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的我们”怎么就陷入了退票风波

白早2018-05-05 11:39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报 评论员 白早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刘若英的导演处女作《后来的我们》,因大规模退票,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头浪尖。

4月28日,在首映当天夜间,《后来的我们》即被爆出在首映日出现了大量退票。据统计,绝大多数都是通过第三方平台所销售的票,被退票的影院总数接近4000家,退票数量约38万张,涉及票房约1300万,占影片当日总票房2.8亿的4.6%。

4月29日,国家电影局依据国家电影专资数据平台的数据对退票信息进行了分析,初步认定《后来的我们》退票情况有异常,具体问题尚待研判。对此,《后来的我们》片方发表声明,称对4月28日发生的“退票异常事件”高度重视,并全程关注事件进展,希望彻查到底,水落石出。与此同时,刘若英工作室也发表声明,称刘若英工作室高度重视4月28日发生的“退票异常事件”,并会积极协助配合相关部门尽早查明真相。

就目前的证据而言,到底是谁导致了此次退票风波,还不十分清楚。但无疑,背后有一股力量在将正常的票房“带偏”。

这不是国产电影第一次爆出票房异常,以往,像《阿童木》、《赵氏孤儿》,《港囧》、《小时代》、《唐人街探案》、《捉妖记》等,均出现过票房异常的情况,有的甚至被坐实,就是“票房造假”。然而,此次退票风波特别被关注,是因为被业内人士说“这种操作闻所未闻”。

传统操纵票房的手法,最初是“偷票房”。那时候方法比较简单粗暴,大都是院线采取废票利用、手写票钻空子、捆绑套餐等形式偷走票房。而彼时的幕后操纵者,基本都是影院。不过,2014年随着第三方票务上线与监管加强,类似偷票房事件就慢慢销声匿迹了。

后来的操纵票房者,大都是采取了制片方、发行方与院线勾结买票房的方式,炒高票房数据。这样一来,院线拿到了提成,制片方与发行方借着数据营销,吸引观众入场。只是这种方式吃相太难看,轻易就能被网友发现。这其实就是众所周知的“幽灵场“,也即在午夜时分院线排出场次,且“场场爆满”,为的就是冲高票房。

而此次《后来的我们》票房异常风波,则摒弃了上述方式,直接退票。据微博大V“电影票房”分析称,《后来的我们》主要通过炒高预售票房来影响影院排片,在上映首日,假数据再通过票务平台退票离场。而此时,影院排片已经无法更改,院线遭遇重创。这其实相当于“空手套白狼“,出资方虽出钱买了票房预售,但这笔钱最后还是回到了出资者手中。

从中其实也不难看出,在这一轮退票风波中,院线已经被淘汰出局,不再参与这场“权力的游戏”。这既说明了传统售票模式的转变,也说明了资本在电影市场中力量的转变。

之所以有人这么做,首先还是为了做给排片经理看,预售票房好的影片,自然排片率就高;而占据排片率比重越大,则获益越多。据统计,《后来的我们》总预售票房1.2亿,进入影史预售票房前十。这样高的预售成绩让院线经理们都对刘若英的这部处女作充满信心,纷纷调整排片,增加放映场次。其次,这么做也是做给观众看。带动真实票房的,还需要真实入场的观众。而只有在票房、口碑好的情况下,羊群效应才会造成更多的人掏钱买票,摊低成本带来高收益。

按照侦探小说的逻辑推演,无疑谁获利最大,谁最具作案嫌疑。那么,在这次退票风波中,谁获利最大呢?

有可能是网络售票平台。因为现在有的售票平台,不仅仅承担着售票的任务,还可能是主要出品方、发行方,有动机也有便利通过操控预售来给电影造势,来操控排片。与此同时,制片方也难消嫌疑,因为制片方可以拿到票房总额的30%。如果先抛出一定资金买预售,将票房拉高之后再撤离,这种方式也很具“实操性”。

无论目前各方如何否认,《后来的我们》票房已然出现了异常,这背后的问题需要正视。而中国电影市场,长时期的票房异常、票房造假,也值得重视。

说实话,刘若英一直在圈中口碑很好。人家完全可以依靠自己的才华、实力与影响力,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背后却有那么一股力量,似乎是在帮她,却给她的票房蒙上了“阴影”。这对刘若英多年积累的名声与其他电影工作者来说,都是一种伤害。

无疑,此次退票风波,重创了公众、院线对新兴的互联网销售平台的信任,也重创了影迷对电影市场的信任。对这样的事情,绝不该姑息,期待监管部门对“幕后黑手”的彻查并作出相应处罚。公正的处理,不仅是对勤勤恳恳电影工作者的尊重,也是对观众与中国电影市场的尊重。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