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保监合并后首单可转债获批:260亿可转债将给平安银行带来什么?

李意安2018-04-02 11:07

(图片提供: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网 记者 李意安 3月26日, 平安银行发布晚间公告称,收到中国银监会《中国银监会关于平安银行公开发行A 股可转换公司债券相关事宜的批复》(银监复【2018】71 号),中国银监会同意其公开发行不超过260亿元人民币的A股可转换公司债券,在转股后按照相关监管要求计入本行核心一级资本。

从2017年7月平安银行拟发260亿可转债预案出炉到今年3月获批,经过与监管的充分沟通,平安银行成为银保监合并之后获批可转债的第一家银行。

某大型券商首席金融研究员表示,自己对平安银行可转债发行一事十分关注:“长期以来,资本金一直是制约平安银行长足发展的一大短板。如果本轮260亿可转债得以成功发行,资本得以顺利补充,对平安银行将无疑是一个重大利好。”

平安银行2017年报显示,其核心资本充足率为8.28%,同比下降8个基点,环比下降4个基点;资本充足率为11.20%,较年初下降0.33个百分点;而拨贷比为2.57%,同比下降14个基点。拨备覆盖率为151%,同比下降4个百分点。

根据2011年5月银监会发布的《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指导意见》,要求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的最低要求分别为7.5%、8.5%和10.5%,6年过渡期结束后,系统重要性银行和非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分别不得低于11.5%和10.5%。

对比监管参数可见,平安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非常紧张,而这两组数据在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中类比亦处于较低水平。“这些年平安集团对平安银行在业务、资本上都统筹利用集团力量给予支持,但由于平安银行业务发展比较快,再加上内生性增长也就是净资产收益率相对还是比较弱,在目前多年10%左右的派息率的情况下,资本金一直都很紧张。”上述分析师表示。

事实上,平安银行的2017,一整年都践行“零售转型”的战略,将大部分资源倾注在零售业务的发展上。

2017年年报出炉之后,平安银行董事长谢永林曾接受专访时坦言,2017年,在零售转型的策略下,对公业务确实存在为零售让路的情况:“对公贷款压降近800亿元,对公RWA(风险加权资产)压降1433亿元,节省了150亿元的资本金支持零售。”

“另一方面来说,零售业务虽然对资本消耗的压力较小,存款派生能力却也相对较弱。要实现长足的发展和信贷的均衡投放,必须有更为健康的资本金基础。”上述分析师告诉记者,可转债的融资成本相对较低,在此前提下,260亿可转债的获批将有助于平安银行未来资本金短板的补齐,“如果这一关键短板得以补齐,银行的对公客户服务能力将显著增强,有利于深化对公业务行业化转型和推动银行一般存款的持续稳定增长,改善银行负债结构。银行负债结构的改善,有利于银行利差的稳定和提升,也能够推动个人贷款投放能力,并有利于避免因季末等关键时点的资产压缩而导致流动性风险和负债成本上升。与此同时,银行将有更多力量用以夯实拨备水平、核销不良资产,有利于银行资产质量的稳定和改善。对平安银行各项指标的全面改善和战略转型的持续深化都会有十分关键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