。

作为国内专注于三农领域的互联网金融平台理财农场,其联合创始人郑伟博表示,随着“三农”发展受到国家重点关注,农村金融领域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理财农场通过深入农村一线,帮助农民开发和运用好宝贵的信用资产。利用大数据建立覆盖全国的农业征信体系,为农业产业上中下游,围绕各个生产环节的需求提供金融产品定制和服务,提升农业金融覆盖率,为农业生产主体提供资金保障,为产业发展注入动力和支持,实现产业经济与金融资本的有效融合和协同发展,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农村资产上升空间大

“三农”互联网金融近年已从农业生产性资金融通、临时资金周转等业态发展至供应链金融、融资租赁、公益型助农金融等多业态。

上述银监会党委会强调,将健全适合农业农村特点的农村金融体系。一是推动各类涉农银行业机构回归本源,将服务农村实体经济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提供差异化、特色化涉农金融产品和服务,不断健全符合中国农村特点的农村金融体系。二是完善村镇银行准入条件,继续发展村镇银行等小微金融机构,提高农村基础性金融服务的覆盖率、渗透率和便捷性,做实基层网点。三是推动完善农业信贷担保和保险保障体系,加强与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合作,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力度,引导金融和社会资本更多投向乡村振兴。

“三农领域是一个更加理想的金融市场。”陆奇捷称,近年央行一直在推动企业部门降杠杆,虽然城市居民杠杆率已呈较高态势,而农村居民杠杆率则长期处于较低水平,从长期偿债能力的角度来讲,中国农村市场的金融状况应该要比中国城市市场未来要好得多。

有数据显示,我国居民家庭杠杆率(债务余额/GDP)可能超过60%,而居民家庭的杠杆主要来自于住房贷款,这部分居民家庭以城市居民为主,实际上农村居民家庭的杠杆率可能远远低于城市居民。

“中国农村的金融市场大有可为,实际上这十来年,往后看还可以看更长一段时间,整个中国的‘三农’市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包含了中国的人口增长变化、中国务农人口比例的变化,包括中国普通居民的消费结构、饮食消费结构的变化。这些变化会有这样的趋势,这个趋势我理解可以简单概括为两种。第一种是农业生产和经营从内在的利润率在在提高。第二农村资产在未来会有一个非常大的上升空间,农村本地在确权,使用权的价格将提升。” 陆奇捷称,整个农村本身资产的升级,以及劳动生产力的提升,也决定整个中国国民经济在未来很长的一个时间里面能够保持一个合理增长最重要的因素。

当前,在人工智能正快于应用于金融领域。

“人工智能与‘三农’大数据进行迭代,能够为互联网金融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社科院“三农”互联网金融蓝皮书显示,如利用农业大数据,对各类种植业的风险能够进行更科学的评估,以提供更符合农业生产发展需要的金融产品。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金融市场研究院主任
主要关注银行、信托、fintech领域市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