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5.0”面临的难题

陆南泉2018-03-28 18:29

莫斯科时间3月23日,俄罗斯中央选举委员会在全票选票统计完后发布的数据显示,普京得票率为76.69%(2012年63.6%),投票率为67.9%(2012年为65.34%)。不出所料,普京高票胜选。   

这次普京虽没有像2012年那样,通过一些重要的全国性报纸先后发表《俄罗斯在努力——我们要面对的挑战》等七篇长文作为竞选纲领,但他还是为竞选做足了功课。   

2017年12月6日,普京在下诺夫哥罗德高尔基汽车厂表示将参加总统大选。12月14日,普京在一年一度的记者招待会上明确表示,将以自荐的独立候选人身份参选。他在3小时42分钟的记者招待会上回答了国内外记者提出的65个问题,涉及俄今后国内外重大政策的方方面面。俄媒体把普京在记者会上的讲活视为即将开锣的选战,是普京首场“竞选训练”。2018年2月26日,普京签署了俄罗斯军备十年发展纲要,发出强军的信息。在临近大选的2018年3月1日,普京向俄联邦会议发表了2017年度国情咨文,着重谈了社会、经济与国防三个领域的问题。这是俄罗斯历史上的第24次国情咨文,也是普京总统本人第14次发表国情咨文。根据俄宪法,总统发表国情咨文通常选在12月,而这一次是近十年来第一次被推迟了三个月,地点也由从传统的克里姆林宫格奥尔吉耶夫大厅移至马涅什广场进行。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此前也坦然承认,普京在本次国情咨文中对未来工作的规划与其竞选纲领一致。而更多的推测则是,普京在为其竞选活动做宣传。对于更换地点,佩斯科夫表示,这是因为邀请参加活动的成员范围扩大,克里姆林宫大厅内部安放不下大屏幕。    

自普京宣布参加总统大选后,国内外的共同看法是,普京胜选无悬念,但胜选易、执政难,连任后面临很多难题。  

普京胜选后,作为总统是第四任,有人称为“普京4.0”。但从普京实际领导与掌控俄罗斯的情况来说,可定位为“普京5.0”,即 “第五个普京”。“我的白罗斯”网站(http://moyby.com)一篇以《第五个普京》为题的文章就此指出:     

第一个普京是1999-2003年期间的普京。作为叶利钦的继承者,他被叶利钦的幕僚们所包围,在制定政策时受到制约,因而表现得极为小心翼翼。 

第二个普京出现在2003-2008年。这时他已经是一个敢作敢为的统治者了,其决策中体现的越来越多的是他个人的、而不是他人的意志。 

第三个普京是2008-2012年期间的普京。2008年,因为俄罗斯宪法中关于总统任期的规定,普京不得不离开总统的职位,将其职位移交给时任总理梅德韦杰夫。但实权始终握在普京手中,同时人们也不曾怀疑他将回到其总统的位置。  

第四个普京出现在2012年,与梅德韦杰夫重新换回职位。这个任期,发生克里米亚事件、与西方发生争执、国内经济严重衰退及其权力进一步加强。  

这次连任,就成为“第五个普京”,这也是本文用“普京5.0”为题的缘由。

顺利胜选的原因   

这次普京胜选无悬念,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尽管有些反对声音,但主流民意仍对普京参选总统持支持态度,普京在俄罗斯国内的威望与地位并没有因近几年经济恶化而受到大的影响。他在此前的记者会上与国情咨文中,充分谈了执政18年来俄罗斯取得的进步——   

从国内经济情况来看,GDP较2000年增长了75%,工业生产增长70%,加工工业增长60%-70%,粮食产量从2000年的6540万吨到2017年的1.4亿吨,这打破了长达40年的记录(1978年1.274亿吨)。俄再度成为世界小麦出口国,重新赢得了世界市场面包主要供应国之一的称号。债务从2000年占GDP的69.1%降至2016年的3.1%。通胀同样被成功控制,2000年通胀为20.2%,2006年俄历史上首次降至10%以下,到2017年年底降到2.5%。黄金外汇储备从120亿美元增加到3780亿美元,增长近30倍。从与民生直接相关的经经济表现在:自2000年以来,实际工资收入增长了2.5倍,退休金实际增长2.6倍,婴儿死亡率下降62%,产妇死亡率下降75%。失业率从占经济活动人口的10.6%降至5.2%,达到了俄历史最低点。出生率有所增长,四年前,俄在1991年后首次出现人口自然增长,正增长2.5万人。   

从国内政治情况来说,尽管也时有反普京的群众示威,国内精英政见也不相同,但总的来说,这几年俄罗斯政局基本稳定。其原因有:一是作为普京执政主要支撑的“统一俄罗斯党”处于一党独大地位,它在议会占有2/3以上多数席位,其主导地位日益加强;二是普京通过国内各种政治制度的建设对反对派的作用起到了遏制作用,普京在记者会等场合也曾多次讲过,十几年来,俄罗斯都没有出现过有施政能力的成熟反对派。还应看到,一些反对党,在不同程度已纳入体制内的“建设性反对派”。至于激进的反对派其社会基础十分薄弱,影响力有限;三是普京在防止颜色革命和恐怖主义方面采取严厉措施;四是俄经济形势出现好转,2016年GDP下降0.2%之后,2017年俄经济走出经济危机呈现复苏,GDP增长1.4%。  

从对外关系讲,2014年3月,把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版图后,虽招致西方制裁,极大恶化了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但很多俄罗斯人认为此次事件是英雄之举,普京的民意支持率上升。另外,普京在叙利亚的军事加入并获得重大成功,也使普京在国内的威望大大提升。因为,对俄罗斯来说,叙利亚是其在中东最后一个重要势力范围,也是俄罗斯影响力走出地中海的必经之地,还是俄罗斯在中东地区唯一有军事基地的国家。普京在克里米亚与叙利亚的军事成功,极大地鼓舞了俄罗斯这个战斗民族,使其在爱国主义旗帜下民族主义情绪大大膨胀,普京的强势被塑造成英雄形象。也正是利用这些因素,转移了俄罗斯广大民众对近儿年来由于国内经济出现危机而造成生活下降的不满,他们把出现的生活困难归罪于西方,特别是美国。   

在众多的俄罗斯人心目中,普京仍是稳定与实现强国的象征。这也是为什么这次普京参选,既不专门发表竞选纲领,也不参与参选人辩论,显得底气十足与顺利胜选的重要原因。

面临的难题   

普京在新的任期要解决的问题甚多,但最重要的是民生、经济与强军三大问题。   

我们在前面分析这次普京胜选无悬念的原因时,特别是列出的一些涉及民生与经济领域的指标,是对普京执政18年来取得的进展综合地、笼统地展示,但如果对普京上届总统任期进行分析,那又是另一幅情景。   

民生成为最需迫切解决的问题   

由于经济状况恶化,在普京2012—2017年这一总统任期,民生状况明显恶化。这突出表现在:  

1、俄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近年来连续下降。2014年俄居民实际可支配货币收入下降5.8%,居民付费服务下降0.6%,失业总人口增长1.7%,零售贸易周转额下降5.7%。2015年居民实际收入下降4%,2016年下降5.8%,职工实际工资同比下降0.5%,2017年经济虽有增长,但1—10月居民实际可支配的收入却下降1.3%。
   

2、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增加。2010年,俄罗斯的贫困人口已从1995年的3650万人降至1790万人,但目前又增至2000万人,占居民总数的15%。
   

3、人口危机并没有缓解。2010年10月进行的俄罗斯全国人口普查显示,俄罗斯人口已从2002年的1.452亿减少到1.429亿。主要问题是从1991年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在大多数年份是死亡率超过了出生率。此外,“人才流失”是导致俄罗斯人口下降的另一个原因。应该说,普京为了解决人口问题,一直没少下力气,2011-2012年之后出现了人口自然增长,但到2016年底出生率又开始下降,人口危机再现。   

针对上述情况,普京在国情咨文与其他有关讲话中,一再强调民生问题的重要性与迫切性。他指出,未来6年对俄罗斯具有决定性的是,“凡事必须以俄罗斯和俄罗斯人的福祉为目的,我们必须在这方面有所突破”,“我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首先是为了公民的福祉,为了消除贫困和不公”。   

普京为民生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政策措施及量化指标。比如他提出,在2030年前,使俄罗斯人均寿命从73岁提高至80岁以上。他力求在未来6年间,将俄罗斯“令人无法接受”的贫穷率减半,即从现在的2000万人减至1000万人。他还承诺提高民众生活水平,改善医疗、教育和其他公共服务。   

普京在记者会上还特别强调要进一步采取措施解决人口危机问题,因为这是有关俄罗斯社会经济发展前途与国家安全的大事。俄采取的主要政策是鼓励生育,为此制定了一些具体办法:第一,从一个家庭第一个孩子出生到1岁半之前,向这个家庭每月发放儿童最低生活费用的津贴。津贴数额根据最低收入水平而相应调整。这意味着2018年向每个这样的家庭发放10523卢布,2019年10836卢布,2020年11143卢布。第二,延长母亲基金的期限,并扩大使用该基金的范围,这些资金能够以每月津贴的方式给生两个及以上孩子的家庭提供补助,以及支付孩子(从2月龄起)的学前教育费用。这样做是为了女性能尽快重返职场,不丢掉自己的技能。第三,在俄罗斯50个联邦主体的地区里,人们能在其第三个及更多的孩子3岁前每月拿到补贴。第四,向多子女家庭在申请抵押贷款时提供利率优惠,优惠幅度约为10%。所有利率高于6%的部分,都由国家负担。这一优惠标准将从2018年1月1日实施至2022年12月31日。对于两个孩子家庭的优惠期限是3年,对于3个孩子家庭的优惠期限是5年。据估计,今后几年里,50万个家庭会因此受益。第五,制定了增加托儿所(从2月龄到3岁的孩子)名额的计划,目标是到2018——2019年确保该年龄段儿童全部有机会接受学前教育。计划新增32.6万个入托名额,同时扶持低收入家庭。   

经济能否振兴成为决定国家前途命运的关键问题   

在普京上一任期,俄罗斯经济形势还是十分严峻的。2010—2011年俄罗斯经济增长率均为4.3%,2012年降为3.4%,而2013年又降为1.3%。2014年俄经济继续恶化经济增长率仅为0.6%,到2015年为负增长3.7%,2016年为负增长0.2%,2017年才有所回升,经济增长1.8%。6年间有两年负增长,整个6年增速大大下降,年均增长率仅为0.7%。而2012-2017年经济衰退乃至危机,虽受西方制裁与国际市场油价下跌有关,但主要原因是由于普京执政18年期间并没有着力调整经济结构。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俄过度地依赖能源等原材料的情况在普京执政18年期间是呈进一步发展的态势,1999年俄原油、石油产品与天然气出口所占比例为39.7%,而2014年上升到69.5%。   

而普京在2012年提出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标不仅没有实现,反而在2012—2016年下降了0.1%。因此,也没有改变2012年普京指出的“俄罗斯的劳动生产率只是发达国家的1/3或1/4”的状态。   

另外,俄忽视基础设施建设。2015年交通部门的投资下降了27.3%,其中铁路建设下降了34.3%。对此,2016年1月13日《俄罗斯商业资询日报》发表的B.伊诺泽姆采夫题为《普京十六年的总结》一文,批评普京在这一领域的失误时指出:16年来,俄没有铺一公里的现代化高速铁路,2014-2015年修公路1200公里,相当于2000年的1/4,20世纪90年代便开始开工的莫斯科至圣被得堡公路,至今还未完成。居民天然气覆盖率一年内提升0.1%,达到65.4%,按此速度,国家实现完全的天然气化要等到22世纪初了。16年来俄港口的吞吐量的增长相当于上海1个港口的50%。2014年通过北方海上航道运输的物资仅有13万吨,较1999年46万吨更少。   

设备陈旧、固定资产大量损失等问题也日趋严重。据俄罗斯学者分析,主要工业设施到目前至少落后发达国家20年,生产出的产品在国际上不具有竞争力。如今俄罗斯机器制造企业中使用的技术设备服役超过25年,而整体来看所有经济实体部门的技术设备中有80%的服役时间巳经达到16—35年,这就是为什么俄罗斯不能生产出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2015年与1991年相比,俄全国固定资产损失幅度堪比苏联在二战期间的损失幅度,这一期间全俄固定资产的账面金额减少52.6%(参见俄罗斯2018年2月13日《独立报》)。   

除此之外,俄罗斯还有严重的腐败问题。2016年俄罗斯在世界清廉指数排行榜上排名131位。严重腐败问题既是社会、政治问题,也是阻碍经济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目前看来,普京连任后振兴俄罗斯经济、解决面临难题主要政策是:  

优先大力发展基础设施。普京在国情咨文中说,今后6年拨款11万亿卢布(约合1940亿美元)修路,拟建1200公里高速铁路(莫斯科——喀山、叶卡捷琳堡——车里雅宾斯克、莫斯科——图拉),5000公里高速公路以及北海航道、贝阿铁路和西伯利亚大铁路等。他还特别提到北方海路和北极开发。他说:“俄罗斯的北极舰队一直是全球最强,未来也将保持领先。”为此要把北海航道发展成为俄罗斯联邦在北极的国家交通干线,以便形成水域航行水文气象保障系统。俄罗斯也在为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资金来源加以研究,如考虑专门设立基础设施基金与加强国际合作吸收外资等。   

积极发展实体经济,加快制造业与加工工业的发展,为此要继续推进进口替代政策。对一系列重要部门如国防、机械制造、石油化工、轻工、信息产业、航空航天、原子能产业、生物技术、食品工业、医药等行业的产品要更多依赖本国产品,减少进口。同时,考虑到俄罗斯工业的落后状况,要积极推进 “再工业化”政策。  

经济要实行创新型发展。这个问题普京在2008年就提出了,并认为是俄罗斯“唯一的选择”,后来还制定了《俄罗斯联邦2020年前创新发展战略》,但至今未取得实质性进展。其主要原因有:一是俄罗斯企业缺乏创新的积极性。目前只有10%的企业有创新积极性,只有5%的企业属于创新型企业,只有5%的产品属于创新型产品。为此,普京强调:“俄罗斯需扶持高新技术企业,并为初创企业以及科研成果转化成生产力创造有利环境”;二是俄罗斯科技水平日趋落后。普京在国情咨文说,俄罗斯在技术领域的落后是通往成功路上的“主要敌人”。显然,这也是阻遏创新型经济发展一个主要因素;三是投资不足。创新型经济发展都是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四是小企业在俄罗斯科技创新中的作用十分有限。在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中小企业对GDP的贡献率可达50%,美国近50年来GDP的增长靠科技创新,而科技创新主力是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而俄罗斯目前小企业对GDP的贡献率不超过15%。普京准备今后几年通过减税与降低贷款利率等措施来刺激中小企业发展。   

普京发展创新型经要达到的目标是:“俄罗斯应建立自己的数字平台,应成为世界上存储、处理、传输和保护‘大数据’的中心之一。”   

面临复杂的国际环境提升军事力量   

这几年来,特别是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以来,俄罗斯受到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制裁,并且制裁呈长期化的趋势。制裁不仅涉及经济还涉及军事领域,如德国对俄断供发动机,法取消“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的出售。俄罗斯在原苏联地区的关系也受损。哈萨克、吉尔吉斯、亚美尼亚与白罗斯等国虽是和俄罗斯既是军事同盟又是欧亚经济联盟成员,但也增加了对俄罗斯的担心。随着俄罗斯经济实力的衰退,这些国家不可避免地会根据变化情况调整对俄关系。   

北约东扩已到俄罗斯家门口,严重影响到俄罗斯的安全。2018年1月18日乌克兰议会宣布俄罗斯为“侵略国”,3月11日,乌克兰成为北约“申请国”。这不仅进一步恶化俄乌关系,也必然影响俄美关系。近期中东地区俄美争夺加剧,合作空间收窄。   

在上述复杂的背景下,普京这次国情咨文大谈强军问题,在未来十年大规模更新俄军军备,2018-2027年用于军备的拨款额度初步定为19万亿卢布(约合3150亿美元)。这次军备计划将重点关注战略核力量:空基巡航导弹、潜射弹道导弹和地面洲际载具。在国情咨文中,普京展示了一系列高科技武器,主要有新型萨尔马特导弹、新型核动力巡航导弹、航程接近无限的新式核动力潜航器、“匕首”超高音速巡航导弹。普京还特别指出,新型核动力巡航导弹是反导系统无法拦截的导弹,是“无敌的”。普京展示新高科技武器,一方面是表示对西方的强硬,告诉北约,在俄罗斯边境增兵以及美国部署的反导系统,对俄来说“完全没用”,告诉国内民众,俄罗斯的安全是有保证的。另一方面,考虑到这次国情咨文发表临近大选之前,有其政治考量,激发选民的积极性,起到加热的作用。   

另外,最近,就俄前双面间谍斯克里帕尔和女儿尤利娅在英国索尔兹伯里神经毒剂袭击事件,英俄关系急剧恶化,英国决定驱逐了23名俄罗斯外交官。德国、法国、美国都加入了对俄罗斯谴责的队伍,俄作为报复也宣布驱逐了23名英国外交官,这使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正跌至冷战后最糟糕的境地。这些因素,将可能会加快俄美军备竞赛的步伐。
难以解决的资金问题   

要解决上面提出的民生、经济与强军三大问题,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普京在其2016年国情咨文中就指出,俄罗斯经济中的主要问题是:“缺乏投资资金”。据2017年9月25日俄卫星通讯社报道,俄经济发展部部长奥利什金在一次会议上表示,俄每年还需要吸纳5万亿卢(约合868亿美元)的额外投资才能使经济增长率超过世界平均水平。问题是:从哪里获得这些所需资金?当今俄罗斯学者正在绞尽脑汁研究办法。俄学者德米特里·福明分析说:任何国家的财政资源都集中在三个领域:企业、国家和民众手里。此外,还有机会吸引国外资金。但是在当今的俄罗斯能回流的预算资金相当有限。因为,目前,包括预算外国家基金在内的国家预算控制了约为1/3的GDP。个别预算项目可以被削减,这首先是维护国家形象的活动和体育活动支出、军费和实施军事行动等方面的支出,这样可以节省大约4万亿到5万亿卢布。另一个潜在财政资源是过去25年来从俄罗斯流出的资金。据估计,这些资金总量约为1万亿美元。其中部分资金可能会在国家政策合理的情况下回归俄罗斯,并用于满足经济现代化的需求。他认为,这一切不过是杯水车薪。那么新的出路呢?他接着提出,考虑到在俄罗斯绝大多数经济部门长期亏损以及国家预算资金不足的情况,保障俄罗斯主要资金来源只能从民众手里拿钱。考虑到民众收入水平的不同,采取差异化方式。福明认为,最富裕阶层应承担最大的物质牺牲。他解释说:首先,包括40万人在内的最富裕群体的收入应该减少到1/6。第二个约有1500万人的群体,收入应降至1/3。总数超过1亿人口的第三个群体,收入应减少30%。至于包括750万至2200万人的低收入群体,收入要么保持不变,要么增至1.5 倍。经过上述再分配方案后,民众总体收入将降低逾50%,由此能释放资金超过22万亿卢布。福明指出:这些资金将满足60%的与物质和人力资本投资相关的经济需求(参见2018军2月13日俄罗斯《独立报》)。   

笔者认为,这是难以实现的筹资办法。凭什么和用什么办法让前三个群体收入分别减少1/6、1/3和30%。至于已流向国外的资金,在目前的俄罗斯经济与投资环境下,资金回流的可能性不大。俄罗斯解决资金问题根本问题是靠经济的发展,但当今与今后一个时期振兴经济又要依赖大量的投资,这在短期内难以解决的矛盾。经济上不去,民生与强军问题也难以解决,最终会影响到国内政局的稳定与普京的执政地位。■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