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过会节奏“带感”或是必由之路

蒋光祥2018-02-23 15:50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报 蒋光祥/文  众所周知,自第十七届发审委去年底履职以来,以IPO公司的过会率一再降低为主要标志,从三过一、四过一到七过一不等,“史上最严发审委”的印象已经坐实。本届发审委迄今能够坚持“铁面办公”,有两个技术手段上的胜负手:一是当期委员产生随机,审核团队临时组建。对参与发行审核的7名委员采取一次一授权,由电脑摇号产生当期的发审委委员,不固定召集人、不固定组,临时组建发行审核团队。这种做法显然使得其被“公关”的难度大为上升,仓促间被“搞定”的概率下降,也保证了发审委委员们在审核的过程中少受人情等外界因素掣肘。二是证监会党委决定成立发行与并购重组审核监察委员会,对首次公开发行、再融资、并购重组实行全方面的监察,对发审委和委员的履职行为终身追责,这既可以起威慑之用,也可以如同“酒驾入刑”般给委员们提供婉拒外部“敬酒”的充足理由。

如此一来,本阶段IPO过会公司的质量之优,当属经得住挑拣,也有望经得住时间的考验。毕竟,每一个A股股民对新股上市后业绩变脸并不陌生,与其放这些“变脸大师”进来“割韭菜”,不如门槛设置的高一点,割韭菜的成本真的高到一定程度,上市公司自己也会掂量。因此对发审委的严审,普通股民想必没有太多理由反对。感到不适的恐怕主要是Pre-IPO阶段的投资人和“带病”谋求上市的公司本身,IPO本应是水到渠成的事,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成熟到可以吸纳社会公众的资金,自然而然去IPO。但现在的vc、pe热,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变成了能否IPO这件事本身,企业经营者言必称“多少年内上市”,言之凿凿已有“微商”风范。曾几何时,市场普遍认为A股IPO正在整体加速,公司只要有利润,不管做什么行业、排名、有没有核心竞争力,貌似都有可能上市。于是投资人一拥而上,一窝蜂地挤IPO的独木桥。但作为投资人,可能所有的账都算对了,所有的对赌条款都把自己保护到牙齿,惟一赌错的可能就是所投的公司最后到底是优秀的一线公司还是平庸的二三线公司。泥沙俱下,良莠不齐之中,一定是一地鸡毛,不止财务造假,也包括大量违约。即便IPO有幸成功,所有回购义务自动取消,后面市盈率是30倍还是10倍只能交给市场,没有人能为此担保。况且,即便是公司或大股东有回购承诺,然而在IPO未成功的情况下,真正有能力并且愿意履行回购承诺的公司和大股东可能并不占多数。

上市热使得股权投资越来越像债权投资。投资人很多时候“连计算器都不用”。投资变得越来越没有含金量,往往只需弄清楚两点。一是市盈率要留出一定的安全带,因为当前A股IPO发行定价有一定倍数市盈率的政策“天花板”。另一个就是确保公司申报IPO没有一眼可见的“硬伤”,比如“三类股东”、实际控制人变更等方面的问题。市场成熟到一定程度,这种公司上不了市,不一定是监管层不让,很可能是二级市场没人愿意买,相关投行也得有本事把股票卖出去才行。但基于目前A股普通中小投资者占比大半,“炒新”习气仍存的现状,最严发审委的出现可谓恰逢其时。

由于审核团队形成机制、审核监察机制的完善,可以预见未来也很可能持续保持从严审核的态势和较低的过会率。同时,新一届发审委对首发企业财务数据真实性、持续盈利能力、信息披露、关联交易等问题的关注,说明了审核理念完成了从业绩为王到全面综合、审慎评估的质变。这种“带感”的过会节奏,对于某些意在滥竽充数的过会公司及其投资人自然不是好消息,但对于现阶段A股的中小投资者保护及整个市场的发展,却可能是必由之路。

(作者系基金从业者)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