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新起点:机构改革这些年——科技部体制改革的历次变迁

宋笛2018-03-01 13:19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宋笛 中国科技规划、政策的主管部门科技部成立于1998年,在国务院各职能部委中,科技部的成立时间较短,甚至要晚于各类科研计划,如星火计划、863计划等。

但在此前中国便已经通过各类科技委员会对中国科学进步进行了规划和推动,实际上,科技主管部门的建立也是为了满足国家对于“大科研计划”统筹推进的需要。

1956年,随着新中国科研能力的提升,需求的旺盛以及科研体系的初步形成,中国政府成立了科学规划委员会、国家技术委员会。前者制定出中国第一个发展科学技术的长远规划,即《1956年至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通过规划的实施,中国初步建立了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科学技术研究工作队伍,科学技术水平从十分落后的状况大体达到了国际上20世纪40年代的水平。

1958年11月,科学规划委员会、国家技术委员会合并为科学技术委员会,即科技部前身——“科委”。至此,中国初步形成了一个对科研规划进行统筹管理的机构,该机构的主任由当时主管科学技术的国务院副总理兼任。

1970年起,科学规划委员会曾经一度撤销,直至1977年重新恢复,重新恢复的科学规划委员会主要职责为调查研究有关科学技术工作的方针、政策执行情况,同时负责编织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等。

1978年,科学规划委员会改名为“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

此后,在数次国家机构的调整中,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始终保留,其主要职责在1988年的国务院机构改革中再次得到明确:把精力和重点集中到全局性的、部门和地方难以解决的重大科技工作中来,继续抓好全国性的科技发展战略、方针、政策制定和实施。

1988年是中国科技体制的关键一年,其中的一个原因在于,1988年中国政府先后批准建立了53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又先后制定了"星火计划"、"863计划"、"火炬计划"、"攀登计划"、重大项目攻关计划、重点成果推广计划等一系列重要计划,并建立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制,这一延续数十年的国家科研体制基本形成。

科技部正式成立于1998年国家机构体制改革的浪潮之中。该年三月,根据《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的决定》,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正式更名为中国科技部,成为国务院职能部委之一。其主要工作是研究提出科技发展的宏观战略和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方针、政策、法规;研究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等。

值得关注的是,在相当长的时间中,作为基础薄弱、地缘人口辽阔的国家,一个统筹推进“大科研”计划的部门扮演了重要的作用。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腾飞,在科技部成立后十几年的时间中,中国科研经费投入开始快速增长,由“各类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存在着重复、分散、封闭、低效等现象,多头申报项目、资源配置“碎片化”等问题突出“也日益突出——科技部的相关计划外,诸多部委、机构、学校也均有科研经费的投入。

由此,在2015年由国务院牵头,财政部、科技部拉开了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的大幕,这本质上是一次对财政支出方式的改变,其目的在于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效率。这一改革的目标为三年,科技部副部长黄卫曾在2017年公开表示,已基本完成预期改革目标,形成了新的计划体系和管理流程。

由于科技本身的特殊性——作为“第一生产力”,科技渗透于社会的方方面面,难以划出一个明确的界限,各国的政府科技体制采用了不同的机构设置方式。比如在美国,尽管存在过诸多科技统筹机构,但始终没能在政府层面形成一个类似于“科技部”一样的主导机构;韩国则将教育部、科技部合并为教育科技部。

1998年,在中国科技部成立之初,国务院也成立了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目的在于加强对科技、教育工作的宏观指导和对科技重大事项的协调。

大科创新闻部主任
主要关注于科技类、创业类产业政策、创投领域以及交通物流领域。擅长深度报道和人物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