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更合理的休假制度

仝麟阁2018-03-10 13:23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报 记者 仝麟阁 探求更合理的休假制度,近几年频繁被提及。国内旅游业的供需矛盾,在“黄金周”被推向了极致,寻求假期改制,成为出行和从业者的共同呼声。

全国政协委员、春秋航空董事长王煜建议,应进一步落实《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通过采用放假总量不变、浮动的休假制度,让各地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休秋假,并要逐步实行中小学秋假制度。

作为“幸福产业”的代表之一——旅游业,近几年市场规模增速迅猛。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年至2017年我国游客接待量从26亿增长至50亿,旅游收入从1.93万亿增长到4万亿,两项指标均翻番。我国常年国内旅游市场规模保持年15%左右的增速,总收入保持12%左右的增长速度,远超GDP增速。习近平主席和李克强总理多次指出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带动作用,“旅游产业”乃幸福产业,符合十九大提出的“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拥堵而昂贵的假期

李克强总理在2018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五年来,居民收入年均增长7.4%、超过经济增速,形成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等收入群体。在此背景下,大多数家庭的中、长线的出游,从过往低频、低消费逐渐转向常态、甚至刚需。春节期间多位游客向记者表示,无论收入如何,每年节假日出游是必备项目。

高涨的出游热情凸显供给不足的现状,国家旅游局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9月,全国共有5A级景区250个,相比2015年底,只增加了37个,不及两年来国内景区接待人次超过10%以上的增速。

供需矛盾在春节和十一“黄金周”期间凸显,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的报告显示,2016年七大节假日期间,全国共接待游客总量14.08亿人次,约占全国国内旅游市场的32%,这意味着平均每天有6000万人出游。庞大的人口基数,让节假日景区内拥堵不堪。今年琼州海峡出现了罕见大雾,拥堵的车流让交通系统陷入瘫痪,数万旅客滞留海口,在其他热门景区,如长城、故宫、张家界等,也是人满为患,地方政府不得不派出数倍于日常的安保力度,来维系景区秩序。

集中的消费也催生了中国特色的“假日经济”,中国旅游研究院数据显示,2016年仅春节、国庆和清明三大节日,旅游收入就达到了8863亿元,占全年收入的22.5%,七大节日据推测占比近40%。

然而“假日经济”并没有让游客感到假日的快乐,从业于科技领域的项先生告诉记者,平时上班节奏紧密,只能在节假日出游散心,在景区稍不留神就会“挨宰”。近年来从“青岛大虾”到丽江的“黑店”、“雪乡宰客”类似事件层出不穷,2012年,法制日报曾就“三亚宰客事件”展开调查,显示有48.5%的人有过数次被宰经历,有44.16%的人偶尔被宰过,基本没被宰过的只有7.35%。

多数游客会通过出发前查阅攻略的方式来防止“挨宰”,但即便如此也难逃“被涨价”的宿命。由于需求旺盛,而供给在节假日期间相对不足,旅游的吃、住、行、游、购、娱六大类产品的价格,在此期间都会飞涨。以时下热门的泰国游为例,对国内知名旅行社询问价格,发现五日游价格要比淡季时贵3000元以上;打开手机预定软件,机票和酒店价格也在节假日达到了峰值。

烦恼的经营者

这种短期火爆的“假日经济”也没给旅游从业者带来多少好处。记者曾走访三亚、青岛、秦皇岛等多个旅游城市,当地酒店经营者向记者反映,人手调配一直是难题,旺季时,人手紧缺,淡季时过于清闲。在很多星级酒店,为保证服务质量,旺季时人手紧缺,招聘临时工也不太现实,而合同工招募太多又会在淡季增加成本。

许多匿名旅游从业者向记者爆料,不少旅行社和酒店会选择以“钻空子”的方式,来节约成本。比如,在旺季招人,然后在淡季以试用期表现不合格的名义辞退员工,以节约成本。

除了人手调配问题,淡旺季人流的巨大起伏也给旅游市场带来了混乱。在三亚经营短租公寓的刘铭先生告诉记者,节假日一房难求,不少投机者“远道而来”,在旺季前租入大量房源,在旺季时租出赚取差价,而这些投机者,大多没有住宿业从业经历,卫生和服务质量很难保证,投诉率很高。这些投机者一拥而上、不计服务赚“快钱”、大打价格战的行为,在给当地长期经营者带来困扰的同时,也损害了当地旅游服务的口碑。

和从业者一样烦恼的,还有当地居民。假日期间飞涨的物价,增加了居民生活成本,拥堵的车流和人群,增加了政府的管理压力。

带薪休假落实难题

“假日经济”的弊端人尽皆知,学界长期在争论是否该取消或者缩短法定假日,将其分配到年假上,以实现分流、错峰出行。实际上,中国早已出台了带薪年假的法案。根据劳动法,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而且,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但带薪年假在中国全面落实,依然存在难度。”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集团咨询公司中国区首席董事鲍琛说道。“和发达国家类似的浮动带薪休假制度,是国内发展的趋势。根据瑞士的法律,一名20岁以上员工每年享有4周带薪假期,20岁以下或55岁以上的员工甚至还多一周。法定假日只有9天。要短期达到瑞士级别的福利待遇不现实,但将法定假日匀配给年假,还是可以借鉴的。”“但不可忽视的是,一线大城市有较为完善的劳动保护,弹性化的假期制度还能得到较为完善的贯彻,但在其他地方,特别是一些中西部的小城市,带薪假期很难得到贯彻,如果减少法定假日对他们来说更加不利。”鲍琛表示。

鲍琛指出,在发达国家,生产效率高,停工休假对于企业来说成本不高。并且员工有较强的“议假”能力。而我国的企业中,尤其在欠发达地区,员工相对地位弱势,即使法律可以保护劳动者应得的权利,保护他们的休假,有人为了升迁和升薪,自愿加班、牺牲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