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鳌时间︱陈驰:小猪短租要让中国闲置房产最大化利用

张恒2018-04-12 14:28

(图片提供: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张恒 杜涛 “独角兽”这个词开始热起来了。在古代神话传说中,“独角兽”是一种头顶正中长有一支单角的动物,代表高贵、高傲和纯洁。而在现代商业社会,拥有这一称谓的公司,需要满足10亿美元以上估值、创办时间相对较短两个条件。

简单来说,进入独角兽公司行列,意味着实力和行业地位。

陈驰却非常冷静——去年底,他创办的小猪短租宣布完成1.2亿美元新一轮融资,正式步入独角兽行列。他理解的是,独角兽的称谓价值体现在传播上,而真正给公司带来发展的是这轮融资。

“最新一轮融资对公司是一个很大的帮助,一是有更大的资金来支持下一个阶段的发展。二是能够帮我们创造了很多可能性。”陈驰向经济观察网透露,今年小猪短租将会和阿里巴巴体系做很多有意思的尝试,比如说整个信用体系的结合、支付方式的改变、住宿场景的产品或者频道合作等。

在陈驰看来,正是信用体系、互联网技术的注入,催生了新的住宿商业模式。“短租行业某种意义上完全是物联网,酒店模式还是工业化时代的东西,而短租行业已经到达去中心化的商业模式,是后工业化浪潮中的形态之一。”

陈驰在博鳌亚洲论坛期间接受经济观察网专访时表示,小猪短租要让中国的闲置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他认为,中国最大的资产是人的存量、房子的存量,小猪的目标是成为全国最大的存量房产分享服务平台。

传统住宿模式裂变

小猪短租就是破局者之一,在陈驰的定义中,小猪短租是存量房地产的职能分享与服务平台。而在5年前,这种模式还充满了质疑声。质疑大多来自中国的信用体系是否能够支撑“短租”这一舶来品,中国的房东是否愿意打开大门迎接陌生人。

小猪、途家、蚂蚁等短租平台的陆续壮大很快回应了这些质疑。资本市场的行动也说明了一切:2017下半年,短租行业先后完成三笔融资:途家网完成3 亿美元E 轮融资,估值超过15 亿美元;小猪完成1.2 亿美元融资,晋级独角兽公司行列;接着木鸟短租完成B + 轮融资。

“中国很多领域还在快速工业化,但在某些工业领域已经从以前的物资短缺变成物资过剩了。这意味着不是要追求简单的增量,是要在存量中寻找新的商业模式。去工业化的作业方式会在未来的互联网和后工业化结合的网络中重新变成一种新的劳动组织方式。”陈驰认为,除了商业模式,信用体系的变化,也使得中国有条件去滋生短租行业这一新的商业模式,并深刻地影响传统出行住宿方式。

从供给端来看,当你试图弄明白市场上哪里出现这么多的存量房产时,不得不想起10年前的经济刺激政策所带来的房产囤积。陈驰却谨慎地认为,存量住房的增加不能简单地归结为货币超发,而是与收入提高和住房紧缺问题的解决有关。

一个不可否认的现象是,短租服务平台的用户大都为年轻人。根据小猪短租的统计,该平台的用户平均年龄在29岁左右。

陈驰接受经济观察网记者专访时认为,随着中国人均GDP从超过5000美元到现在8000美元的时候,消费的理念和消费的方式其实已经发生了重大转变。特别是85后,90后和千禧后,他们不再满足出行只是有一个住的地方就可以了,有了对消费体验的要求,消费个性化的要求,对舒适度的要求甚至对非标准化的要求在里面。

“这些都是整个非标住宿短租真正有生命力的最重要的方式,因为需求是最重要的。在过去一年,我们用户的场景、用户的年龄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然它反过来推动供给端也发生很大的改变。”陈驰说。

试错成本与红利并行

和所有新兴行业一样,短租行业仍处于红利期和监管空白期。这也意味着,商业模式本身将面对很多不确定性。至少对于正在创新的短租行业来说,这种不确定性来自行业本身是否能够良性发展。换句话说,行业需要更为规范的标准,以便应对突如其来的意外。

陈驰说,除了巨大的存量房产供给外,短租市场的早期性还体现在住宿服务方式的变革和巨大的市场需求空间。传统的酒店住宿已经不能满足年轻人的需求,短租行业迎来了机遇。

然而行业竞争还处于简单的数量和价格竞争层次,如何从“跑马圈地”式竞争转向更高层次的竞争,是所有短租公司需要面临的问题。

陈驰接受经济观察网采访时认为,短租行业很大程度上是市场在推动发展,行业创新者或供给者能够洞察市场需求,实现自我定位,交易才能顺利发生。而分享平台还需要考虑的是,为这个领域提供越来越多的所谓基础设施,来支持多样性。“所以小猪要做的不止是市场上交易平台,它只是浮到水面上的,水面下的90%是我们要去做的平台规则、交易规则、交易体系和所谓的基础设施。”

短租行业目前尚无明确的监管方和政府规范文件。最近出台的相关文件是国务院办公厅3月份印发的《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这份意见只是提到,鼓励通过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的方式建设旅游项目,城乡居民可以利用自有住宅依法从事民宿等旅游经营。

规范细则的空白使得行业创新和试错成本并存。这也是短租行业所处的阶段,在监管来临前,市场健康只能依赖公司的自身规范来实现。

陈驰告诉经济观察网,没有法律或文件明确短租和民宿法律地位的时候,行业会受到一些挑战。比如房东在经营中有物业提起投诉时,由物业去处理或者当地的派出所介入就依法无据;平台在考虑安全问题对民宿进行基础设施改造或采集信息时,可能会被认为强制或侵犯隐私;如果出现意外,平台、房东、房客的责任应该如何界定,这些都是现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陈驰认为,早期的创新者必定要承担一些制度上的试错成本,但是反回去大部分的创新者还是通过先行先试得到更多的红利,这个是整个中国40年改革精神所在。“今天的企业家不是上一代的企业家,立法者的管理水平也不能同日而语。所以我觉得是乐观的,这个问题不会使我们有太大的顾虑。”

海外路径抉择

从需求角度来说,短租行业的需求前提是出行人口增加。随着国际旅游的旺盛,国内短租行业开始布局海外市场。

途家便收购了海外民宿平台大鱼,并谋求在日本布局海外民宿。小猪短租宣布与国外在线预订平台Booking旗下agoda联合宣布,达成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将在房源打通、技术与服务创新、品牌营销等领域展开合作。

有意思的是,途家和小猪的海外路径截然不同。但他们都需要解决一个难题,就是如何在海外市场做成双边平台模式,如何去和行业鼻祖Airbnb去竞争。

陈驰在总结小猪的进军海外模式时说,境内同行做海外市场都有一个同样的问题,比如中国公司和美国公司相比的话,本土运营优势非常大,但一脚跨出去之后,发现在全球效益方面,中国企业还是有先天劣势。中国短租平台只有中国用户,很难通过网络效应吸引国外的房东。所以小猪要和全球的其他战略合作方合作,Booking是全球最大最大的旅游预定平台,目前双方已开始向对方平台输出房源,预计首批数量将超过10万套。

“我们其实是寄希望于Booking的全球非标住宿战略能够在全球供应链上去战胜Airbnb,Booking的实力提供了这种可能。我们通过战略合作,使自身供应链也可以渗入到全世界各地,为中国用户提供服务。同时我们把中国的供应链赋能给Booking集团下面任何一家预定的平台,让他们的用户来中国后可以住到酒店以外的民宿。”陈驰说,小猪在海外的战略非常清楚,不是要依靠现有平台效应去跟Airbnb在海外做竞争,而是通过战略合作找到比Airbnb未来更强的全球性平台去合作。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