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特色小镇—西南】柚香小镇:古城如何突围

姚瑾玲2018-03-02 18:05

图片来源:经济观察报

特色小镇建设热潮持续两年多以来,住建部公布的国家级特色小镇已有403个,各省市级的特色小镇更是数以千计,它混杂了特色产业发展、房地产开发、新农村建设等诸多概念,裹挟着巨大的利益。

从这个层面来讲特色小镇的报道很多,基本上是从宏观和中观层面传播政策动向、关注重量级参与主体,讲方法论、算大账。这也导致我们提起特色小镇的时候,总会感觉它的面目是模糊的。

2017年12月,国家发改委会同多部委联合印发实施《关于规范推进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就近年来特色小镇和小城镇建设中出现的一些“苗头性、倾向性和潜在性”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规定,以引导特色小镇健康发展。

春节前后,经济观察报记者分赴国内多个省市对家乡的特色小镇进行深入调查,力图展现特色小镇热浪中真实生动的情况,通过微观层面的人和事,记录特色小镇与当地经济政治社会发生的连接。

——编者按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姚瑾玲 从广西柳州市区驱车北上,大约2个小时便到达丹洲岛码头,这个国家级4A景区的停车场里稀疏地停着几辆外地牌照车辆。

一家四口专程从湖南自驾来的胡女士说,“来过的朋友都说这里很不错,但昨晚到的时候,没想到人这么少,不过安静些倒是更加突显了这个古城的韵味。”

已经是大年二十八,与此时其他热门景区人潮涌动的场面对比,这里似乎过于安静,渡江去往岛上的船舱里也大多为本地居民。岛上的居民表示,平日里游客倒是不少,且多为人数众多的旅游团。

丹洲岛位于广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南部的丹洲镇,距离柳州市区140公里,209国道、焦柳铁路穿越小镇核心区,距三柳高速出口13公里,距贵广高铁三江南站约40公里。相较于散落在广西其他山区里的乡镇,便利的交通是其斩获游客的优势。

这个人口仅1.7万人的小镇,2017年游客达6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为2.1亿元,丹洲镇2016年全镇地区生产总值为5.82亿元,对于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域的乡镇而言,这笔收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这个一直以来以旅游为主要产业的山区小镇,现今有了新想法。赶上“特色小镇”的春风,丹州镇把自己重新定位为生态农业+文化+旅游综合发展的特色小镇,并以柚子种植、旅游为主导产业。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培育广西特色小镇的实施意见》(桂政办发〔2017〕94号),拟将45个镇认定为第一批广西特色小镇,丹洲镇名列其中,即“柚香小镇”。

丹洲岛古城建于万历十九年,是明清时代全国唯一一座坐水成镇的县治,遗迹丹洲书院在抗战期间为中国科学院和广西师范大学的临时驻所,社会学家费孝通也曾在此做学,古迹文化底蕴深厚。丹洲镇地理、生态优势明显,广西地区多为喀斯特地貌,山路难行、农地狭小是普遍的困境,丹洲镇所处地带地势较为平阔、且交通便利。

即使依托着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和愈发成熟的旅游产业基础,丹洲镇要完成“生态农业+文化+旅游综合发展的特色小镇”的转变与落地,依旧面临着旅游创收效益辐射面小、农产品种植不成规模、城镇建设和古城维护资金缺口大、招商引资较为困难等难题。

岛上的生意经

丹洲镇辖8村1社区,其核心区域丹洲岛即丹洲村,岛上面积1.6平方公里,临接板江社区,组成丹洲镇区,其余村落沿209国道分布。自发展旅游以来的十多年里,小岛在附近村民心里的地位也发生了变化。

古琴是隔壁融安县人,于20多年前嫁到丹洲岛上。像她这样从外地嫁进来的媳妇近年逐渐多了起来。几十年前,由于岛上交通不便、收入低,附近村落的适婚女性并不愿意嫁到岛上。随着丹洲岛旅游的发展,岛上居民的人均收入已经远超镇上的其他村庄,村民们开始羡慕岛上的生活:环境清静、治安良好,更重要的是,只要在这里有一套房子就可以创收。

2003年,丹洲岛的旅游业开始起步,古琴随即开始创业。从自家的4张床位到如今岛上规模数一数二的农家乐民宿“雅怡居”,她花了14年。雅怡居现拥有49间客房,建筑既有颇具侗家特色的木楼,也有古朴的砖房,房价在80元/天至100元/天之间。除住宿外,店内还有几个包间提供餐饮。

出于保护古城风貌的需要,岛上建筑面积和高度都受限,住宅建筑面积不能超过150平方米,楼高不能超过11.5米,且不能再建新房,因此古城里虽然几乎每家每户都在做农家乐,但是规模能达到雅怡居这么大的并不多。古琴从十几年前陆续买下邻居的住宅菜地改建以扩张规模,但这条路径如今已不可行。

古琴称客房入住率很高,时逢岛上的活动节日或游客组团而来,常常爆满,房客里还有不少是回头客,“我们这里每家农家乐都有些回头客,已经相处得像朋友一样了。”据丹洲镇政府工作人员估算,岛上的农家乐达180余个,做得好的年入近百万元,差的也有10万元左右。

小岛四面环水,与外界连接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往返于几个码头之间船只,游客乘船上岛,需要先在丹洲的码头景区售票处购买票价20元的门票。整个丹洲岛景区现由广西中新正大国际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新正大”)运营管理,门票收入中新正大需与当地政府八二分成。此外每年中新正大还需给岛上的居民共80万元的分红,按人头分配,岛上居民共计1200余人,即每人每年能收到近600元的门票分红。

除了上述收入,岛上的土特产销售也是居民们收入之一。如腊味、粽子等备受游客喜爱的土特产售卖点,遍布小镇街巷。

因收入可观,现在岛上的居民极少外出务工,在外求学的年轻人毕业后也纷纷选择回家帮工或创业。

但丹洲镇党委书记郭善习却认为,丹洲镇不能只是依靠旅游来创收,需转向“旅游+产业”双驱动的发展模式。其表示,虽然目前丹洲岛的旅游发展是有效的富民模式,但是仅仅是富了岛上这1200余人,辐射面积不够,对岛外镇上的经济带动作用较小,“我们主打双驱动,旅游加产业,但是我们的重点还是放在柚子这一块,旅游只是一个(方面),你来了我就多点收入,你不来,我的柚子有收入,这样才是长久的。”

柚子合作社

丹洲种植柚子的历史已有百年,小镇核心区内的柚子种植面积约5500多亩,但不成规模、没有统一的管理、无品牌意识一直是丹洲柚子种植的隐痛。

近几年,政府通过鼓励私人成立合作社的方式,在沙田柚的基础上,还培育出新的柚子品牌——全红柚、金黄柚等,每斤销售8—10元,是普通沙田柚的3—5倍,其中金红柚为全国独家品种。

褚庆华是丹洲镇板江社区党总支部书记,也是镇上目前唯一的柚子合作社——三江县鼎冠柚专业合作社的主要负责人。金红柚、金黄柚就是由该合作社培育出来的品种,按照计划,合作社还要培育5到6种柚子新品种。

合作社于2014年注册设立,以“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形式组成,农户参与方式主要为土地转包、入股,资金入股,果树入股等。此外,合作社还将对入社的农户进行种植技术指导,协助农户完成土地流转与柚子销售。

按照合作社的发展方向,今后丹洲镇柚子的种植技术、管理、商标都将统一起来,打造成一个品牌。

合作社目前的种植面积约400多亩,社员121户,其中通过土地流转方式建立有新品柚子苗木基地、母树基地、种植基地120多亩,培植新品柚子苗木5万株。

2017年,合作社通过和广西猫山王商贸有限公司合作,将丹洲柚子出口远销至日本。

柚子种植给农户带来的收入效益明显,据褚庆华介绍,目前一棵柚子树的产值至少在500元左右,一亩土地可种植20棵,即一亩土地至少有1万元的产值。“我们这里的贫困户,只要管好这一亩地、20棵柚子树,就脱贫了”。褚庆华说。

褚庆华还在试图打造丹洲柚的品牌效应。“农产品注重安全,三品一标一样不能少,不然消费者不认可你,其他的销售平台也不要你的产品。另外食品现在也认品牌,如果没有一个合作社来组织老百姓,他们怎么做?”褚庆华说。

对于打造丹洲柚品牌,丹洲镇政府也在提供支持,但基层政府手里的资源有限,“我们只能提供服务,帮忙争取政策。比如今年我们申请‘百年丹州柚’的商标,也是政府出面去帮合作社申报的。只能通过这种方式去扶持他们,因为没有资金来扶持,如果有,我们会做得更快、规模更大。”郭善习说道。

对于如何落地“柚香小镇”以柚子生态农业为基础,打造“柚子+”系列产业旅游的规划思路,形成一个消费闭环,褚庆华有自己的想法。

他打算先从体验消费入手。基地里的果树从今年开始挂果,目前基地内的果树约为2000棵,他预计拿出500棵来做提前销售。即消费者可以以市场价提前购买果树的年限,年限内果树的产量和所有权均归属购买者。基地在保证果树的数量与品质的基础上,还可以提供个性化种植服务,从种植到果实下树,消费者均可以参与其中。

其次是做休闲农业。2015年,合作社以“支部带动产业,党员带头创业,群众自愿参与”的创业模式组建红冠产业党建经济联合体,并创建了特色农业观光园——红冠柚艺园,日可接待游客300人次。按照褚庆华的介绍,基地培育出来的金红柚、金黄柚,一年里抽芽、开花、挂果时均有景观,此外合作社还在积极牵头做花艺种植,“这样保证一年四季都有看头,卖柚子是主打产业,但也要提升柚子的附加价值,我们要努力做第三产业。”但褚庆华也表示,现在的地方休闲农业千篇一律,丹洲镇需要找到自己的特色所在。

此外,在第一、第三产业的发展基础上,合作社会进行第二产业的开发,比如食品加工。在褚庆华的规划中,这是贴合柚香小镇特色很重要的一环,“柚香小镇要一进来就是柚子的气氛,无论是不是柚子下树的季节,要保证每个季节这里都有柚子。绿色食品加工这一块,比如柚子糖、柚子茶、柚子酒这些,甚至旅客来他可以自己去做、去体验。”

特色小镇之问

即使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具备较好的群众基础,一定的技术基础和市场基础,丹洲镇的“柚香小镇”从申报到落地依旧有着不少的难题。

在郭善习看来,首先政府的推力比较有限。广西已有的几个获得全国特色小镇称号的小镇一直停留在规划阶段,再推进的动作很少。但其对此表示理解,因为地方财政收入有限,让县级政府拿出很多的资金去投入某个特色小镇,是不太可行的事,更多地是依赖国家层面政策的倾斜和资金的支持。

其次,在“柚香小镇”的申报与资源整合工作中,她发现特色小镇的指导政策仍然不够清晰明了,“大家都是在摸路走,这个问题很突出。都一拥而上地做特色小镇,但是它的效果在哪里?政策倾斜到底是怎么倾斜的?运作方式上面,到底是哪一种方式更有可操作性?应该更加明了地指导。”郭善习说。

再有就是申报的程序和条框过于繁琐。“好多人会有疑惑,这个政策这么好,为什么下面就不能实施好?顶层的设计肯定是对的,但是问题出在我们的落地推进,所以条框不要太繁杂。因为我们处在基层,太复杂了不好做。”郭善习表示。“政策是好的,但真正要做下来,条条框框太多,评审的方方面面太复杂,最后整个运作你很可能就只能交给别人做了。”据一位熟悉“特色小镇”申报工作的政府人士表示,特色小镇的申报潮催生了一群“运作中介”。这些人当中除了各路专家,甚至还有小镇的评审员。“前段时间还有人跟我说,省里面的特色小镇名号、资金下来之后,只要分给他们百分之五十的资金,就可以帮忙申报下来国家级特色小镇。这些中介里有一些人,运作员也是他,裁判员也是他。”上述政府人士表示。

对此郭善习表示,“我们丹洲镇没有让中介来做,申报总共才花了几万块钱,所有的材料都是自己做。如果拿到广西特色小镇之后,真的有资金可以给到我们,我会投入到基础建设上,不会拿去做一些交易的东西。无论我们丹洲有没有特色小镇的名号,我照样按照自己的规划和建设资金去投,还是要通过真真正正有用的投入,把自己的产业做大。”

最后是招商引资的难题。现在丹洲镇引进的企业只有中新正大一家,主要负责丹洲岛景区的运营和管理。但据当地政府人士表示,中新正大虽然在整个广西的旅游线路制定和旅行社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但对于古镇的建设并不是很用心。且丹洲镇政府层面有要求,两年内对景区建设的投资必须超过2亿元,这对于中新正大的运营能力也是一个挑战。

回到丹洲古镇的建设本身,困难依旧存在。

首先是建设用地问题,丹洲岛作为明、清、民国时期的古县城所在地,保存下来的古建筑不少,但近年因人口扩张和维护古建成本过高,不少历史悠久的民宅纷纷被居民拆除重建。“他的老房子如果你要保留,必须给他新房子住,那么建新房子就违反了国土法,一家人只能有一处宅基地。如果帮他解决住房和用地问题,那这个成本又有多大?你要有这个钱。”郭善习表示。

资金短缺造成的工作难题远不止这一个。郭善习表示,古建筑的维护,必须政府自己去做,“因为老百姓是不会管的,换位思考一下,老百姓要的是自己住着舒服,他为什么要无故牺牲自己的利益?那我们就得去做思想工作,政府要做这个事情,就得拿出补贴。资金又从哪来?没有这块资金出口,古建筑保护的工作我们就开展不了。我提过很多次,县里面要搞一块专门的资金,叫传统村落或者是古建筑保护,用于修缮补贴。但一直没有落实下来。”郭善习说。

尽管“柚香小镇”目前还处于规划和资源整合阶段,但从其的发展模式可以看出,盈利和运营最终都将回馈当地,小镇符合“特色小镇”的定义和初衷。据丹洲镇政府公示材料,“柚香小镇”计划总投资约20亿元,预计建成后全产业链产值将达到65亿元。

此外,在丹洲镇推进特色小镇的培育建设上,三江侗族自治县政府表示,不会圈地盖房搞房产项目,而是本着“政府引导、社会参与、企业主导”原则,以县文化旅游投资公司为投融资平台,引进上市公司中新正大,加大对整个丹洲景区的规划、投资、管理和建设,到2020年计划投资6亿多元。同时通过PPP融资模式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进行建设,以市场机制推动小镇建设。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