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办主任刘永富:脱贫攻坚和生态建设毫不矛盾

2018-03-07 19:57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网 记者 董瑞强  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十九大部署的三大攻坚战任务之一。3月7日15时,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中心在北京梅地亚中心举行记者会,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就“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对于脱贫攻坚与生态建设之间的关系,刘永富认为,总的来说,两者毫不矛盾,是根本一致的,是五大建设的有机整体,我们以后还会坚持这个原则。

在他看来,生态建设既要注意当前,又要考虑长远;而脱贫攻坚也是既要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又要考虑脱贫的可持续性。“比如,1000万人的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许多地方是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这些实际上也是生态脆弱的地方,搬出来就是停止破坏。”

刘永富表示,退耕还林还草也是扶贫政策,现在一年也是几千万亩的数量。我们让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去当护林员,现在全国已经有37万人。

据国家林业局数据显示,去年中国安排退耕还林还草任务1230万亩,其中还林1110万亩。也就是说,自2014年开始的新一轮退耕还林总规模将扩大到近8000万亩。新一轮退耕还林种苗费每亩补助标准从300元提高到400元。

目前一些新的林业产业生态建设项目也对扶贫起到了很大推动作用。刘永富介绍,比如山西省每年有相当一批扶贫资金是用于绿化,如何惠及穷人,地方创造经验称之为“一个战场两个战役”。

这“两个战役”指脱贫攻坚和生态建设。两者如何相互促进,具体来说,就是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组织起来去植树造林。去年年底,国务院扶贫办和国家林业局在全国推广了这个经验,目前许多地方都在做这些方面的事情。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五年来,贫困人口共减少6800多万,易地扶贫搬迁830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2%下降到3.1%。2018年要加大精准脱贫力度,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以上,完成易地扶贫搬迁280万人。

日前下发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减贫目标,即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到2035年,相对贫困进一步缓解,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

刘永富认为未来三年要完成上述脱贫任务,问题应该是不大的。从目前进展情况看,这五年,贫困人口已减少了三分之二。虽然贫困县进度稍微慢一点,已经有150个贫困县退出,还剩680个,今年至少再脱贫200个,那就还剩400多个。

不过,要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并不容易,深度贫困地区仍非常关键,是脱贫攻坚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国务院扶贫办建档立卡的数据显示,目前贫困人口超过300万的还有5个省区,贫困发生率超过18%的贫困县有229个,超过20%的贫困村有2.98万个。

按照国家要求,今年将深入推进产业、教育、健康、生态扶贫,强化对深度贫困地区支持,中央财政新增扶贫投入及有关转移支付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

“扶贫的物质基础就是钱,钱必须要管好用好。”刘永富称,以前的钱不多,脱贫攻坚战以来,扶贫资金有了大量增加,现在扶贫资金总量不少。2012年全国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不到500亿元,2017年就增长到了2000多亿元,整合资金3000多亿元。

虽然扶贫资金在不断增多,但也出现了诸如贪污浪费、优亲厚友、挤占挪用等不少问题。刘永富介绍,扶贫资金从中央到村,光贫困县就几百个,贫困村有十几万个,面很广,环节也多,加强监管始终是一个问题。现在把权限下放到县,又出现有的地方不会干、不敢干、不会花、不敢花等问题。“目前我们也在进一步采取新的措施,光下放还不行,放管服,不仅要放,还要管理好和服务好。”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